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第149节(1/1)

韩慕阳却故意不开,就让她过去。

林妍发现这孩子最近有点别扭,时不时地跟她闹闹脾气,她把大猪蹄子放在盘子里,拿餐巾擦擦嘴,也不用洗手就那么举着手过去听电话。

韩慕阳把话筒放在她耳边,却不靠上,让她听电话。

李玉:“妍妍,我们出分数了,你猜我考上没?”

林妍故意调侃他:“冲你这激动劲儿,我猜必须得清大才行。”

她猜李玉应该是过了专科线,中专没必要这么疯狂,本科李玉应该考不上,前世他就考了个中专而已,今世考个专科也不错。

李玉:“哎,你可真敢猜!我可不敢答应呐。我考上专科啦!”

林妍笑道:“恭喜你啊,考上专科还有一套房子到手。”

李玉之前说过,他姑的意思如果他能考上专科就给他买县城的新房子,现在正在盖,估计明后年就能盖好。

李玉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感受。

林妍不想耽误自己啃猪蹄,打断他,问刘金顺和任敏涛考得如何。

李玉:“刘金顺也考上了,比我差点,他刚过专科线。任敏涛考得不错,比去年考得好很多,估计能报我们省大或者浙大。”

林妍有点诧异,没想到任敏涛也跟着改变了前世的轨迹。看来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前世他复读的时候因为骄傲和焦躁没考好,又考一年才勉强满意的,没想到这一世考得不错。

前世他纯粹就是太得瑟,毕竟自己学习好,只是高考没发挥好,复读的时候觉得什么知识都会,就不那么上心学,只等着熬到高考再去参加一次而已,结果就马失前蹄。

这一世他开始也是骄傲得瑟的,只是和韩慕阳接触以后被刺激得不轻。人家韩慕阳一个高一新生,做高三题目都比他强,他还复读呢有什么好骄傲的?后来他学习就比较扎实,不再那么飘。

本来就是聪明、学习好的学生,一旦谦虚扎实,不虚飘,那成绩自然就好。

刘金顺也比前世考得好,可能前世读书的压力大,经济压力也大,既担心没有钱读书,又和哥哥闹别扭,学习就不能全心全意。

今世林父和大舅等人说给他借学费,姥娘又给他生活费,他读书的时候心情好、买复习资料也宽裕,学习起来自然比前世更专注。

李玉还在那里激动,“幸亏我离本科线还有些分数,哈哈,那些就差两三分的真是懊恼死了,还不如少考点呢。”

林妍:“你说你骄傲什么呀,人家差两三分,到时候花钱去本科学校也能读,出来就是本科文凭,找工作就比你好找。”

李玉:“……还真是。那我学什么?”

林妍:“你就报个技术类专科院校,别报那些太笼统太飘忽的,什么金融管理计算机都别报。”

李玉:“计算机不行?我还想报计算机呢,这可是热门抢手专业呢。”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是新型专业,以前他们都没听过没见过,说不得就很好奇。

林妍:“你一个专科,学计算机能学什么内容?估计只能学个皮毛,就本科普通院校都学不到什么精深内容呢。”

到时候做个低级码农,处于最底层,不够受憋屈的呢。

前世李玉读中专走低端技术,今世专科就可以学一个更好点的技术,也挺好。

专科院校,就是要学专门的技能,不要学热门笼统专业,根本就不好找工作。

2000年以后为了拉动内需高校扩招,本科遍地都是,大学生都不值钱了,工作也会比较难找,而有专业技术或者精深专业知识的永远都是抢手人才。

但凡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学历越低越是要学专门的技术,普通人有一技之长也可以一生衣食无忧呢。

李玉还犹豫呢,这时候听见韩慕阳清冷的声音,“你最好听妍妍的,她给你指明一条最合适的路。”

李玉:“好!就听两位老板的!”

林妍舒了口气,“真耽误我啃猪蹄。”

第83章 长篇畅销(发糖了发糖了)

李玉还告诉她李科也考上了,好赖的有个学校上,出来能到高中当个体育老师什么的,也挺好的。

挂了电话林妍回去继续啃自己的猪蹄。

韩奶奶已经又给她挑好一大块。

姥娘和姥爷对刘金顺考上挺欣慰的。

姥娘:“这孩子也是个用功的,他娘没白受苦,等他学出来,你大姨就能轻松点了。”

韩奶奶:“到时候找工作、娶媳妇,说不定还得买房子,瞧着也没轻松。”

姥爷:“他工作当然得自己买,他娘一把年纪就种几亩地,哪里给他买得了房子呢。”

三位老人家又开始说养孩子的辛苦,费心费力费钱的。

韩慕阳见状就想起身躲开。

韩奶奶:“阳阳,不管咋说你爸在钱上没亏待你,没让你为了学费和生活费犯愁,你以后也得孝顺他。”

韩慕阳:“奶,我知道。等他年老体衰要是人家不稀罕他了,我再孝顺他。”

韩奶奶半宠溺半嗔怪:“你这个孩子。”

等他们吃好晚饭天也黑了,林妍坐在秋千上晃晃悠悠的消食儿。

她喊三宝出来溜达,三宝却钉在堂屋看电视。

暑假是地方台重播武侠剧最多的时候,这会儿俩台一起播《大侠霍元甲》和《飞燕惊龙》,上午有个台放《大侠沈胜衣》《莲花争霸》,反正都是老电视剧重播。

白天上班,店里的电视机也会放,他他冷不丁看两眼,总是不连贯却更勾引人。他也不在意不连贯,反正从任何段落,从任何情节开始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就一集结束,让他懊恼得不行,就问林妍后面。

不管林妍看没看过,他都问林妍,一是林妍看电视多,二是想让林妍给编个后续。

韩慕阳走到秋千旁边问林妍,“要不要出去溜达?”

