分卷阅读30(1/1)

时不曾接过生意,都是父亲经营着,也不大清楚。”

罗悬道:“若是前后一年内有三百匹以上的单子,尤其是青州的,务必告诉我。”

徐亦然有些惊讶:“三百匹?那是要向官府报备的大单子。我今日就向父亲去信,快马加鞭询问一二,到时候来告诉你。”

罗悬点头,道:“多谢。”

仆人端了盘糕点上来后退下。

徐亦然瞅着盘中带着星星点点淡绿的点心半晌,带着些探究地看向罗悬,道:“昨日我娘子害喜害得厉害,要吃这糕,伯九都没撩袖子做。”

罗悬自顾自轻轻抿了口茶,道:“你看我做什么,我又没害喜。”

徐亦然到嘴的茶水又呛了半口出来:“咳咳……咳,你晓得我不是这意思。我娘子那可是伯九放在手心疼的妹妹,竟也比不得……”

罗悬沉默,不知想起什么,微笑,手指屈起叩了叩桌面:“手心同心尖上的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忽而话锋一转,道:“不过说来这点心也是前日做了送来我府中的,天气尚冷,还没放坏。”

徐亦然更是愤懑:“你府里下人竟拿前日的点心来招待贵客!”

说着,竟又塞了半块糕点进嘴里,道:“不过,表哥,在下虽觉得你俩就这么过日子甚好,有一事,便是瞒了我娘子,也要来说与你听了。”

罗悬垂下眼眸:“但说无妨。”

徐亦然端正了脸色,四顾无人,放低了声音:“伯九有些来头,本非我娘子的兄长。有一事,我娘子说……唉,我本不能告诉任何人,只是……在下希望表哥与伯九二人长长久久。”

几年前得知罗悬同家中写信,坦白有断袖之癖一事时,风声传了出去,莫说罗府徐家,便是半个苏州城,也是有些惊动的。罗家才子名动江南,不知有多少佳人只等着罗悬高中归来做他的状元娘子。

却不想,才子竟只爱才子!

罗府当家当即便震怒,要将罗悬从宗族除名,不知谁捧了罗悬娘亲的牌位来,才暂且消了罗老爷的气。

他作为罗悬同辈,本也万分不理解他这事事通达的表哥,怎会是断袖。只是几年过去,却也似懂非懂。自己小了罗悬三四岁,如今也将为人父,罗悬却仍是孤孤单单一人,实在……

罗悬点头,道:“我明白你不是嚼舌根。”

徐亦然道:“难道你不曾疑虑,怎有伯这个姓氏?伯九本不叫伯九,是叫周箴的。”

这猜想终究是确定了。罗悬面上并不显得惊讶。

徐亦然继续道:“我娘子告诉我,原先还有个人,中途去了。他们乃是一道从……牢房里逃出来的。”

徐亦然看罗悬依旧面不改色,不奇道:“这你也觉得没什么?”

“我早有预料。”

徐亦然暗自嘀咕:“你怎的不去当神算子,可比做官发财。”

“我知道你忧虑为何,”罗悬放下茶杯,“不过我既然认定了,便是要扫清障碍,同他一道的。”

这厢,伯九在自家宅院侍弄月季,握着把小剪子修建去多余的枝叶,边同席香说话:“你今日还害喜吗?”

“倒没有。”

“唔。想吃些什么,给你做。”手中仍不停剪着,时不时停下来端详。

“就寻常几样好了,”席香看伯九注意力全在花上,“九哥,你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伯九停下来:“总操心我的事,有些进展了。”

席香又缠着伯九说了些不着边际的,终是吞吞吐吐的:“九哥,你同那罗悬……怎么如今住得这样近?”

伯九瞧了她一眼,有些莫名:“互相之间多有照应,有什么不好?”

席香试探道:“那你就不曾觉着怪异?”

伯九失手剪下一个花苞,十分痛心,敷衍道:“哪里怪异?”分明是我怪一些。

席香瞪,恨恨道:“你这榆木脑袋!你就不曾看出他是个断袖?”

伯九心一悸,脑中轰然一响,炸的他眼前都一片恍惚了,再回神时,剪子戳破了指尖,他才后知后觉地“嘶”了一声。

席香急忙走过来:“叫你分神。好端端的,手指见血了。”

伯九顾不得那么多,扔了剪子看向席香:“你方才说罗悬是什么?”

“是断袖!”席香没好气,“若不是前日问了徐亦然,我还不晓得。你别动,我去寻药。”

伯九站在原地,维持着原有的姿势茫然着,不知是想哭还是想笑,只觉得一会儿心在打颤,一会儿又猛烈地**。混沌了一会儿,忽有一把斧子破开来。

伯九陡然一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切都清明了,什么心慌目眩,吃什么药,这药引子早就明明白白写在纸上,清清楚楚两个字,罗悬。如此罢了!

他二十有五却迟迟不曾娶妻,他说世上极乐事无非是同伯九一道喝喝酒,他舍弃府邸搬去和伯九同住,他茫茫冬色中踏雪而来……

这一切,都明明白白了。烟花终究绚烂归于平淡,于是答案也清晰浮现,正如那日他穿着暗红色喜袍,微微颤抖的手捏着那张纸一样……

如若是一场梦,那么伯九终于醒了。

可梦醒时分,站在原地傻傻笑了一会儿的伯九,忽然想起了什么。

他在陈叔墓前许下誓言不牵累任何人时,他的确孤身一人了无牵挂。可如今不同以往。

满腔酸涩的喜悦顿时化作难言的苦涩。

☆、第三十一章

自从徐亦然夫妇两个来到京城,罗悬与伯九每日的棋局便中断了,算来已经十几日没有见面。罗悬本来牵挂,皇帝却叫他加紧重办手中的案子,每日天亮便起来,匆匆赶去刑部,日落时分才回到府中,用了晚膳,歇息一会儿便要掌灯操办案子的事。

不同他所预料的,皇帝并没有过问伯九的事,好似忘掉一般,绝口不提。他便也权当不知,只隔几日进宫定期谈一谈案子的事情。

允王案罗悬本没有存着查个水落石出的意思,只是卷宗上的证据,实在经不得查证,渐渐摸索着,一点点露出了些蛛丝马迹,反而让罗悬来了兴致。皇帝满意于他的进展,朱笔一挥,封了三品督察。一年之内连升三品,平步青云之势羡煞旁人,却也树大招风,不了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云朝惯例,三品以上大员皆要迁去城东,一来方便皇帝随时诏令,二来么,三品上的官员每日皆要上早朝议事,住在城东,便于上早朝罢了。罗悬却并未动迁。

官员住在一起固然方便,生性多疑的皇帝却也担忧大员们结党营私。在这个节骨眼,他的棋子万万不能出差池。何况案子正办到要紧的地方,这时候动迁,反倒拖慢了进展。

罗悬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十几日没有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