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76节(1/1)

很多连办公地方都没换。

三人很快就在附近找到了一家“中介公司”,可能是员工们没有编制,又没了提成,服务态度那叫一个爱搭不理。

最后,谭爱芳偷偷给“店长”塞了一个红包,这才让对方认真起来,当场派了一个办事员领着三人出发了。

当前百业凋零,大街上空置的商铺非常多,其中有不少干脆被改建成了公租房,留下来的都是条件不错的。

临近中午,一行人又看了一间商铺,这处商铺位置很特别,居然是一条地下商业街,到了夏天,应该能节省不少空调费。

“张阿姨,你们看这里怎么样?”

“这里客流量大么?”

徐妈问道。

办事员点点头:“你们别看现在没什么人,等到了下班时间,这里立马又是另一幅模样。

而且我跟你们讲,一旦到了夏天,附近小区的人都会来这边乘凉,到时候绝对人山人海,根本不愁客源。”

“是吗?地方倒是不错,就是面积有点小了。”

谭爱芳惋惜道。

眼前的这间商铺,顶多只有六十平左右,用来开店勉强够了,但如果住人的话,就显得有些拥挤。

“这个好办,要不你们干脆租两间商铺,然后把中间墙壁打通,两间一百二十八平,肯定够用了。”

办事员笑着建议道。

谭爱芳顿时心动了,既然是住人,当然是越大越好。

“两间租金多少钱?”

徐斌见老婆有些意动,便开口问道。

“一间一万六,两间三万二。”

“一次租两间能不能打折?”

办事员摇摇头:“不行,价格都是定死的,概不还价。”

“就你们这种死板做法,难怪这么多商铺都租不出去。”

徐妈没好气道。

“张阿姨,您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上面根本不想对外出租商铺,他们宁愿把商铺改建成公租房。”

办事员苦笑着解释道。

“为啥啊?”徐妈一脸好奇。

商铺的租金可比公租房高太多了,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因为住房管理部只管出租事宜,收租金的事归地方财务部门管理,而且商铺上的麻烦特别多,远不如公租房省心省事。”

“难怪你们这么懒!”

徐妈总算弄清楚了其中的猫腻。

“呵呵,张阿姨,我们也是有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满您说,干到这个月的月底,我就要辞职了,店里适合养老,不适合我们这些年轻人。”

“那你辞职后打算去哪工作?”

“准备去琴岛看看,那边工作机会多,工资也还可以。”

徐妈见小伙子知道上进,说明还有救,于是当即掏出了自己的名片。

办事员一脸懵逼:“张阿姨,您这是?”

徐妈将名片塞到了对方手里:

“我家是开面包厂的,你要是相信阿姨,可以去试试,工作不敢说有多好,但起码比去外地强。”

办事员仔细观察了一下名片。

“可乐面包坊?这不是……”

徐斌直接打断道:“没错,我妈就是面包厂的总经理,有她帮你介绍,你进去肯定没问题。”

办事员多少还是有一些怀疑的。

毕竟这可是可乐面包坊,全国最大的一家面包厂,待遇那是杠杠的,多少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

另外,既然是大老板,怎么可能会开这么小的店?

太不合常理了!

不过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办事员依然向徐妈表示了感谢。

这事就算是假的,他也没什么损失,可是万一呢?

没准对方真的是面包厂的大老板。

经过了刚刚的小插曲,办事员的态度顿时提升了好几个级别,都快把徐妈当成了亲妈来伺候了。

有了这层关系,徐斌开门见山道:

“小鲁,你跟我们说实话,这里到底怎么样?”

“哥,您听我的准没错,我可以跟你打包票,租这里绝对合算。”

最终在办事员的极力劝说下,徐斌俩口子咬牙租下了两间商铺,而且一租就是三年。

这里的租金虽然比地面上贵了不少,但每年节省下来的电费,就足够弥补差价了。

签完合同,徐妈当场替大儿子交了押金和两个月的租金,总共掏了将近十万块。

徐斌亲口承诺,等卖了金条,就把钱打到老妈账户上。

“你愿意打就打吧!”

徐妈说完便要回家。

谭爱芳趁机挽留道:“妈,留下来吃个饭再回去吧?静怡马上就要回来了。”

“算了,明天你们回来也是一样,又不是见不到面。”

徐妈没有留下来吃饭,打了一辆出租车就离开了,娜娜虽然在家,但她还是有些不放心孙子们。

第四百八十三章 装修

隔天一早,老大一家三口按照惯例来到四合院,不过这一次,徐斌没待多久就独自离开了。

他找了一家小装修公司,约定了上午十点钟过来看商铺。

来到自家铺子,等了没多久,装修公司的小老板就到了,小老板姓刘,同行的还有两位员工。

“刘老板,我的要求很简单,把两间商铺打通,然后在东南角隔出一个二十平的小单间,剩下的把墙壁粉刷一遍,再检查一下电线,大概就是这样。”

徐斌介绍道。

“徐先生,门头呢?门头我们也可以做。”

眼下生意不好做,刘老板想多接一些活,能赚一点是一点。。

“你们能不能做led的显示屏?”

“能是能,只是价格有点贵。”

徐斌追问道:“一套多少钱?”

“好点的要两三万,便宜一点的也要一万出头。”

“怎么这么贵?”徐斌吃惊道。

“没办法,这玩意儿早就停产了,现在只能去二手市场淘货,市场价摆在那里,便宜不下来。”

“那算了。”

徐斌立马打消了想法,与其把钱花在这上面,还不如弄块小黑板放门口,效果应该差不了多少。

刘老板有些失望,这一单要是成了,起码能赚小三千块。

“徐先生,不再考虑一下吗?如果您信得过我,我可以帮忙弄一套便宜点的货,七八千就能拿下来。”

“七八千也贵,不考虑了。”徐斌摇摇头,“咱们继续说门头吧,你们这边能做什么样的门口,有参考照片吗?”

“有,我手机上就有照片,都是我们以前接的单子,您可以随便挑一个款式。”

徐斌接过对方的手机,然后翻看起来,很快就选中了一个的看起来十分顺眼的门头。

这是一款木制门头,胜在价格便宜,安装起来也方便。

“就选这种吧!”

刘老板露出一个苦笑,对方果然选了最便宜的款式,如果是铝塑板,或者是亚力板,价格至少能翻五六倍。

“好的,您这边需要设计方案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可以帮忙设计。”

徐斌拜拜手,然后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关于门头的样式,女儿已经帮他设计好了。

徐静怡本身就是学新闻专业的,专业课里面包涵了广告设计,一个门头而已,简直是小菜一碟。

“苹果数码科技?好名字啊!”

刘老板赞叹道。

认真说起来,徐静怡为什么要取这么个名字?

一是因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是想蹭热度,反正这家巨头去年就破产重组了,据说是因为零部件短缺造成的,这就是生产外包的弊端。

“嘿嘿,我女儿取的,据说以前还是大品牌呢!”徐斌得意道。

“确实是,有了这么好的名字,您这家店想不火都难啊!”

刘老板吹捧道。

“哈哈,借你吉言了。”

见对方高兴,刘老板小心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