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第64节(1/1)

林妍就知道肯定是韩卫红帮忙,不过林父没详细说,林妍也不多问,她私心不希望林父知道太多,否则他那大包大揽的性格,以后有点事儿就会揽下来说他给办,到时候还去麻烦人家韩卫红,不够丢人的。

吃完饭就吃月饼和石榴、苹果,当地的五仁月饼味道一般,不好吃,里面有红绿橘皮丝,还有冰糖,林斐就喜欢抠冰糖,这是他小时候的毛病了。他把抠过的给爷爷和奶奶吃,他俩不嫌弃,还说冰糖咬不动给他吃正好。

他还帮林父和林母抠了一个,自然不敢抠林妍的。小时候他抠林妍的让林妍打了一顿,虽然林妍也被林母打了,可林斐不敢再抠她的冰糖吃。

林妍不喜欢吃这种月饼,象征性地吃了半块,那半块分给了林母。

吃完饭林母没像以前那样让林妍刷碗洗锅子,而是她自己洗,让林妍写作业。以前林媛从高中回来,林母让她写作业,自己带着林妍做家务,现在林妍读高中,也是这个安排。林妍前世就不爱洗碗,她可以做饭一点都不喜欢洗碗。

林妍没写作业,她想做剁椒和辣椒末。

辣椒和蒜早就洗净晾干了,一起捣碎,再把苹果、番茄、姜全都捣碎,最后放在一起搅拌,加上盐、糖,搅拌一些高浓度的白酒,过程不能沾油和生水,这样封存起来放一阵子就能吃,基本不会坏。

这是给韩慕阳做的,他来了这里以后一直说吃饭不香,林妍觉得不是因为没有油水和肉,而是缺少了辣味儿,韩奶奶说他在京的时候喜欢吃辣的。

林父看见道:“剁辣椒,辣眼辣手,我给你剁吧。”

他把刀拿过去,咔哒咔哒剁得比林妍利索。

林妍:“你刀功真好。”

林父骄傲道:“那是了,我小时候在棉纺织厂做过厨师的,别人一年出徒,我一个半月就出徒炒菜了,跟着大师傅学了不少菜式。”

林妍:“那你还卖什么席,不如去县城开个小饭馆。”

镇上这两年没赚头,县城就不一样。

林父:“你小孩子懂啥,一人一个行当,也不是什么都能随便做的。”

林妍知道这么随便说他不会听的,也就不费口舌,只说了做辣椒末的方法。

林父直接把辣椒末做好了,满满一小盆,他尝了尝,“怪好吃的,你哪里学的方子?”

林妍随口胡诌了一个,反正他也没法求证。

他给分装了两大罐头瓶子,林妍拿走一罐,留一罐给他和娘吃。

林父看看还有绿辣椒,就都用盐腌了,过几天吃盐水辣椒。

第二天一早,林父林母就去掰玉米,让林妍在家里做早饭,等他们掰一车回来吃。

林妍:“让林斐做,我去掰玉米。”

林斐还在睡大觉呢,他从来不肯早起,迷迷瞪瞪地道:“我可做不了啊,别指望我,回来没饭吃我可不管。”

林妍:“要么你去,我做饭。”

林母赶紧道:“行啦,你做吧,别折腾他了。”林母已经默认儿子可以睡懒觉,或者等第一车回来的时候起来就行。

林妍就没说什么了,她刷锅做饭,叮叮咣咣。

林斐蒙头睡觉,结果舀子磕碰铁锅的声音着实刺耳,他忍了一会儿,又听见林妍咣当咣当弄水桶,他实在受不了了,只得爬起来,“你非得成心和我过不去?”

林妍:“你非得对号入座?我可没和你过不去,我干活儿向来动静大。”

“得。”林斐也不睡了,只得穿衣下地,戴上头套,趿拉着鞋子歪歪拉拉去掰玉米了。

早饭后林妍去拾棉花,晌午回来做饭,做好以后给林父和林斐送到地里去。

另外一块地还不怎么熟要等两天,下午林父就刨玉米秸,让林斐也帮忙刨,结果林斐就躺地里睡大觉,早上没睡醒,他发现地里比家里好睡。

因为他上午掰玉米了,林父也没管他,就让他睡一会儿。

林母满眼心疼,“今年林斐掰玉米可出大力了。”

林父:“男孩子就得多担当。我九岁的时候咱娘总生病,大姐不顶用就会哭,我先割一大捆草赚工分再去上学,放学再去割一大捆才回家吃饭,那咱大姐饭都做不好呢。”

林母:“行啦,就会说你小时候,谁小时候不是苦过来的?”

