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41节(1/1)

就这样,穆空青直接收拾包裹撂下史集,在张华阳和沈桥羡慕的目光下,用上了户部衙门的桌案。

到了户部衙门,便见谢青云迎了上来。

谢青云一见穆空青便笑道:“恭喜师弟。”

穆空青也回了个笑:“是该恭喜。”

谢青云此人生得芝兰玉树,行走坐卧间都是一派翩翩公子的气度。

此时听出穆空青意有所指,他面上也有些讪讪:“累得几位师弟受那闲气了。”

穆空青摇头:“旁的倒是没什么,只是若谢兄方便,可否将你二人间的恩怨告知我等?眼下我暂且留在户部,但华阳兄等人可还要在翰林院中,与邹大人共事数年的。”

说句不好听的,穆空青总觉得那位邹大人像个疯子。

谢青云沉吟片刻,亦是长叹一声道:“是该告知你们的。只是此事不好在外宣扬,若是几位不弃,不若下次休沐由我做东,我等恰好聚上一聚?”

穆空青不好替张华阳等人应承什么,只道回头再给答复,便要专心公事。

海贸一事事关重大,穆空青即便于此事上有献策之功,也无法直接干预此事的统筹谋划。

好在穆空青在户部的顶头上司乃是谢青云。

谢青云的顶头上司,则是户部左侍郎谢大人,直接便是他本家叔伯。

这样一来,穆空青手上发现的问题,基本都能经由谢青云这条线,直接送到钱大人手里。

而穆空青当前负责,便是船引定价这一块儿。

船引要定价,需要考虑的大致有三方面问题。

一为本朝货物售价,二为番邦货物售价,三为包括海上航行所需在内的成本价。

简单来说,便是要估算一张船引所允的货物可以获利多少。

在此基础上确定船引价格,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双赢局面。

前两者都有例可询,拟定还算容易。

唯独最后一项。

自大炎至西方大陆,所需食水多少,银钱几何上,众人出现了争执。

第99章 一纸公文

迄今为止, 炎朝商船所行最远,也不过南下至婆罗等地。

据来到大炎的番邦商人所言,自西方大陆来到大炎, 短则数月, 长则数年, 都是有的。

若是有那运气不好的, 直接迷失在海上,自此再无踪迹, 也有可能。

最后这么一通算下来,得出的结论竟是,若有一艘两千料的商船出海,上头起码得腾出小半来储备食水等物, 才算是万无一失。

穆空青看着那奏表上,连洗漱所用的淡水都被计划在内,只觉一阵荒谬。

穆空青深吸了一口气:“不知几位大人可曾看过昨日送来的《南行志》?那书送来得晚, 但上头……”

穆空青只消一看便知, 他们能做出这样的假定来,要么是故意压低船引价格, 要么是对航海之事一无所知。

可这些天来, 有关出海的各类资料源源不断送往户部,哪怕随手翻翻,也不至于一无所知才是。

一个中年主事乐呵呵地拍拍穆空青的肩,打断了他的话:“穆大人且安心, 这船引之事素来是由我等拟定的,必不会出错。”

这人在户部也是老资历了,在场几位主事几乎对他马首是瞻。

一听这人出言,立刻便有人附和道:“是极是极。穆大人若是无事, 不若先去歇歇,待我等此间事了,自会请大人执笔上报。”

就差没明着说穆空青是来蹭功的,少对他们指手画脚了。

穆空青已经快要维持不住笑脸了。

“几位大人且先听我一言……”

穆空青话还没说完,那最先开口的主事脸色便有些难看了:“穆大人若有异议,不若自个儿也拟一份上来,也好叫我等对着学学。”

穆空青看着几个主事眼中明晃晃的讥诮,当即便沉了脸色,也不再多争辩。

他到底是个外来的,说多了除了得罪人之外,半点作用都没有。

但穆空青也不可能任由他们胡来。

于如今的永兴帝来说,这些船引赚得多少都是赚,他兴许是无所谓的。

可穆空青却不希望大炎海贸永远维持现有的规模。

船引说白了还是商税的一种形势,放在海外贸易上,也有几分关税的意思在。

一旦日后开放民间商船自由出海,船引大量放出,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变大,今天胡乱定下的极低关税,就势必会成为隐患。

哪怕不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穆空青也希望这一次的出海能够给朝廷带来更多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让永兴帝将海外贸易之事放在心上。

财帛动人心,有了切实的利益在,什么士农工商的排序都得往后稍稍。

再者说,大炎奉行重农抑商,其中最重要的,还不是粮食问题?

