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敢问路在何方(9)(1/1)

对岸的曾英确实没把大西军这些残兵败将放在眼里,这位常胜将军望见对岸敌兵一个个浑身肮脏不堪,横七竖八躺倒江边,都饿得只剩半条命了,于是轻蔑的冷笑一声。

有人建议挑选几千精兵悄悄绕到长江下游渡江登岸,从背后袭击贼营,使贼兵首尾难顾,纵然不能斩草除根,也必然能够吓破贼胆。但李占春,于大海等人嚷嚷道:“敌军已是强弩之末,不被饿死,就是逃遁,在这里是坚持不了几天的。”

这时,战船上的明军忽见对岸有几个人跳江游水,就指指点点的说:“看这几个自己来送死的贼人!”果然张文秀等人游出一箭之地,溺水不见了,船上的明军不由哈哈大笑。

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抚南将军张文秀绰号“水上漂”,最惯于水战。他手持弓矢,口衔利刃,在水面疾驰如履平地,不论江河湖海,眨眼间就能涉水数里。再说他的五位助手,吕布,陈胜,关索等人,只看名字就能知道也绝不是等闲之辈。

张文秀六人片刻间已经潜游到一艘大船尾部,他们突然从水下冒出来砍断铁锚,窜上船舱。这六人如同出山的猛虎,入海的蛟龙,一顿砍杀,把船上的明军都赶下水去,喂了王八。他们夺得这艘战船,欢呼着一齐用力,飞也似的驶回北岸。

张可望等人都看呆了,惟有向六人挑指称赞,打躬感谢。他挑选出健卒一百多人,全身披挂,各持长枪,挠钩,弓箭,鸟铳,随张文秀上船,呼喊着向对岸又冲杀回去。

他们绕江盘旋,冲突转战,如入无人之境。明军见张文秀等人如此勇猛,都心胆俱裂,望风披靡。

平寇伯曾英已经得到报告,亲自率领十几艘战船,四面围裹,将张文秀的战船困在核心,但就是无人敢于靠近。曾英站在桅杆后面,拉满弓弦正要向张文秀射击,不料对岸的安西将军张定国早已瞧见,手疾眼快,一箭射出,正中曾英额头。曾英大叫一声,一头栽进江里。

明军见主帅阵亡,登时大乱,四散溃逃。张文秀等人一边冲锋杀敌,一边派人驾驶缴获的战船,接引大部队渡江。

大西军精神倍增,拼命死斗,曾英经营的数万水军,士气衰竭,顷刻间逃散一空,江面上死尸狼藉。李占春,于大海带领两千残兵逃奔涪州。

大西军乘势登岸,长驱直入,长江南岸陆地上的军队都惊慌失措的跑光了。张可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川东重镇重庆,大喜过望。所获粮食,辎重不可胜计。饥饿了十多天的大西军战士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

在重庆城休兵三日,原先在凤凰山溃散的大西军士兵也纷纷来归,连同招降的一部分明军,张可望等人手中又有了十几万人马,军势复振.

遵义会议

在重庆城休整三日后,张可望担心清军很快追上来,决定率军继续南下,经綦江向遵义进发。

重庆失陷,曾英战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四川。在遵义开府办公的督师大学士王应熊自知难以抵敌张可望的进攻,于是弃城遁入贵州境内的赤水卫,不久就抑郁忧愤而死。守将王祥则逃奔绥阳县(属遵义府)。

大西军兵不血刃进驻遵义城,在这里,他们决定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有文官汪兆麟,王应龙,武将张可望,张文秀,张定国,张能奇,冯双礼,白文选,王尚礼等人,会议的议题很单纯,就是讨论下一步怎么办?

安西将军张定国首先发言:“我们背井离乡,转战南北,追随老万岁,本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老万岁斩杀无辜,妇孺不免,天下人都称呼我们为“贼”,我们都还年轻,难道要背负着贼寇的坏名声度过一生吗?”

定北将军张能奇深表赞同,提出不如归附南明朝廷,联合抗清。但张可望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老万岁艰难创业,称帝西南,虽然不幸遇难,毕竟也曾风光一时,我们怎能再屈膝弯腰,做别人的部属。

因为意见不统一,大家把目光都转向左丞相汪兆麟,征求他的意见。张能奇说:“如今老万岁已死,我辈计将安出?”

张献忠在世时,汪兆麟乃第一宠臣,权势驾凌于诸将之上。今日见诸将侃侃而谈,对老万岁的死丝毫不见悲戚,就又摆出了丞相的架子,用责备的口气说:“各位将军今日高兴了,老万岁惨死疆场,现在尸首还不知在哪儿呢!老万岁虽然去世了,难道你们还要改变老万岁过去制定的政策吗?”

几句话这可捅了马蜂窝,张能奇首先被彻底激怒了,他指着汪兆麟的鼻子厉声骂道:“汪兆麟,你不过是桐城一名死囚,被我们解救出来,保举你做了丞相。可你一点不想做好人,行好事,只知道杀人取宠,咱们疆场上苦战多年,才挣下这千军万马,却被你今日一言,明日一语,诳得杀个七零八落。四川百姓,给咱们运粮,运草,当差,纳粮,何等辛苦?老万岁要赏银放生,却被你伶牙俐齿挑唆,杀得精光,天下人都呼喊我们为贼。前几天从凤凰山败下阵来,一路荒如大漠,无处觅食,险些把大伙活活饿死,这可都是你造下的孽啊!”

平东将军张可望也愤怒地说:“蜀地富饶险固,自来英雄所必争,我辈拼死血战十几年,才得到这块地盘,自谓已成王霸之业,谁知被你这狗贼朝夕蛊惑,致百万生灵死于非命。老万岁因为听信你的谗言,才导致一败涂地,如今我们置身无地,进退无路,惶恐终日,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你却让我们还继续执行老万岁既定的政策,居心何在!想让我们重蹈覆辙吗!我现在就一剑了断了你,鬼门关上不知有多少冤魂在等着向你索命呢。”

张可望越说越气,索性拔出剑来,但还没等张可望宝剑刺出去,张能奇抢前一步,一刀已将汪兆麟捅了个透心凉。平时敢怒不敢言恨透了汪兆麟的大西军将士一拥而上,刹那间将这个家伙剁成了肉泥。

为了根绝后患,张可望命人给汪兆麟的老婆,也就是张献忠的女儿,连同皇后陈氏送去鸩酒,逼迫她们自尽。然后张可望号令三军:

“停止杀戮,不得扰民,今后除非作战,不再杀人。”

在遵义停留的十天时间里,大西军招抚百姓,秋毫无犯。

张献忠四位养子都恢复了本姓:张可望原姓孙,如今自称东平王,张定国原姓李,称安西王,张文秀原姓刘,称抚南王,张能奇原姓艾,称定北王。四兄弟中孙可望地位和威望最高,年龄也稍大,又读书识字,被拥戴为“盟主”,主持大西军军政重务。

在四川遵义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大西军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极其重要的会议,张可望等人处死了坚持张献忠既定方针的左丞相王兆麟,断然放弃了滥杀无辜的野蛮政策,从此走上了一条改过自新,奋发图强的全新之路,在未来更加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他们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