林妍:“不要!”

韩慕阳:……拒绝得这么干脆,好像我别有用心似的。罗智辉又没搬到县里来。

他随手给林妍推了推秋千。

林妍:“高点高点!”

韩慕阳:“你刚吃完饭,高点不怕吐出来?”

林妍就用脚支着地不晃了,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韩慕阳聊天。

韩慕阳问房子的事儿怎么样了,这二哥和三宝都住进来,林家的房子还没影呢,林父还嘀咕呢。

林妍:“急不得,反正还早呢,下个月买到就算快的。”

原本她想这两天再出去转悠,结果又下起大雨。

一连下了几天,本县的某些河床水位也暴涨,尤其之前填河造田、盖屋的地方,因为破坏了河道,现在暴雨倾盆就导致河水泛滥,有部分村落受灾。

后来水位连续预警,水库不得不开闸泄洪,位于下游的村庄农田就得承担损失。

这种时候县领导、镇领导全部出动,下乡抗洪救灾、宣讲政策、安抚受灾群众以及给予泄洪补偿等等。

林妍让韩慕阳开着摩托车带着相机,陪她去一些村和河道看看,多拍点照片。

她搜集不少一手抗洪素材,又管胡淑琴了解一些信息情况,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写了几篇关于本县领导带领全县百姓防洪、抗洪的文章。

现在有电脑、网络,林妍动作就很快,写完以后就把一篇稿子投去市报,又写了一篇投到省报去。

等市报和省报选用了她的文章以后,她又写了几篇政府带领军民抗战的文章,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样的文章各报社、记者写得不少,可她是一个乡下高中生,非专业人士,非体制g务员,写的是自己的感受、体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感情,所以这样的文章就显得尤为独特和可贵。

这篇文章在市报刊登以后,就被省报等各大官媒报纸转载,甚至登上全国性的人民日报。

这是林妍始料未及的。

六篇文章让她拿到1000出头的稿费,她没有留下全部捐给前线抗灾救灾的组织。

98年一个普通乡下学生一下子捐款1000块,很容易成为乡镇和县里树典型的对象,于是林妍的名字开始在县政府和各学校领导和老师间开始频频被提及。

教育局开会的时候,三中学校领导、教务主任都被表彰了,表扬他们教育出这样一个好学生,是三中的骄傲。

三中校长和教务主任商量,打算等9月高一学弟学妹们到校报到以后,集合全校师生去操场开全校大会表彰林妍!

教务主任正用韩卫红送的玻璃杯喝茶呢,不用呸茶叶还挺惬意的,他考虑校长的意思是发教子有方奖还是发优秀学生奖或者都发也行,然后接到韩卫红的电话。

一听韩卫红说韩慕阳三个要转校,他差点把玻璃杯摔了,赶紧放桌上。

他叹了口气,“红啊。”

韩卫红麻得哆嗦一下,“老罗,好好说话。”

教务主任:“红啊,年轻时候咱俩就是好朋友,对吧。”

韩卫红:“老罗,对不住,我侄子转学这事儿吧我说了不算。”

教务主任:“那你也不提前跟我打个招呼。”

韩卫红:“我这不是告诉你吗?”

教务主任:“这还行,我没那么难受了。”

挂了电话,他琢磨一下三个孩子这是还没转学呢,韩卫红提前给自己报信来着。也许是怕自己这个老同学受不了好学生转走太失落,就打个招呼。

韩慕阳本来就是首都过来的学生,人家有关系要在哪里读书也不是三中校长说了算的,要转走也容易,没人会阻拦。

三宝成绩一般,没什么突出的,就是普通学生,甚至在老师眼里连本科生也不是,多半是个中专生,自然也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有林妍不但成绩优秀,还在市报省报发表文章,语文老师也给作文选刊投送过几篇都发表了。她在老师圈里也是颇有名气,学校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阻拦人家的道理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奔着更好的前程走,自己要是阻拦,那反而是混蛋。

听韩卫红的意思,人家在城里买房家长给转学籍,还是县教育局同意的,县一中也愿意接收,这转学是板上钉钉的。

教务主任有些酸溜溜的,他一中当然乐意接收了,这么好的学生,哪个学校不抢着要?要是他一中不给韩慕阳和林妍个实验班上上,他都不同意!

在韩卫红给教务主任打电话前几天,林妍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没用去远处寻,他们租来做铺子的那个院子,房东听说林妍要找房子,就主动找到黄建设。

黄建设带着房东来找林妍,这事儿韩慕阳不管。

“小老板,你要房子,咋还舍近求远呢?不问问我?”房东生得富态,一副好脾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