下午林母又让林妍在家写作业学习,写累了可以去外面剥玉米。

林妍把主科的作业写完,物理化学就随意了,反正她以后学文科,这些会考及格就行。

她趁着家里安静把稿纸拿出来继续写故事。

那天钟瑞给她看花季雨季她想起来,她也可以写一本类似的长篇,可以先连载,最后集结出版成一本书,只是她现在没有直接出书的路子,得走杂志分期的办法。

初中高中青春期,感情朦胧懵懂的时候,不少作文选刊、中学生杂志都有类似风格的文章,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不说出口,但是却从眼睛和动作里流露出了隐秘的心事,这种文章是现在学生中最流行的青春文。

这时候的青春文单纯干净,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开始狗血一盆一盆地泼,什么堕胎、自/杀、简直有毒。

毕竟就林妍所知,大部分高中生是没有那么激烈的行为。

就她和钟瑞虽然很早就确定恋爱关系,可是高中的时候除了他恼羞成怒强吻她一次再也没出格过,更别说堕胎什么的了。

也许别人有,她不知道,总之没有闹得人尽皆知的。

林妍想了想起了一个略矫情的名字《藏在心底的白月光》。

不管是一个小物件,还是一个难忘的地点,与之相关的都有那么一个人。

也许曾经一起沐浴了洁净的白月光,也许只能一个人偷偷地向往,最后那个人仿佛就成了心底里的白月光。

林妍先概括自己的故事梗概,然后设定了男女主人公,再根据他们设定背景、故事大纲等等,这些就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

她的思维导图,别人拿到是看不懂的,会以为乱写乱画的,这样能保障自己的秘密。

写了一会儿她手就酸了,没有电脑手写实在累人。

她写字速度不快,所以之前在学校里都写短篇,多用脑子想,少用手。

长篇就不同了,总要一直写,就很累手。

前世她颈椎腰椎肩周都不好,现在得提前注意,绝对不让自己为了赚钱累出病来,那可太不划算。

正写着,有初中同学来找她聊天叙旧。

当初他们这一拨一起读书的有十五六个孩子,考上高中的就林妍钟圆和林彩霞三个。

而林妍村里最好的小伙伴儿并不是钟圆,而是梁春莉。

林妍小学有一次被狗咬、一次得甲肝还有其他事情请假在家的时候,都是梁春莉给她记笔记带作业。三年级有一次同村另外一个女同学污蔑林妍偷了她两块钱,因为她最穷,林母一分钱零花钱都不给她。别的同学惧怕那女同学挂在嘴巴的哥哥和找家长都给她作证,是梁春莉跟老实说林妍没拿那个女同学自己去买零嘴吃掉了的。老师就去小卖部问过,还了林妍的清白,不过那个女生是他侄女,他也没有批评那个女生,这事儿就算了。梁春莉一直觉得老师偏心那个同学对林妍不公平,让林妍心里暖暖。

他们来了四五个同学,都比林妍辈分小,以前也都喜欢跟她交往,因为她学习好还不背着人也愿意给人讲题,毕了业他们有什么打算也想跟林妍说说。

有个女同学家里借了九百块送她去纺织厂了,试用期一天6块钱,休息天不给钱,一年后转正,9年后才把押金返还。

还有个同学要去邻市给人家养鸡场喂鸡。

有个男同学曾经是林妍的同桌,又高又憨还有点结巴,是林水根同胞哥哥的儿子,他找了个给人家看大门的活儿。

林妍看梁春莉表情有些低落,就问她干嘛呢。

梁春莉一脸苦闷,“没想好呢,我娘先让我在家下地,又说等忙完秋收出去看看,给人家翻手套。前两天赵玉芹回来,我娘去她家坐了一会儿,又想让我跟着赵玉芹出去干。”

梁春莉有个小儿麻痹症的哥哥,家里生活也不富裕,但是她从小还是受宠的,至少在读书的时候都不用下地干活的。

她和林妍同岁,也是小生日,读一年级的时候原本人家不要,让她们俩等九岁再上学,可林妍不想等,她也就跟着去了。她从育红班就喜欢跟着林妍玩儿,读书以后更是喜欢抄林妍的作业,让林妍给讲题。而她性情娇憨从不耍心眼,更不背后说三道四,林妍也喜欢跟她玩儿。

