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1)

尤其是占星,这年头,会观星的都是大神,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被奉为座上宾,而堪舆也是个肥差,越是高门大户越讲究死后的风水,就像害死了她的裕王墓,光是选址,选那么一块藏风聚气的灵地,就要耗费不少的人力财力,小师兄庚明接下一单,三年的吃喝不用愁。

而相术呢,天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说得中意呢,也就两个铜子儿的事,说得不中意,轻的挨顿骂,重的挨顿揍,简直不能更心酸。

有句俗语说得好,一等先生观星斗,二等先生看水口,三等先生遍地走。

商慈叹气,望向面前的各色行人,她这辈子也就是三等的命了。

暂时呆在京城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正好趁这段时间,她可以了结了与姜婉的因果。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最重要的问题是——她根本不记得姜府在哪儿……

根据那些残存的记忆片段,她隐约记得姜府内部的景象,可姜府究竟坐落在京城哪个位置,她是丁点印象都没有了,她现在能做的便是融入京城的生活,慢慢打探关于姜府的消息。

“瞧一瞧,看一看,相面择吉占卦测字摸骨,先问前事,不准分文不取!”

在她的卖力吆喝下,很快,她的第一个客人上门了。

☆、第8章 首位客人

商慈也不是故意和那假瞎子对着干,特意选在他对面,而是看中了她身后的这家当铺。

什么样的人会来当铺?无非是些境遇不好、家道中落的人,这些暂时遇到困境的人才会急于去改变命运,就算不能因此转运,图个心理安慰也是好的,倘若过得平安喜乐、事事顺遂,谁会闲着跑来算个命?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业务的多少和是否有一个好地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她的第一个客人是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前脚刚从当铺里出来,余光扫到了商慈的摊子,后脚走到商慈面前的空板凳上坐了下来。

打量了下面前一脸愁苦的夫人,商慈和气道:“大娘,你想算什么?”

被白纱包裹的商慈看不出年纪,然而传来的声音甜糯清脆,左右不过十五六岁,妇人有些好奇她的模样,然而想到要算的事,神情又抑郁起来:“姑娘你可否能帮我占个卦,我想知道我夫君的病何时会好?”

商慈没有急于去拿签筒,而是继续问那妇人:“你夫君染了什么病?病了多久?”

“三年前开始的,先是染了风寒,慢慢成了痨病,如今全凭苦药吊着一口气,”妇人说着说着眼圈红了,用手绢拭泪,“不瞒姑娘,我其实是寡妇二嫁,我第一任丈夫在我过门没多久便病死了,留我一人孤苦伶仃,我现在的夫君虽说年纪大了些,但对我是很好的,他要是也走了,我真不想活了……”

“……”

商慈开始认真审度妇人的五官,她的鼻头和下颚很尖,肤色黑中透红,眉棱骨外突,左眉下方有颗并不明显的痣,后两条都是妨克夫婿的标志。

隔着面纱,妇人看不出商慈在打量她,见她沉默,妇人有些忐忑地追问:“姑娘,我这有我夫君的生辰八字,你就帮忙给看一看罢……”

商慈抿了抿唇,总不能直说你夫君其实就是叫你给克的吧。

思忖片刻,望向那妇人:“用不着看八字,我这有两个法子,不能保证你夫君恢复康健,只能确保他病情会有所好转,你要不要听?”

妇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自然要听!只要能保住我夫君的命,叫我做什么都行……”

商慈晃了晃手指:“第一,你俩和离。”

妇人连连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成,不成,我不能就这么丢下他不管,我这已经是寡妇二嫁了,若再被休,脊梁骨都要被街坊四邻给戳烂了……”

商慈有些无奈,和离之后并不耽误你照顾他,而且和离和被休根本是两个概念啊,不过看妇人惊慌排斥的模样,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商慈紧接着说了方案二,“另一个办法是……再嫁给他一次。”

妇人有些迷糊:“再嫁一次?”

商慈点头,笃定道:“你们成婚那日不曾拜过堂。”

“是……”妇人下意识应道,她是二嫁,没有那么多讲究,加上过得拮据,能简则简了,所以成亲那日也就请双方家里人凑两桌吃了顿饭,并未正式拜过高堂拜过天地。

妇人未来得及细想商慈是怎么得知的,怔愣片刻后,了悟似地抚掌:“我懂了,姑娘的意思是借此冲喜?”

