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80节(1/1)

而是那人兜在怀中的东西。

长长的,一节一节的,分明是几段新鲜莲藕。

穆空青觉得,自己这般考完季考出来闲逛的人,应当已经算是少有了。

却未料到有人比自个儿更有闲情。

轻微的水声响起,穆空青转头望去。

是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老先生须发皆白,素衫持盅,浑身上下都透着德高望重的气势。

此刻,这位老先生正从手上的小盅内倒出什么,而后又抛向湖中。

不多时,便有一尾尾红鲤向岸边涌来。

这个时辰到湖边来喂鱼的,八成就是书院中的夫子了。

穆空青虽不认得这位夫子,却不妨碍他向夫子行礼。

那老先生瞧着精干,笑起来却甚是温和。

同穆空青简单寒暄两句后,他在湖边的石块上坐下,毫不在意石块上的尘土,只悠哉地不时抛上一把鱼食。

“瞧那尾上带着金线的,每次都属它抢得最凶。”老先生的话语带笑,虽未说明,穆空青却知晓,这是在同他说话。

穆空青向湖中望去,确实有一尾红尾带金线的锦鲤。

那锦鲤的个头比旁的都要大些,每回鱼食落下,它都能直接压在旁的锦鲤头上,头一个抢到食吃。

穆空青笑着应道:“许是先头争习惯了,才叫它个头长得格外高大。后头又因个头高大,是以瞧着便凶。”

那头岸边的几个学子已经将莲藕收拾好了,没人怀里都抱着一捧,不知聊到了什么,笑声直接传到了对岸来。

湖水似是也被惊到般,层叠的水纹荡漾开来。

老先生将小盅内的鱼食抛洒干净,从石块上起身拍拍手,看得穆空青一阵心惊,生怕这位老先生脚下一滑,直接摔进湖里去。

穆空青正想着若是上前搀扶,可会叫这老先生恼怒。

毕竟许多喜好自在的老人家,都最是厌烦旁人对自个儿的特殊看顾。

却不想那位老先生口中嘟囔了句:“这群小崽子,季考都敢糊弄过去,这么早便答完了不成。”

穆空青欲要搀扶的手,僵在了半道上。

没等他有什么反应,便见那老先生身手敏捷地跨了几步,来到了平整的路面上。

老先生掸掸衣摆上的灰尘,叹道:“日日下河摸莲藕,还将我的纡朱怀金惊死了好几尾,哪儿有个求学的模样。”

说罢,便背着手离去了。

瞧那方向,正是齐家堂所在的位置。

穆空青看着湖中原本聚拢的鱼群四散开去,一时分不清那老先生话中所指的“没个求学的模样”,是指早早交卷来摸莲藕,还是指将他的纡朱怀金惊死了好几尾。

穆空青看着那几位无知无觉,抱着白嫩的莲藕一片欢声笑语的学子,在心底替他们叹了口气。

而那三个满载而归的学子恰巧与穆空青对上视线时,还心情颇好地同他挥了挥手。

当天晚上,穆空青在去膳堂用晚膳的路上,见到了往来拆卸季考“号房”的队伍。

一队粗布短打的汉子,一看便知是做惯了力气活的。

还有一队穿着士子服的学生。

中间还有三人穆空青瞧着颇为眼熟。

正是白日里有过一面之缘的,在桂湖里头挖莲藕的三人。

久久未见的灵感又一次不合时宜地光顾了。

穆空青算是头一次体会到,何谓“诗兴大发”了。

眼前这诙谐的场景,当真让他想要赋诗一首。

穆空青作为一个向来诗词苦手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灵光。

只是夜晚,穆空青借着烛光,将写好的诗句誊抄入册的时候,不由翻了翻自己往常的作品。

他的灵光,怎的好似总是出现在这些不大风雅的地方?

旁人诗兴大发都是赏月观景。

而穆空青这本自行记录的诗集中,要么是调侃自己作不出诗硬憋的,要么是说乐艺初学当真难熬的,还有就是今日那三位乐极生悲却不知因由的。

穆空青往前翻了翻,又叹了口气,默默将这本小册子压在了书箱最下头。

自己做出的能入眼的诗句不多,也没得挑拣的余地,不风雅就不风雅吧。

穆空青拾掇好了心情,正待洗漱一番,今日早些入睡,却被尤明澄拦住了。

尤明澄等了一晚上,终于等到自己的三位舍友全部结束今日功课,立时兴奋地将人叫住,预备同他们共谋大事。

尤明澄将几人拉到学舍最里头,又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窗,做足了神秘姿态,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我今日听学兄说,那南苑桂湖里,每年十月都能结出最上乘的嫩藕,不若我们趁着夜色,去摸上两节吧?”