可惜梁春莉学习不行,也没有那种钻研的韧劲,所以没考上高中,只能早早地谋生活。

林妍想了想,前世梁春莉来年好像跟着她堂姐那一群女孩子去青市了,说是做保姆还是什么的。

梁春莉她娘总说她工作忙,人家东家不让回来,高薪聘请她过年在那里伺候老人,所以林妍回家的几年都没见过她。

总有一些婆娘嚼舌头说村里那些女孩子跑出去不务正业,说是做保姆、做工,其实很多是做那职业去了。

前世林妍不懂,因为和林母不对盘,对母亲那个年龄的中年妇女天然有一种敌意,觉得她们就会嚼舌头,污蔑人家。除了赵玉芹,是赵玉莲亲口跟林媛说的,其他人林妍并不肯定人家是干嘛的。

林妍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毕竟一个人能否赚钱受她性格、见识、能力的约束,并不是想就可以做到的。

看小说一个人出去几年,回来就是大款了,不需要说她干了什么,怎么一个历程。可如果是自己亲身出去几年,很多人就是多吃几年苦多受几年罪多熬几年日子罢了,要说改变也并不会有太大改变。

不过如果梁春莉她娘让女儿跟着赵玉芹出去干,那怕是不妙,梁春莉她娘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林妍:“秋收完了你先去县城看看,我看那边开了不少铺子,肯定需要人手。还有人家需要保姆的,你要是能帮忙做饭照顾孩子,其实也挺好。”

一中校园附近开了不少铺子,杂货铺,文具铺,早餐铺,小饭馆之类的,只要生意好的,肯定需要人手。

梁春莉性格娇憨,没有攻击性,当员工或者带孩子都挺合适的。

普通人没有本钱没有路子肯定不敢花大钱张罗生意,顶多给人打工拿死工资。

梁春莉:“那我跟我娘说去县城看看,我不想跟赵玉芹……”她欲言又止,似乎也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是又不好说出来。

林妍略一犹豫,要是可以的话回头问问韩卫红和柳传志等人,看看有没有活儿介绍给她。

别人她不会多管,主要是梁春莉从小和她关系挺好。

他们有的就后悔,“还是你们厉害,早知道当初我也好好学习。”

梁春莉却道:“我是学不进去学不会,再给我机会我也学不好了。”能读完初中就挺不错了。

林妍鼓励了他们一通,时间差不多他们就告辞。

林妍送他们出去,单独和梁春莉说了两句话,让她先不要跟赵玉芹出去,回头去县里的时候叫上她一起。

梁春莉听了很高兴,“妍妍你真厉害,那我等你。”

傍晚林母回来,林妍跟她讲明天一起去姥娘家,住两天再和三宝一起去学校。

林母现在也没什么好反对的了,闺女大了,管不住,去就去吧。

林妍就发现其实前世如果她能坚持闹一闹,林母也没法真反对她去姥娘家,是自己前世畏首畏尾,怕惹恼了林母不给钱读书吃饭,就被拿捏着。

所以一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只能依附于人的时候,遇到争执自己的气先短了,根本不敢抗争。

说到底是因为她知道父母不爱自己,不敢恃宠而骄,只能默默忍受。

现在她不忍,过得就舒坦多了。

林母把之前泡好的花生煮了一锅芹菜五香豆,沥干水分装在塑料袋让林妍带一些当就菜,还要炒一些咸菜,再炸点带鱼之类的,这都是开学必备的下饭菜。

晚饭后大家剥了一会儿玉米,十点左右回家睡觉。

林母问林妍下一次放假什么时候,因为这才两周多就回来,那么之前的生活费肯定没用完。

林妍:“就从这周算,一个月后再放假了。”

林母就问她还有没有生活费,上个月四十,现在应该剩下二十多。

林妍便说还有点,给不给都行。

林母想了想又给她二十,有那两千给的底气,她不想对二闺女太抠了。闺女之前剩下二十多,再给她二十,一个月四十尽够了。

林父瞅见,问:“现在食堂的菜贵不贵,一个月二十吃不上好菜吧,你一个月给她三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