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96(1/1)

正在这个时候,在下面观望的异族人发现前方奔逃的北蛮族人似乎有些慌不择路了,他们竟然不是直直地向山顶的方向奔逃的,而是沿着山脉的走向,斜插着向旁边的山谷旁的山梁方向逃窜。

“他们这是想要逃去山谷?也是,这里的山峰靠近大路,从这里翻山骑马很快就能堵住他们了,山谷那一边的山势较为复杂,没办法骑马直接绕到山对面去……呵呵……还真是被追杀得傻了,骑马追!”狄族首领一声令下,不少还没来得及下马的骑兵跟着他就纵马冲向了山谷的方向。骑马确实不能追到山对面去,可是可以从小路直插山谷那里,狄族首领带着异族之人就冲向了山谷。

其他的异族人有样学样,也跟着骑马追进了山谷,果然他们都已经到达山谷底部了,北蛮族人才一个拉一个地斜爬到山腰的地方。异族人一看能够追上,连忙在谷底下马,然后直接从那里向上攀爬。

异族和北蛮族两边走的路线如果从空中俯视来看,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北蛮人倾斜着爬山,走出三角形最长的那条边,而异族人先是骑马横着走出一段距离,然后走了个直角,垂直向上爬坡。

看起来似乎是异族人绕了远路,实际上,地面上的那段距离异族以马代步,速度上要比步行快出许多来。认真地算起来,异族人攀爬的距离要比北蛮族人短上很多,消耗的时间也要更少,预计不过几个时辰就能追上前面那些拖家带口的北蛮族人。

一边倾斜向上,一边垂直攀登,双方的人都在攀爬着同一座山峰,且两边的距离越来越近,过不了多久就会追上。右贤王看到这种情况,连忙驱赶着族人们尽快上山,不要耽误时间。所有的北蛮族人也不管平时有没有矛盾,都有志一同地向上攀登,甚至相互推拉,不让一个人掉队。

山峰很高,实在很不好攀爬,前些日子又一直在下暴风雪,直到这两日才停下来,这样的天气导致脚下的积雪很是松软,粘性比较差,摩擦力小,不好固定身体。北蛮人也顾不上冻不冻手了,手脚并用地攀登着,互相扶持着,足足又攀登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登上了山顶。

在后面追赶的异族人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距离已经离得很近了,只要继续追赶下去,肯定能够追上北蛮人的。就算他们先上了山顶又怎么样?难道还能飞走吗?只要还在山上活动,他们早晚都能追上的。

异族人还以为北蛮族人会直接翻过山脊,从山的另一侧下山逃跑呢。谁知道这些北蛮族人竟然都站在山脊顶峰向他们的方向望去,竟然没有立刻逃走,也没有离开的迹象。难道他们是自知逃脱不了,打算放弃逃走,跪地投降了吗?

有的异族首领已经在考虑如果北蛮族人主动投降,他们要怎么处置俘虏了。是将所有人青年都杀死好呢,还是将他们交给薛进或者月氏人杀了泄愤好呢?嗯,还将老弱之人和女人贬为奴隶,再将右贤王关起来,等到开春的时节献给大靖朝换取一线生机……

异族人们越想就越美,越想就越开心,他们甚至能够梦到那美好的场景了,连眼角都因为笑容而皱出一丝鱼尾纹来……直到一声长啸从山顶的方向传来!

啸声是右贤王发出来的,而随着他的长啸声,其他的北蛮族人也跟着他大声喊叫起来。开始的时候只是发出“啊”的声音,而后就渐渐起了变化,有人喊着“杀”,有人喊着“叛徒”,甚至有人叫喊“大北蛮万岁”……高声的叫喊一声连着一声,最后所有的北蛮族人汇聚在一起,同时大声高喊着“天佑北蛮,北蛮无敌”!

异族人们停下脚步大声地嘲笑着北蛮族人,他们完全不将北蛮族人的垂死挣扎放在眼里,如果随便喊一声“天佑北蛮”老天爷就会保佑你们的话,那么当初在青鲤湖畔,怎么没人去救被靖军围困的左右贤王呢?北蛮人又怎么会屡次遭遇大败?

老天?老天爷是不会保佑任何人的,他永远站在强者的那边,可不会保佑任何弱者……

看着站在山腰嘲笑着北蛮族人的异族大军,右贤王心跳得越来越快,他是根据老人们讲的一个传说设计了这处陷阱,可是这种事情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他不知道这一招管不管用,在山顶上大喊就能击溃追兵?这岂不是神话故事?可这是他知道的唯一一个能让北蛮族逃脱死亡命运的方法了。不管有没有用,他都需要搏一搏!

