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风花雪月的事(1/1)

() 话说皇后和太子驾崩之后,大顺国上下,一时处于悲痛之中,过了一些时ri,众大臣议论纷纷。

这ri,四个老臣路过一通道,去上朝,只听一个老臣说:“国不可一ri无君,君不可一ri无储!”

“是啊!皇上也不能没有皇后啊!”另一个大臣说。

“只是皇上虽然有几个公主,但却没有子嗣,何以立储君啊?”另一个大臣叹气地说。

“这事关系到我们大顺国的兴衰,不如我们几个等会儿上朝向皇上提议一下!可好?”又一个大臣说。

几个大臣就这样边走边小声地议论着,这时被正往丽妃花月宫走去的贴身侍女素娥听见了,素娥把听到的告诉了丽妃娘娘。

其实丽妃的心里也急着怀龙子,可是一直未果,为此有些郁郁不欢。听了素娥的一番话,更是心急如焚。

素娥给她出主意,去天台山普贤寺拜香祈福,丽妃决定择吉ri前往,令素娥去准备。

皇朝大殿上,众大臣都将奏折一一上奏,最后,几位大臣提起立储君,设皇后之事,大臣众说纷纭,后来达成一致意见:谁诞下龙种,母以子贵,就立谁为皇后。

上完朝,皇上回宫,在一个通道上,遇上了丽妃,丽妃声称有要事商量,将皇上拉到了自己的花月宫。

丽妃把对大顺国的兴衰,有些忧虑的想法告诉皇上,并劝勉皇上,在花灯节之后,陪同她一起去天台山普贤寺求子嗣。

皇上声称朝廷事务繁忙,暂时不能陪她前去。丽妃劝勉皇上龙体要紧,不要过度cao劳,并愿为皇上分忧解难,让侍女陪同自己前去。

皇上感激丽妃善解人意,越发宠爱,这一晚,皇上留宿花月宫。

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到了,大顺国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节ri的喜庆中。

丽妃最近在宫中憋闷的慌,于是令侍女素娥陪自己到大顺城青龙庙赏花灯。

青龙庙,处处张灯结彩,竞赛花灯,一连三夜,花灯鼓乐,满城如醉。丽妃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

不知不觉到了神庙挂灯笼的仪式开始了。

丽妃让素娥去买最好的大花灯,素娥领命去办。

很快,素娥在天黑时分就提着一盏心形的花灯过来了。丽妃看到,此灯是用竹篾扎成框架,里面点上油灯,外面糊上花纹纸,只见花灯上面题诗一首:

&衫袖。”

丽妃看到这首诗,思绪翻滚,仔细看着这首诗的笔迹,但见笔力遒劲,行如流水,竟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素娥!这花灯是在哪里买的?快带我去看看!”侍女素娥随即带着丽妃,来到青龙庙附近的一家花灯铺前。丽妃看到里面悬挂着许多出售的花灯,仔细看到,这些花灯上面都是那首《生查子·元夕》词,且笔迹都出自一人之手。

丽妃走进铺里,看到一个制作灯笼的工匠在埋头制作花灯。只见他动作娴熟,一只花灯,在他手里仅需半柱香功夫就可完成。丽妃想着皇宫一些灯笼师傅,也没有这般绝活手艺。

当那工匠抬起头,在花纹纸上大笔挥舞着那首词赋时,丽妃无意中看到了他的脸。尽管岁月的沧桑掩盖了他那帅气英俊的面容,但他横溢的才华和智慧却丝毫不减半分。

“三郎!是你吗?”丽妃忍不住地喊出声来。

“这位贵小姐!你是……”那叫沈三郎的工匠看着眼前,身着一袭淡绿暗花褶裙,外罩一袭对襟羽纱披肩,黛眉浅画,肤若凝脂,清纯脱俗的丽妃,满脸疑惑地问着。

“我是丽君呀!你忘记了吗?”丽妃激动地说。

沈三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自己面前的绝se佳人,竟然是自己ri思夜想的丽君啊!

这时,丽妃让素娥去宗祠神庙挂完花灯许愿,然后先行回去,明天再来接她,素娥领命而去。

剩下丽妃和沈三郎两人叙起旧。

沈三郎将花灯店铺打了烊,两人燃起了灯烛,炒了几碟小菜,烫了一壶酒,两人边吃边喝,互诉衷肠。

原来,沈三郎是大顺国 ren。

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沈三郎从小发奋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并立志仕途,而李丽君则是邻村花溪村人,小家碧玉。

本来,两人在一次偶遇之后,互生爱慕之情,私定终身。沈三郎为了改变命运,让李丽君幸福,在自己十五岁那年,就毅然离家赴京赶考,但遗憾的是,考了三年,却屡试不举。

得知母亲病危,沈三郎只有无奈地放弃继续科考,回去尽孝,并且继承了祖业,制作花灯。

<妙龄,丽君多么盼望三郎来上门提亲,可就是迟迟未有动静,盼来的却是皇上林世民全国选秀。选秀一个月,李丽君有着姣好的面容,动人的歌喉,优美的舞姿,被选入宫。

而等沈三郎赚足了足够的钱,准备迎娶丽君之时,却不见丽君的踪影。因这次海选入宫,是暗地进行,故此沈三郎不知情。自那次之后,沈三郎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心上人丽君了。

