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1/1)

借着外头的月光看清是蔡母。

“娘!”蔡丹直接扑了过去。

“我身上冷。”蔡母拍拍她小脑袋。

蔡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是挺冷的,忍不住搓搓手。

屋里因为没有亮,就没关门,好让月光照进来。

“娘,锅里给你留地瓜了。”蔡四哥直接掀开了锅盖。

蔡五哥揉着眼睛问道,“娘,你咋这晚才回来?不是有牛车么。”

蔡母是真饿了,一边吃一边和她们说,“队上要交好些公粮,两辆牛车根本不够,好些人都挑着担子送的粮食,就快不了,到了粮库还得排队,可不就晚了。”

蔡四哥还挺关心大事,“咱队上粮食几等?”

蔡母很是高兴,举起一个手指,“一等。”

她不知道,之所以这么顺利评一等,离不开几盒大前门烟。

宋姑父可一点不古板。

蔡丹拍手,“太好了。”

这样今年她们大队就能分到更多的票,四舍五入就是她家能得更多的好东西,开心!

蔡母吃的很快,拍拍手,“太晚了,都去睡觉。二石头,你撒泡尿再睡。”

蔡丹差点喷笑,蔡五哥果然是重点盯防对象。

“娘,我不尿床!”蔡五哥很是羞恼。

蔡母哄他,“别闹,赶紧尿了我也放心,那被都新做的,你再给我尿了。”

蔡四哥拉着他,“我也尿。”

蔡母扭头看向蔡丹,“你也去。”

蔡丹:尿尿还得一个不落咋地。

别说,她好像也有点尿意。

蔡丹鼓着脸,“五哥,不是说了不能在门口尿么!”

她没看到,但是听到声音了。

就那么懒,不能多走几步。

门口尿多了,回头夏天一股味儿。

蔡五哥已经提着裤子进来了,打着哈欠,“我去睡觉了。”

蔡丹翻了个白眼,这家伙简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蔡四哥也回来了。

蔡母推她,“赶紧的,不许走远了,就在门口尿。”

蔡丹才不呢,操着小短腿跑墙角根去尿的。

她不让五哥尿,她自己尿?

要脸!

蔡母伸手点点她脑门,“人不大毛病不小,睡觉去,我关门。”

竖日一早,蔡丹揉着眼睛坐了起来,“娘,怎么还起这么早啊?”

“今天分粮。”所以兴奋的睡不着。

蔡丹也立马清醒了,她要凑热闹。

这又没什么危险,蔡母自然不拦着她。

她们全家一起行动。

到了大队部,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蔡四哥、蔡五哥都找小伙伴去玩了。

蔡丹没动弹,跟在蔡母身后。

之前她年纪小,现在她是不想哄小孩,所以也没什么朋友。

很快她就后悔了。

“还是你家三丫文静,瞧我家大美比小子还淘。”

“小丫头长的随你,好看还白净!”

………

蔡丹心里腹诽,夸就夸呗,干嘛动手动脚的,这是第几个掐她脸蛋的。

她还是先战略撤退吧,惹不起这帮“老娘们”。

脸估计都被掐红了。

蔡丹捂着脸蛋跑了,去找蔡四哥他们了。

长的太可爱也烦恼啊!

倒数

第二十一章

他们第四大队人其实人不多,一共才三十多户。

这还是因为蔡姑父让每家多养五只鸡,很多人口多的都分家了。

但是分粮速度并不快。

因为这是大事,谁也不敢马虎。

蔡姑父按照户主名先点遍人,确认全员到齐。

然后按照工分多少开始喊人。

这时候亲爹娘都不好使,必须按照工分排队。

工分多就是荣誉。

第一家毫不意外是蔡根家。

他们家三世同堂,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还一直不分家,大大小小加起来十几口人,是如今她们大队人口最多的一家子。

这年代讲究人多力量大。

家里壮劳力多,工分加起来自然少不了。

这几年他们家年年第一。

其他队员都习惯了。

像蔡丹家就一个成年劳力的,直接倒数。

倒也没倒数第一,有刚分家的老两口更没多少工分。

蔡丹一看这情况,就知道短时间轮不到她家,可是她好奇啊,就跑前边看热闹去了。

别的小孩跑前头碍事,肯定被瞪走,她不一样,她懂得找靠山。

蔡丹直接挤进去然后被蔡姑姑搂在了怀里。

近距离围观分粮。

现在在进行第一步,对账。

蔡姑父手里有记分册,个人手里也有记分的东西。

别看很多队员不识字,但是记工分却是都会的。

“不对,侄女婿,虎头的工分差两个呢,不对数,不对数。”蔡根爷爷皱着眉头,一副“你算错了”的表情。

蔡姑父显然很有经验,也不和他杠,笑着安抚道,“三叔,我记上了,回头咱们一天天的对账,保证不少您工分,先对其他人的。”

蔡丹挑挑眉,怪不得说工分是百姓的命根。

差两个工分也是寸步不让。

不过这也正常,每一个工分都代表着辛勤的汗水啊。

好在其他人的工分都对上了。

蔡姑父开始大声念,“三叔家一共工分一万二千五百五十六工分,人口十三,其中成年人八个,小孩五个,人头粮……”

随着蔡姑父话落,后边就有人开始秤粮食。

蔡根爹娘、叔婶们都拿着筐和袋子去接粮食,顺便看秤。

蔡丹扭头小脑袋去看,发现粮食种类还不少。

稻谷、高粱、地瓜、土豆、玉米、黄豆…

除了稻谷算精米,其他的都是粗粮。

不过也不能随意分的,都是蔡姑父事先定好的,按照一定比例来的。

好在大家只在乎粮食斤数,并不在乎种类。

“侄女婿,差那两工分…”那边粮食分完了,蔡根爷爷还不忘提醒蔡姑父。

蔡姑父保证道,“等分完了粮食,三叔带着本子来大队,绝对差不了事。”

因为蔡姑父一向信誉良好,蔡根爷爷点点头,走了。

第一家的粮食才算分完了。

接下来是第二家…第三家…

都中午了才轮到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