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260节(1/1)

“有什么好抱怨的,你自己不也是一天两顿吗?”老方不耐烦道。

“我们是工作需要,加班和上夜班都是家常便饭,那些坐办公室的五点半就下班了,怎么就一样了?”

陈叔摆摆手:“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前几天才刚换了饭票,食堂有没有说怎么处理这些饭票?”

“可以直接去后勤处把饭票退回去,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换成钱。”向欣回答道。

“我傻啊,换成钱有什么用?”

“一斤粮票三百块钱呢,比黑市价格还要高,不少了!”向欣感慨道。

“再高我也不换,现在花钱可买不到粮食,潘家园那边我又不是没去过,早就买不到粮食了。”陈叔摇摇头。

之前给陈阳找工作,他们家已经花掉了三百斤的大米,从现在来看,这笔生意亏大发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孙子继续留在电力公司呢,临时工就临时工,毕竟赚再多的工资也买不到粮食。

他们家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徐东刚刚从曹处长那边回来,看到办公室里都是人,不由得“呵斥”道:

“都跑回来干嘛,不要工作啦?”

“科长,我们只是回来看看,耽误不了事。”陈叔讨好道。

“老大,处长那边怎么说的?食堂还能恢复么?”向欣赶紧问道。

徐东摇摇头:“恢复不了了,从下个星期开始,所有人都要自备便当,嫌麻烦的也可以带面包。”

“啊…怎么会这样?”冯姐叹气道。

“李叔不是帮大家囤了几百斤大米吗?你们又不缺粮,有什么好叹气的。”

七百多斤的大米,就算过去了一年多,起码还能剩下一半,换成粗粮,绝对可以再撑个三四年。

三四年后,再熬个一两年,最困难的阶段就到头了,更何况这里是首都,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发生大饥荒。

“科长,我们家现在只剩下不到两百斤了。”

老方叫苦连天,为了娶媳妇,他这边直接花掉了三分之一的大米,再加上平时没节制,要不是家里人口少,估计早就吃光了。

“科长,我们家也差不多。”陈叔苦涩道。

倒是向欣一脸的无所谓,受益于徐东的提醒,她本人不仅囤了750斤大米,娘家和婆家也都各自囤了上千斤。

所以短期内,他们家是不缺粮的。

不过其他人,都是默默点头。

食堂伙食虽然不算好,但它至少解决了一个成年人的口粮问题,一年下来,相当于节省了一两百斤的粮食,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徐东摘掉警帽,挠了挠头皮,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可弄不到粮食,自家虽然囤了不少,但他还没高尚到舍己为人的地步。

“早就提醒过你们了,旱情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一定要学会节省,要精打细算,可你们一个个的倒好……”

“科长,我们也不想,可这人情世故,有时候是真的避免不了。再加上您这边时不时的拿好东西来诱惑我们,算上牛油和帝鹅肉,再多粮食也存不住啊!”

陈叔趁机倒了一肚子苦水。

“这么说,我给你们介绍好东西还有错了?”徐东没好气道。

冯姐连忙帮着解释道:“科长,老陈的意思是存不住大米,也不能全怪我们,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好了,我没别的意思。”

徐东摆摆手:

“最后给你们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旱情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后面时间还长着呢!

现在什么都靠不住,只有粮食才是最大的靠山,大家一定要抓紧剩下的粮食,别再轻易糟蹋了。”

“科长,您这边有没有其它渠道……”

冯姐试探了一句,眼前这位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家里还有面包厂,说不定就有特殊渠道。

徐东赶紧打断道:“别想了,廖总都找不到办法,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们家确实有面包厂,但原料归市里管,我这边想插手都插手不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群体免疫

众人难免有些失望。

可是紧接着,徐东话锋一转:

“其实,刚刚处长找我还有别的事情,从下个星期开始,食堂将会开设一个专门卖面包的窗口。”

“面包?老大,你们家的面包?”