穆空青和秦以宁二人,早已经将寻找新作物的事交代了下去。

只要可以解决粮食问题,那么对于商贾的限制,自然而然就会放松。

人类对于海洋的征服已经吹响了号角,大炎的造船技术半点不输西方,凭什么落人一步?

自己拟一份?

这可是你们说的。

穆空青没有同那些主事们争论,却转手就另做了一份报价,直接递到了主管这部分事务的谢青云手上。

这事儿穆空青也没瞒着那些主事。

只是那些主事觉得他不过一个自命不凡的毛头小子,甚至连穆空青写了什么都懒得看上一眼,便摆出一副看好戏的姿态,等着穆空青闹出笑话。

却不想穆空青列出表格上,一桩桩一件件地将海上所需之物列出,而后给所需数目的大致估算,并标注如今是在无海图的情况下做出的假设。

其间内容简单明了,还具有实例为证,比起那通篇“应当”的奏表,不知清楚到哪儿去。

事实上,哪怕是穆空青做出的这份估价,也还是留出了非常大的余地的。

若是有了详细海图,那么在航行的过程中,船队还可以停靠岛屿进行补给,根本无需一次备足一年的食水,大量挤占货物的空间。

至于这海图能拿到多详细的,就得看朝廷的了。

谢青云在对比了两分报价之后看了穆空青好一会儿,忽然开口道:“穆大人前途无量。”

穆空青笑道:“不过是上头有人好办事罢了。”

若是主管此事之人并非谢青云,穆空青可不敢这么莽着来。

如今穆空青和谢青云可以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说不好未来十年的仕途都栓在此事上了,自然是要力求尽善尽美的。

那两分相去甚远的报价,当天晚上就送到了钱大人的案头。

第二日一早,钱大人便在文渊阁散值时,找上了文大人。

钱大人的属意其实已经明了。

他作为户部尚书,两分报价都摆在眼前,究竟哪一份报价更加切实,这点他还是能看得出的。

看得出归看得出,责任他却半点都不想担。

若说在此事上谁最能琢磨圣上的心意,那非文大人莫属。

他一个协同者,在边上跟着喝汤也就罢了,凡是需要裁定的事,钱大人统统一推二五六,半点不沾手。

文大人在看完两分奏表之后笑得意味深长,直接将这两份都压在了手中,并未发作任何人,也未透出半点口风。

一个月后,一份自东南沿海送来的密报到了永兴帝的手中。

而穆空青也得了谢青云的暗示,对照着那份内容详尽的海图,将自己先前作出的报价内容进一步完善。

只是要进一步完善这份报价,那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便不是先前那份粗浅的估价可比的了。

横竖这些日子以来,送去户部的资料穆空青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就连那新送到的海图,穆空青也已经背了下来。

既如此,也没必要留在那儿看人阴阳怪气。

穆空青借口回翰林院查找典籍,直接回了翰林院办公。

那些主事早巴不得他别掺和,此时见穆空青自个儿识趣,连对他的笑都真诚了几分。

穆空青知道,自己已经将户部那几位主事给得罪上了。

比起户部那些笑面虎,穆空青宁愿回来面对邹大人这个疯子。

关于邹大人的情况,前些日子一场宴饮,穆空青便已经知晓了他与谢青云的恩怨。

这位邹大人原也是个贪花好色之人。

若说赵仟这样的还能称一句风流而不下流,那么邹大人就是纯粹的下流了。

当年邹大人一朝高中春风得意,回乡路上意外窥见谢家女郎的真容,当即便动了心思。

邹大人觉得自己前途无量,即便是谢氏嫡女,嫁予他也不算委屈。

谁承想这位邹大人这头刚遣人上门说亲,那头便在花楼里搂着花娘大放厥词,道尽谢家女郎的是非,言语极是不堪。

谢青云听闻此事之后当即便带人打上了花楼,要将这起子浪荡子揪出来好生教训。

不巧,谢青云破门而入时,邹大人恰好正在兴头。

叫谢青云这么一吓,他下半辈子愣是再没了取乐的机会,可不就疯了么。

尤其经此一事后,这位邹大人虽说没受什么惩罚,但身为官员却出入声色场所,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落下了这种残疾,日后也没什么前程好说了。

横竖没了前程,他还能在乎得不得罪人?

穆空青知道了事情原委,心中略松了口气。

同时有甚重要的公文,穆空青等人也会记得随身带着,而不是留在翰林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