突然!就像是上天听到了北蛮族人们的祈祷,在临近山顶的地方,猛地有一小块雪从山体上脱落下来,向下掉落而去。

随后,就如同受到了掉落的雪块的召唤一样,越来越多的积雪随之脱离了山体,同样向下滑动而去,而最恐怖的是,在这些积雪滑下之后,它们旁边余下的雪块也会像散沙一样跟着连锁反应,直到山坡上所有的积雪都跟着向下滑动为止!

原本这里就刚刚下过一场暴风雪,山上的积雪比较松软,温度也因为下雪的关系有所回升,雪块之间粘合力比较小,积雪的稳定性也很差,很容易发生断裂和滑动,容易造成雪崩。而在高声喊叫之下,山顶的积雪随着声音而震动增强,立刻就会有雪块的断裂,引发了这一场雪崩。

右贤王不知道雪崩的原理是什么,他只不过听说了一个高喊引发雪崩的故事而已,所以才照着做的。也是他幸运,暴风雪刚过的时候最容易发生雪崩,而这处山体的角度也适合雪崩的出现,这才让他逃过一劫,换一处山坡他可能就要被北蛮族抓住杀头了!

大块的积雪开始崩塌,虽然下滑的速度并不快,可是雪块的重量大,质地也更密,在雪坡上越滑越大,摧毁力也增强了数倍。不要说是人了,就是山石树干也一样要被冲垮,一切阻挡积雪的物体都会被冲下山坡的大雪席卷而去,而且雪崩的面积很大,想要向旁边躲避都躲不过去。

见到山上的积雪向下冲了过来,刚刚还嘲笑北蛮人的异族大军吓得不轻,他们打算回身向山下逃走,可是人在积雪上跑动的速度又怎么能赶上雪崩的速度呢?虽然看着雪块滑动的速度不快,可是和人的跑步速度比起来,却不知快出多少来,靠近山顶的异族人还没来得及后退就被积雪卷了进去,一同向山下冲去。

最恐怖的还不在这里,这一处是个山谷,一侧山体发生了雪崩,另一侧山体竟然也像受到召唤一样跟着发生了雪崩。山顶的积雪倾泻而下,竟然将整个山谷包围了。留在谷底的异族人打算骑马逃走,可还是被冲击下来的雪埋在了下面,没人能从雪崩下逃脱。

雪崩持续时间很长,完全平静下来已经是两三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这时候天都大亮了,可是站在山背上的北蛮族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他们竟然战胜了异族人吗?他们竟然只是喊了几声就获得胜利了吗?!

激动的心情差点让他们再次喊出那句“天佑北蛮”的口号来,幸好右贤王及时拦住了他们,否则谁知道会不会再发生雪崩……右贤王也没想到他的计策竟然进行的这么顺利,他自己也晕晕乎乎的,好歹还没有失去神智。“我们还要赶回草场去,那里有我们的奴隶和我们的牲畜!”

是的,异族大军都被大雪埋葬了,他们留下来的族人和物资当然都变成了北蛮族人财物!之所以没在驻地附近弄出雪崩就是为了这些过冬的物资,否则就算同样算计了异族人,失去了全部牲畜和物资,他们就要饿死了……

为了不让自己带来的马匹和物资被雪崩伤到,北蛮族人才特意将马匹丢弃在山谷外面,走出一条斜线来爬山。也幸好如此,异族人连人带马都被雪给埋了,如果没人去救他们,这些家伙一个都活不了,可是北蛮族人的马却留在了山谷外面,没有被雪崩牵连到,依然安然无恙。

经过了这场胜利,北蛮人低落到谷底的自信终于又燃烧起来,他们难得的放下了成见,全部心甘情愿聚集在右贤王的身边,甚至在心中将右贤王放上了神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降临雪崩,只以为是老天在庇佑北蛮族,在庇佑右贤王,那么依靠着上天的辅助,他们一定能战胜靖军,生擒靖皇!