“冲喜?嗯……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商慈不想和妇人解释太多,就认了这个说法。

世间万物皆有五行元素组成,人也不例外,除了秉承阴阳两气之外,根据每人的相貌举止可以划分出五行。这妇人属于火形,且她的火形命相太重。

面相其实很不容易相看,要细致观察三停和十二官是否匀称,面部所有的部位要分辨它的凶吉,人的相貌、皮肤、骨骼、气色、声音都属于相面一类,从面上能看出很多,杂而碎,像妇人这样指定问一件事就省事很多,商慈只需要针对性地观察几个部位就好。

妇人的克夫之相并不明显,顶多叫妨夫,影响其夫的仕途一类,连把两任丈夫克死的事不太可能,其夫重病的主要症结在她的火形太旺。

火形命有一大忌,成婚而不拜,其夫命多舛。

妇人连连允诺会照做,战战兢兢地问她要收多少费用,商慈瞧她命运确实可怜,便没问她要钱,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妇人走后没多久,一位身材臃肿、方头方脑的公子哥,大摇大摆地走近她的摊位。

一撩衣摆,坐在她面前的椅上,抖开扇面,袖口上纹着的金丝闪闪发亮,一副十足地暴发户相。

他裂开一口半黄不白的牙,瞄了瞄商慈道:“测字。”

这次商慈汲取了先前的经验,瞧这胖公子的衣着装扮也不像个穷困潦倒的,但又着实怕听到他悲惨遭遇后再心软,这一天就白做工了,她也是要吃饭的!

于是索性先报价:“一钱。”

胖公子从怀中掏出一粒碎银子,搁在桌面上,一双肉堆的眯缝眼是不住地往商慈的领口和胸口上瞟。

商慈把银子收了,指了指纸和笔:“公子想测什么字,就写下来罢。”

胖公子用扇柄挠了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我不会写字。”

“那你说我写,”商慈将纸拿到自己面前,执起笔饱蘸了墨汁,“测什么字?”

胖公子盯着她握着笔杆的手指,柔嫩白皙的葱尖一样,指甲温润透着粉色,忍不住咽了咽唾沫,脱口而出:“美……我测美,美人的美。”

商慈面无表情,一边写一边接着问:“所测何事?”

胖公子的视线依旧在商慈身上流连,好容易将思绪扯回到正事上来:“是这样,最近我在和一个兄弟商量着做笔大买卖,我想测测,这笔买卖能做成否?”

胖公子说完,商慈亦正好写完,搁下笔,望着纸上的字,微皱眉头,毫不客气地直言道:“公子,您这买卖怕是要黄。”

胖公子一怔:“怎么说?”

商慈将纸展开,指着未干的墨迹道:“您瞧,这羙字拆开来看,上面是羊,下面是火,未羊即阴土,火属阳,虽说土焚木生土,但你这土是阴土,两生相克。”

商慈又问:“不知公子做得是什么生意?”

胖公子嗫嚅了半天,含糊道:“和人有关。”

这般遮掩,多半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灰色生意,不是坑人的就是害人的,商慈笑了笑:“这羙字含人,却被死死压在羊头下面,寓意无出头之日,且羙同没,无论怎么拆解,这羙字都是不吉。”

胖公子急了,又从怀中掏出一钱银子,递到商慈面前:“那我换个字,重新再测一遍!”

测字是占卜的一种,占卜有最基本的三个原则,即无事不占,不动不占,不可为同一事占卜多次。

商慈耐心地解释了一句:“这测字,灵光一闪脱口而出的字最灵验,第二次测的字可就不准了。”

“这……这可怎么办,姑娘,可有什么破解之法?”胖公子急得拍大腿,巴巴地望着商慈,可回不仅是一脸色相,而是带着殷切与恳求。

“没有。”商慈回答得很干脆,“最好的破解之法,莫过于公子主动放弃这单生意,言尽于此,其他的,公子你自己定夺。”

胖公子万分懊恼,好似是因为测错了字,才导致了这个心塞的结果。

胖公子很清楚这笔生意对他而言有多重要,他不可能因为商慈的三言两语而放弃,他抱着一丝侥幸,万一商慈测的不准呢?这年头靠谱的算命先生比清官还少,何况这算命的还是个年轻女子。可如果真是骗子,方才他求破解的时候,她为什么拒绝了而不趁机讹一笔?哪怕图个心理痛快,看在那笔生意重要的份上,他也愿意掏钱啊,胖公子心下很忧虑。

商慈眼见着胖公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旋即脚底拐个弯,坐在了对面假瞎子的摊位上,假瞎子也拿起笔来写写画画,不知说了什么,胖公子一脸释然,随即往假瞎子手里大把地塞银子……