“没错。”徐东点点头。

早在今年二月底,曹处长就去他们家面包厂谈判过了,双方也签了合约,只是后来,随着粮食问题越来越紧张,直接没了下文。

现在食堂不做饭了,对方又想起了之前的合约,于是也就有了两人刚才的谈话。

“有优惠吗?”

“当然有,大家以公司的名义去换面包券,不仅免加工费,还可以办理会员,享受九八折优惠。”

会员制是面包厂最近退出来的大动作,目的就是为了笼络人心,随着长棍面包的盛行,最近不少公司都盯上了这一块肥肉。

其中既有私企小作坊,也有国企大厂,一个个的都在摩拳擦掌,想尽一切办法争夺面粉资源。

如此也倒逼着可乐面包坊,提前推出了会员制,希望能凭借让利,把合作伙伴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本来,电力公司手上并没有多少面粉资源,能拿到这个会员资格,全靠徐东在中间极力撮合。

“太好了。”冯姐欣喜道。

“哇塞,岂不是可以赚差价……”

“别高兴得太早,每张会员卡都有购买限额,最多不得超过300条面包,靠这个发不了财。”

徐东笑着提醒道。

冯姐开口请求道:“科长,我们家亲戚多,能不能多办一张会员卡?”

“就这一次啊,下不为例,回头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徐东郑重道。

“科长,我也要!”其他人纷纷附和道。

“行,大家都有份。”

这事肯定不能厚此薄彼。

打发走了众人,徐东特地把顾海元留了下来,两人一起进了小办公室。

“科长,你找我什么事?”

徐东掏出香烟,给对方扔了一根,自己也点了一根:

“老顾啊,早上我接到了市总局的通知,辽州那边的难民问题有些失控,市里打算调派一批人员过去支援,你愿不愿意走一趟?”

安保科老的老,青壮年只有三个人,徐东作为科长离不开,向欣是女的,又要奶孩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唯一能去的就只有顾海元。

“科长,去多长时间?”

对于出差,顾海元并不排斥。

出差虽然辛苦,也许还会碰到危险,但与之相对的,它也是一份功劳。

所谓的资历,其实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

就比如眼前这位,入职后一连出了几次差,后来接手了科长一职,并没有太多酸言酸语,大家心里都是认可的。

“这次时间有点长,要去三个月,不过你放心,咱们到底不是正规警察,不会被分到第一线。

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安全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夏天马上就要来了,再怎么说夏天也比冬天强。”

“我明白,什么时候出发?”

徐东笑着点点头:“你愿意去就好,明天我给你放一天假,后天直接去高铁站报道,有专列过去。”

“后天是吧,我记下了。”

“你也是老员工了,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就提醒你一点,明天抽空去教练枪,凡事都要做好万全准备。”

顾海元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配枪,心里突然之间变得紧张起来。

“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徐东顺手摁灭烟蒂。

“没了。”

“那好,没事你回去吧,下午把工作交接一下,暂时就交给老方来负责。”徐东吩咐道。

顾海元立马站了起来,抽完最后一口烟,郑重地点了点头。

……

转眼就是第二天,徐婷天蒙蒙亮就出发了,坐了最早的一班高铁。

早上七点刚过,就到了燕京南站。

徐东打开后备箱,帮对方把行李塞了进去,紧接着随口问道:

“老姐,怎么来得这么早?大宝他们不在家,你中午之前到都行。”

“怎么,怕我多吃你们家一顿早饭啊?”徐婷揶揄道。

“哪能呢,我们家的东西,老姐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娜娜九点半的飞机,你这个大科长没时间,我帮你去送送她。”徐婷解释道。

她自己好歹坐过两次飞机,知道大概的登机手续,而弟妹就不一样了,一次都没坐过,肯定会手忙脚乱的。

“姐,谢谢你了。”徐东连忙表示感激。

本来他是准备请个半天假的,但奈何上午有个重要会议,是真的走不开。

“好啦,妈的情况好些了没有?”

徐东笑着点点头:“好多了,从医院回来后,妈一直躺在床上,一步都没下过地,估计是吓着了,不敢再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