穆空青看向尤明澄的目光尤为复杂。

傻孩子,你怎的不想想,季考这么人尽皆知的事,你都没能从学兄那儿听到消息,怎的那桂湖里的莲藕,却偏偏叫你知晓了?

须得知晓,永嘉书院这许多学生一同季考,这会儿那号房拆没拆完,可还真不好说呢。

第58章 一场文会

尤明澄执意要去摸莲藕, 穆空青拦不住他。

永嘉书院有明令,若无要事,禁止学生在戌时后出学舍。

杨思典表示不想挑衅书院戒律, 许宗海也对半夜摸莲藕这种活动没什么兴趣。

尤明澄失落万分, 只好去隔壁找自己的新朋友, 吕元望。

这二人自诩是在射术课上不打不相识, 又是个差不多的性子,平日里常聚在一起玩闹。

尤明澄蹑手蹑脚地钻出东十二室, 敲响了隔壁东九室的门。

一阵窸窣声后,这两人果然溜了出去。

这一出去,直到穆空青入睡,都没见尤明澄回来。

第二日一早, 穆空青一推开门,就见尤明澄和吕元望两人正合力往水缸里倒水。

穆空青看着这两人一脸的萎靡不振,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俩昨晚没回学舍吗?”

穆空青在与人同住之后, 就一贯睡得不深, 若是尤明澄半夜回来了,他应当是能觉察到的才是。

尤明澄哭丧着脸道:“昨夜我们去了桂湖, 才刚下水就要齐家堂的夫子逮了个正着。”

吕元望双眼木然, 瞧着跟个游魂似地接道:“然后我俩便被罚去拆号房了。”

穆空青满目同情,又顺手从水缸里取了一盆水:“那你俩今天早上这又是所为何事?”

尤明澄吸吸鼻子,委屈道:“昨夜去摸莲藕的人太多,号房被拆完了。我俩去得晚, 没拆够数,只能再挑一天水,补上剩下的量。”

穆空青漱完口,哗地一声将水倒了, 又从水缸里取了满满一盆,安慰道:“那我就不耽搁你们了,快些去吧,再晚些大家都该起了。”

尤明澄看着穆空青取水的架势毫不手软,忿忿地将他手上的黄铜盆夺了过来,哗啦啦又往水缸里倒回了一半,怒道:“知晓今日是我俩挑水,你还不知省着些用!”

穆空青揣着盆子便走便笑。

他洗个脸原也用不着那么多水,就是故意逗这俩人罢了。

也是亏得书院里的夫子们不爱计较,不然就他俩这闹腾性子,得叫那规矩板正的夫子们打出门去好几回。

季考完之后,也不知是那晚被齐家堂抓住的学子太多,还是季考着实熬人地紧,整个书院的氛围都萎靡了好几日。

直到旬休之后,季考的考卷批阅完了,穆空青才觉得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季考的答卷是在十一月一日一早发下的。

穆空青的答卷得了上上。

那日早晨上的,正是曹夫子的经史课。

答卷到手之后,曹夫子破天荒般早半个时辰讲完了课。

剩下半个时辰,曹夫子好生同学子们讲解了一番季考题。

“所谓策论,献策立论,令行禁止。不求有功,无过为上。”

曹夫子素来板正,连说话的声音里都透着肃然之气。

而他所言的这些,同先前周秀才反复同穆空青强调过的,几乎一模一样。

对于《禁天下食不造岁》这题,曹夫子并未过多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阅卷官的角度,告知学子们究竟应当怎样作答,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无过”。

穆空青原以为,以永嘉书院先前的种种行事来看,夫子们应当都是骨子里藏着不羁、鼓励学生敢言敢当的。

至少是先叫学子们学会放,才会教给他们收。

却不想这第一次季考,曹夫子就直接打破了穆空青的想当然。

先习“无过”,再求“有功”,给穆空青的感觉,更像是在笼中起舞一般,无论如何,总是不能越过一些屏障去。

穆空青发觉,自己似乎又入了思维上的误区。

他此刻身处的,始终是天下百姓,都随龙椅上那位一言便能定生死的地方。

在这里说错话、写错文章,可未必是仕途断绝便能了结的。

永嘉书院中,能走出那许多三鼎甲,能有那诸多学子得入朝堂,怎么可能是一昧教导学生敢言敢当的?

自然的,能过了院试,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这样的基础道理的,在座学子也都是明白。

只是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在面对《禁天下食不造岁》这样,涉及千万人性命的题目上。

这些少年秀才们,真正能忍得住意气的又有几个?

童生试中犯了错,了不得落榜便是,谁会在意一个小童生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