商慈既同情又促狭地瞥了那胖公子一眼,移开目光,继续吆喝着招揽生意。

就在商慈悠闲地开起了占卦摊子时,距她万里之外的大泽山脚下的梁塘镇,有这样一番景象。

青山邈远,溪流潺潺,一片翠竹林立间,一人戴着斗笠,驾着红鬃骏马疾疾而行。

紧绷着的下颌如冰雕霜刻,宽边束带勾勒出劲瘦的腰线,前倾的上身如利剑出鞘,割开无形的屏障,直指北方京都。

马蹄掀起尘沙,被风卷着飞扬。

有行人恍若看见,那黑纱斗笠下,无意间倾泄的银丝白发,一晃而过,似锦如织。

☆、第9章 路遇重丧

在胖公子走后,商慈的算命摊子便无人问津了,摆摊的第一天,只赚了可怜的一钱银子,而对面的假瞎子倒是客流不断。

空坐了两个时辰,商慈也不焦躁,算命这项主要是靠人们口口相传,时间长了,在她这算过命的知道她的灵验,一传十十传百,不怕没有客人上门。

摆了三天摊后,商慈发现对面的假瞎子不见了。

后来从客栈跑堂的伙计口中得知,那假瞎子叫葛三爷,更喜欢别人称他葛半仙,不是京城本地人,是两三年前行走到京城来的,算命的手法还算准,平日里行踪不定,在商慈来之前,他就已经在此摆了半个月的摊,是时候该挪地了。

据说这位葛三爷并不喜欢摆摊算命,更喜欢四处溜达,似乎哪家遭了厄运或碰到什么棘手的事,他第一时间就会循着风声找上门去,本来他们这一行流动性就很大,跟铃医差不多,没有什么大件的家伙什需要随身带着,走到哪儿算到哪儿便是。

客栈的饭菜价钱略贵,这日商慈收了摊,在客栈不远处的凉棚坐下,要了一碗鸡丝面。

望着面前那碗不带一丝油花、飘着几片绿油油的香菜叶的清汤面,商慈吸吸鼻子,此刻又想念起师兄的好来。

在大泽山的时候,虽然住的是简陋的竹屋,睡得是蒲草编的草席,走到最近的村庄镇集就要两个时辰,但那时候的生活也是别有野趣,竹屋后面是一大片竹林,生长着大片的竹笋和野菌,屋前不远处有条溪涧,河沟里有莲蓬和肥鱼,师兄隔三差五也会上山打野味,就这几样有限的食材,师兄每天都能变着法做出不同的花样。

桂香松子鱼、蜜汁莲藕、焖笋丝、百合莲子粥、栗子鸡……把她养得白白胖胖的。

现在倒好,好容易养出二两白肉的身体丢了,师兄也丢了。

虽然这具新换的身子是个让人见之不忘的美人,就连自己照镜子的时候,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但是过犹不及,这美对她现在来说是个麻烦,商慈扯掉下巴上系着的丝带,将幂蓠摘下放在桌角——她以前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哪里戴过这玩意。

一年前师父就带着小师兄出门远游,留下她和师兄看家,至今没有音信,甚至还不知晓她已死过一轮的事。

如今能指望的也只有师兄了,商慈轻轻吹开汤面上的菜叶,比任何时候都期望师兄能早点来寻她。

刚夹了一筷子面,还未放进嘴里,忽闻一阵喧天的唢呐锣鼓声夹杂着哀怮的低泣,由远及近。

循声偏头看过去,只见远处朝着她迎面走来了一队送丧队伍,白花花的引路纸钱宛若漫天飘飞的雪花,铺天盖地地撒至街道两旁。

整个送丧队浩浩汤汤,清一色的束着丧带踩着白靴,身着白绢丧服,蜿蜒近百米,可见是城里的大户人家。在队伍中间,四个壮汉肩挑手臂粗的木横,四平八稳抬着紫衫木暗八仙寿棺,队伍最前方,紧跟着开道锣之后的应是这家里的长子,打着引魂蟠,一脸悲戚之色。

唢呐、海笛、九音锣合奏出悲情的音调,有些刺耳,仍压不住那一波盖过一波的哭丧声,引得不少路过的行人驻足唏嘘。

望着那群送丧人,商慈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咬着筷子想了半天,大大的“重丧”两个字滑过脑海。

正庚连七甲,二辛八乙当,

五丁十一癸,四丙十壬方,

三九逢戊日,六腊己重丧。

商慈瞳孔微缩,今天是六月六,也就是口诀中的六腊已,正犯了重丧日!

重丧,即再次发丧,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这一天死去或者下葬,那么这家人在一年之内必定会再死一人。

就在商慈算日子的空当,送丧前头队伍已经越过了商慈。这家人必定不知这重丧日的忌讳,她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只见送丧队忽然停了下来。

一身褴褛的小乞丐正拦在路中央,直条条地站着,环顾一圈后,大声道:“啧啧,今日发丧,上赶着去送死?”

手持旌蟠的家族长子抽身上前,怒喝道:“小乞儿,你在胡说什么,还不快滚开,别挡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