薛进不知道雪崩的事,远在西域的江源和司徒晟当然就更不知道了。西域联军已经积聚了十二万人马,正等着对西域防线的靖军动手呢,他们怎么会有闲心关注北蛮的内乱。

而且冬季到来,月氏的讯息也受到了影响,金雕不愿意向北飞,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地头蛇月氏人都不知道,那么大靖不知道也就不稀奇了。

“西域,西域……用不了多久了。”司徒晟微笑着握紧了拳头。

☆、第一百零六章 联军至诸国散如沙摆战阵众人齐惊慌

江源实在不了解西域联军到底在犯什么毛病,为什么那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西域联军也是不了解近在咫尺的大靖朝的,对于他们来说,大靖这个国家实在太过陌生了,陌生到几乎从来没有打过交道……

西域诸国的土地大多数都很贫瘠,只有少数国家土地还算肥沃。所以这些西域国家之中很少有靠着种田农耕发家的,基本上都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生存方法。比如说那个作死的山国,就是靠着发掘铁矿石,炼铁,打铁,为周边的国家供应武器和铁具而闻名的。再比如说强大一些的宁远国,这个国家依靠的是向外出售马匹来维持国家的税。

其余的西域国家多是靠着贸易,畜牧之类的手段在沙漠中生存,和基本依赖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大靖朝根本就不是一个套路。就像江源奇怪山国的粮食被邻国遏制,该怎么生存一样,西域的国家也好奇这个商人地位很低的大国是怎么回事?

倒是经常有西域这边的商人往来于西域诸国与大靖之间,甚至将大靖的一些货物运输到极西之地去贩卖。这些人总该算是靖朝通了吧,可是他们最多也就是知道一些大靖的丝绸价格啊,瓷器样式啊,过关税啊之类的情况,对于靖朝的军队他们就完全不了解了。

这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虽然经常喊着忘战必危,可是大靖这么多年以来几乎都没有对外发动过什么战争,最多也就是和东南方的越族有些摩擦,要不然就是拾上岸劫掠的茜香国人,都在东南方向使力了,西北的国家当然不了解靖军的实力。

对内战争的大赢家——京畿大营又被司徒晟和江源藏得严实,因为大营中的机密装备很多,其中的一些秘密就连大靖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也不是都能弄清楚的。比如说火/器,这玩意直到北伐才亮出来,之前根本就没人知道。

就连大靖的人自己都不了解,这些西域人能知道什么?

他们又不是靖朝的生死大敌,平时两边连个摩擦都没有,对于大靖这个国家没有丝毫防备,吃饱了撑的才会去打探大靖军队的情况呢。所以西域的联军都已经组建完毕了,人员也都已经齐备了,马上就要出征讨伐西域防线的靖军了,所有的将领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咳咳,对手是什么样的人呢?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的这句话传播得还是挺远的,虽然作为兵书没有通篇传播出去,但是这样一句成语还是传播到了西域,至少西域的将领们都听说过这句话。现在都要开战了,他们愣是不知道对手的兵力,武力配置,甚至连领兵的将领是谁都不知道,这仗还是不是真心要打?这情报是怎么搜集的?

所有将领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连忙询问临近西域防线的那几个小国的将领。他们当初可是曾经派兵攻打过西域防线的靖军的,虽然大败而回很是丢脸,但也总应该知道对手是些什么人吧?难道他们一开战,还要在战场上询问一句“来将通名”询问对手信息吗?这也太不像话了……

这几个小国的将领显然都被靖军打怕了,他们一点儿都不想参加这场大战。可是不想参加也不行,他们所效力的国家已经彻底绑在北蛮国身上了,与北蛮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下贼船早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所有的国家都在商讨攻打大靖防线的事情,他们如果非要撤出,绝对会被千夫所指,视为公敌的。

刚一对阵大靖,连将领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楚就丢掉了一万兵马,这实在不是可以吹嘘的事情……他们这些败军之将回国禀报的时候,国主们差点没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因为大败而归的原因,就算他们再怎么声称靖军厉害,武器强大,那些昏庸的国主们也不当一回事,只当他们是为了推卸作战不力的责任,而在那里胡编乱造,完全都是在说大话。现在西域联军又问起靖军的事了,他们要怎么回答?说实话还是说假话?显示靖军的厉害还是阐述自己的无能?

一名将领撇了撇嘴,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真心不是他们太无能,而是对手过于强大。被这些没见识的家伙嘲笑几句,总比到时候联军真的遇到靖军,却毫无对策,兵败如山倒要强吧……要以大局为重。

某人的实话实说和大局为重到了其他将领的耳朵里就成了在动摇军心,生编乱造!什么叫天兵啊?什么叫雷霆啊?什么叫神兵利器,难以阻挡?还什么用兵如神,决策千里?你说的是靖军和西域统帅杜如之和副将陈有为?而不是在讲什么刚编出来的神话故事,评书本子?