“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沈三郎的确文采出众,出口成章,当即在丽妃面前写下了这酣畅淋漓又饱含浓浓情思的诗句。

两人互诉离别后的境况和相思,时过境迁,如今却是物是人非,两人的身份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爱慕之情依旧。

两人边聊边喝着酒,互诉衷肠,酒过三巡,不知不觉喝得醉眼朦胧。摇曳的灯烛下,丽妃的双颊泛起红晕,玉体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三郎有些如醉如痴,不由得叫了一声“君!你真美啊!”

“三郎!你知道吗?丽君每天都在想念着你!丽君多么盼望你能够来迎娶啊!可是命运捉弄人,原以为此生无缘再见到你,今ri能够与你相见,真是太高兴了……”

丽妃边说边站了起来,无奈因酒喝得太多,身子歪歪斜斜。这时,三郎扶住了她,丽妃倒在了他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他。

两人的相思之苦,在酒兴的促使下,犹如干柴遇到烈火,两人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激情地拥吻了起来。

丽妃和三郎这一晚,将两人这么多年的相思之情都发泄了出来,缠绵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丽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沈三郎,临别前对着沈三郎说,以后有机会再相见!这时,素娥已备好了马车,接丽妃娘娘回宫。

丽妃临行前,留下了一些金银首饰,但沈三郎不接受,丽妃无奈,便将沈三郎的花灯全部买下,然后起驾回宫。

花灯节后的第三天,就是丽妃去天台山祈福求子的良辰吉ri。

丽妃烧香,许愿,沐浴,更衣,虔诚地叩拜送子娘娘。

而这些时ri,皇上迫于文武大臣的压力,为了早生龙子,便就寝于**三千佳丽当中。许多后妃都期望抓住这次机遇,能够怀上皇上的龙种,早生贵子,以争取皇后之位。

丽妃祈福回来不久,素娥惊喜地发现,丽妃的口味有些变化,时不时喜欢吃些酸酸的东西,如酸梅之类,而且,有时伴有呕吐现象。

“丽妃娘娘有喜啦!”一个声音传到了皇上的耳里,皇上高兴地连忙请宫中御医把脉诊断,果真有喜。

皇上下令宫女nai娘小心伺候,而丽妃算着ri期,知道是沈三郎的骨肉。

三郎,你知道吗?我怀上了你的骨肉!你现在在哪里啊?丽妃心里说着。

光yin似箭,ri月如梭,很快到了十月临盆之时,与此同时,有三个嫔妃也要临盆,有两个产下了公主,有一个虽生龙子,但却夭折。

“大顺皇室的列祖列宗啊!难道到我这一代,就注定没有子嗣吗?”皇上心里万般失落。

这个时候,宫中太监总管安公公喜滋滋地来汇报:“启禀皇上!丽妃娘娘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皇上听了,大喜,并快步走到花月宫,第一眼就去婴儿房看儿子,当皇上抱着襁褓中的一双儿女时,高兴地大喊:“朕有龙子啦!朕有龙子啦!”

然后来到丽妃的床前,对着产后虚弱的丽妃说:“丽妃!辛苦了!朕一定会好好封赏你!”

丽妃柔弱的声音说:“臣妾多谢皇上!”

皇上为这双儿女起名,太子叫周耀祖,意预光宗皇室,荣耀祖先,公主叫周永宁,意预大顺国有了周耀祖继承天子之位,永远太平安宁。

母以子贵。丽妃如愿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母仪天下,皇上宠爱有加。可夫妻之事,丽妃每每在皇上睡去之后,心里却想念着沈三郎。

丽妃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出宫,来到了大顺城青龙庙那个花灯铺,却发现花灯铺已经更换了主人。

丽妃询问店主人,原店主下落,店主人随即将一封信呈到丽妃手中,丽妃打开一看,“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了错误的事情,我不能原谅自己!君!对不起!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忏悔去了!忘了我!”三郎字。

三郎走了,把丽妃的心也带走了!丽妃为了这一天相见,已经查出当初沈三郎之所以屡试不中。原来是京城科考,阅卷官被官宦人家重金收买,将试卷调换易名,导致沈三郎屡屡落榜。

这事已经上报皇上并查明属实,下令严惩不怠,还准备重用沈三郎。可丽妃还是迟来一步,丽妃此时的心情一落千丈。

丽妃决定寻找三郎,并暗暗派人四处打听。

她知道,如果没有沈三郎,自己不可能这么快登上皇后宝座,可人越到高位,却越感到孤独。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处不胜寒!

光yin似箭,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大顺皇城学宫中,太师教授着太子周耀祖和公主周永宁,两个孩子聪明伶俐,三岁就能够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让皇上视为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