话还没有说上两句,这些攻打过西域防线的将领就被其他人赶了出去,而他们苦口婆心说出的事实也根本没被这些人放在心上。对于这些没见过新式武器的西域之人来说,刚刚的那些描写战争的话语就和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他们绝对不相信有这样强大的军队,已经非常确定小将们在撒谎了!

听了半天,只知道西域防线的统帅叫做杜如之,副帅叫做陈有为,手下有兵马八万,其他的情况就全不知道了,谁让刚才那些人撒谎来着?

不过西域联军推选出来的临时统领——高昌国的国主倒是并不把敌情不明的事情放在心上。不过就是八万人马而已,靖军还要防卫整个西域防线,还能有什么余力和他们这十二万西域联军作战?八万对十二万,从人数上就能看出胜负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带领着联军一战而胜,击溃靖军的!

因为北方这段日子连降大雪的关系,监视靖军变得困难异常,他们这些西域人根本就不知道西域防线早已经不是八万人马了,而是又增加了十五万人的京畿大营。而西域防线的靖军最高统帅早就不是杜如之和陈有为了,而是大靖的皇帝陛下司徒晟和冠英侯兵部尚书江源!

不了解敌人是什么人,也不清楚两方战力的差距,甚至连自己这边是一盘散沙,一点威胁力都欠奉都没有悟透……孙子他老人家当年是怎么说这种情况的来着?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就这种态度,西域也输定了!

西域防线这段时间一片安宁,自从将抓到的左贤王等一系列战俘送走之后,防线上的兵将们一边盘算着自己在战场获得的军功,一边吃着户部送来劳军的萝卜炖羊肉,所有人都心情愉悦,其乐融融。

问这些人当兵杀敌为的是为了什么?

往大了说,是为了开疆拓土,保家卫国,忠君爱民!往小了说,还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加官进爵,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嘛。

北伐大战如约打响,所有能够参加北伐的军队,从上到下都喜笑颜开。轮上杀敌的,自然是欢欣鼓舞,有斩首的大功可挣。就是轮不到杀敌的,只是守在防线站岗,也有苦劳可赚,算得上一份资历。里外里只要参加了北伐大战都不吃亏,反正最后赢得肯定是大靖朝,还有谁会计较那么多呢?

若是在青鲤湖大战以前,或许还有人担心敌人强盛,他们占不到便宜。可是现在,靖军连连歼灭了十六万的北蛮大军,所有人都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喜上眉梢,只等着敌人前来好分功劳了。这些参加大战的兵将,自信心比起江源和司徒晟还要旺盛,一提到作战就兴奋不已,毫不畏战。

原本因为歼灭左贤王大军的这场大战,立下头功的是京畿大营的重步兵,镇守西域的这些兵将们还有些羡慕嫉妒,可是如今一听说西域人又要组织联军来防线找碴,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了。那哪是十二万的敌人啊?妥妥的都是到手的军功啊!

江源也不阻止这群将领们争着出战当先锋,不畏牺牲,乐于作战是好事,岳飞他老人家都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现在武将不惜死了,又为什么要拦着呢?反正在他看来,那十二万西域联军也是不堪一击的一堆散沙,也没必要每战都让京畿大营出战,也应该让其他的军队们分一杯羹嘛。

结果争来争去,不但刚刚立下大功的京畿大营将士被挤到了一边干看着,就连统帅西域防线的杜如之和陈有为都没能争到首战的指挥权,最终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幸运的得到首战指挥名额的人竟然是北疆副将孙利。而首战的军队则是西域防线的北方边军……

这个结果相当出乎江源的预料,也超出了司徒晟的想象,他们还以为会是陈有为争到指挥权,带着赵国和魏国的军队对抗西域联军呢。谁知道脱颖而出的竟然是孙利!

这个孙利,因为庙算之时那个绝户计的提议,在那牧哲大会之前被江源派遣去古纳河下药,为此立下了大功。这次前往西域的时候,喜欢提拔能臣的司徒晟就顺手把他也给带上了,以便于他偶尔出谋划策什么的,也好在战后论功给他升迁。

结果这位副将大人一到西域战线就和防线中的北疆将士打成了一片,相当的自来熟,不过半个月就和这里的将领都混熟了。这时候竟然有本事让其余的北疆将士心甘情愿一同推举他为首战的指挥将领,看来他还真的有几把刷子,很懂得凝聚人心,是个大将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