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0(1/1)

章节目录 86祯哥下落

一家人堂屋里坐下,佟氏简单说了被卖经过,当着佟母和家人不敢细说,急难时只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将安仲卿说成正巧碰上,因为是祯哥的先生,所以认识救下她,替她赎身。mianhuatang. [棉花糖小说]

佟老太太年岁大了,不疑,可佟大爷却不信,看她与安仲卿之间必然不是像她说的只是认识碰巧遇见。

佟老太太双手合十,念了几声弥陀佛,道:“老天保佑我儿遇上好人,平安回来。”

佟氏着急知道祯哥下落,问佟大爷:“祯哥有消息吗?”

佟大爷咳了声,垂头道:“得了信后,我出去打听过,有人说祯哥被外乡人买走了,在就没有信了。”

佟氏神色暗淡,低下头,眼眶湿润了,想:今生与祯哥还能不能在见面。

佟大爷看妹子难过,安慰道:“妹子放心,我托了朋友打听,一有消息就会告诉我,迟早能找到的。”

这是句宽慰的话,佟大爷心里并不抱希望,出了京城,就如大海捞针,见祯哥今生无望。

佟氏忽有想起道:“惠姐可曾来过,她兄弟卖去那里,她会不会知道消息?”

佟大爷脸上飘过不屑,道:“惠姐,惠姐至今没见来过,按理说母家被抄,她应该有能力护持母亲和弟弟。”

佟氏听了,心一寒。

佟大爷又想起道:“对了,我去打听你和祯哥消息,却意外打听到你家嫡女娴姐的信,娴姐被卖去一商户人家做婢女,正巧那家商户和我有点往来,听说做了chu使下人。”

佟氏诧异道:“她外家不知道吗?没设法赎身。”

佟大爷道:“这却不知道了。”

佟大爷看妹子面色郁郁的,知道为祯哥担心,也无能为力,瞅了他娘子一眼,这一眼颇怨怼。

胡氏看丈夫的眼神,激灵一下,自打小姑子被卖,丈夫见天和自己闹,若不是老太太拦着,还有俩姑娘,怕早就休回娘家去。( 好看的小说)

胡氏不免心里怨恨,连带把佟如玉也恨起来。

佟老太太让女儿坐在她身旁,仔细端详女儿,道:“儿呀!你瘦了。”

又叫她嫂子道:“老大家的,你出去张罗饭菜,你妹子这些天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多加几个她爱吃的菜。”

佟大爷又加了一句,道:“让月娘和二娘搬来一起住,给妹子腾出一间屋子,好好拾落一下。”

胡氏听老太太让安排饭菜,痛快地答应了,听佟大爷说腾出屋子,犹豫一下,答应声出去。

嫂子的犹豫都落在佟氏眼里。

佟家的房屋不算宽敞,正房三间,到底二进,一进院子,正屋做了厅堂,西间佟大爷夫妇住着。东间她的庶弟佟国方住着。二进院子,正屋佟老太太住,东间住着月娘,西间住着二娘。

佟家住得稍显紧巴,佟氏回来,只好把月娘和二娘撵到一个屋子里。

方才大嫂胡氏犹豫她能理解,月娘和二娘大了,住一间屋子,确实不太方便,更何况凭空多了个已嫁人的小姑子,吃穿用度,使费不少,胡氏能不多想,小姑子短期内嫁人还好,若不嫁人,岂不是要养活一辈子。

佟氏略一思量,道:“大哥,过两天我找房子搬出去住。”

佟维国听了,眉头一皱,责怪道:“妹子这是说得什么话,有哥哥口吃的,就有妹子的,养我妹子天经地义,说什么搬出去的话,让人笑话。”

佟老太太也道:“儿呀,这就是你的家,你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还有什么拘束的,快别说搬出去的话,让为娘担心。”

胡氏正好折回想请示婆婆今晚是不是去学里喊庶弟佟国方回来,听母子极力反对佟氏搬出去,大失所望,也没心思提找佟国方的事,借口找东西,又出去了。( 好看的小说)

晚上,一大家子人围桌吃团圆饭,佟氏的左右首各坐着月娘和二娘,饭桌上俩丫头问东问西,缠着她讲沿途遭遇。

佟氏喜欢地看着两个花骨朵似的侄女,道:“几月不见,我俩侄女更出挑了。”

老太太道:穷人家孩子长得好也不能当饭吃,要在针线女红上下功夫,嫁去夫家好能过日子。

胡氏可不这么想,凭着俩姑娘的长相,不说嫁去富贵人家,可也得有g基有几个使唤的人,省得嫁过去吃苦,像自己还得侍候公婆一大家子人。

席间,佟大爷硬是劝着妹子喝了几盅水酒。

吃罢晚膳,佟氏回到为她收拾好的屋子,窗明几净,被褥也是新拆洗的,佟氏喝了几盅酒,头有点迷糊,上床便睡着了,这一夜睡得沉,连梦都没做,踏踏实实的。

一觉就睡到日上三竿,佟氏睁开眼,拉开帐子,屋子里通亮,

这时,一个小脑袋趴门往里瞧,佟氏一看是大侄女月娘,月娘看她醒了,跑到她床边,道:“nn让看姑姑醒没醒,醒了好吃饭,若没醒,不让我惊动。”

佟氏看侄女小脸娇嫩得能捏出水来,情不自禁伸手m了一把,道:“我侄女长得真美,我侄女婿一定错不了。”

月娘害羞,扭着身子,娇嗔道:“看姑姑说的,人家还小。”

佟氏笑道:“在有一二年你们姐俩就都该择夫婿了。”

说吧,起身,穿好衣裳,随月娘去老太太正屋用饭。

佟母见到女儿欢喜地道:“儿呀,你醒了。”

说着,招呼胡氏道:“大媳妇,快摆桌子。”

佟氏只道都吃过了,却没想到一家子都等她,只有佟维国有事先出去了,兄弟佟国方这二日在国子监读书没回来,也没人告诉他姊姊回来了。

佟氏感动,看她嫂子带着小丫头红玉和一个婆子摆饭,也过去帮忙,佟老太太道:“儿呀,你歇着吧,让你嫂子来。”

胡氏淡笑着道:“小姑子刚回来,歇着吧,累着了,母亲和你哥哥又说我了。”

佟氏听她这样说,就不好动手。

坐下来吃饭,月娘和二娘端着碗,不时高兴地看看姑姑,佟老太太给女儿夹了一筷头子菜,放在女儿碗里,道:“儿呀,多吃点,看你瘦的,一路饭菜不周济,这回家了,敞开量吃,好的没有,这chu茶淡饭管饱。”

胡氏旁边听了,淡声道:“哎呦!母亲,昨晚和今早的饭菜可是儿媳j心准备的,在她们贾家算作chu茶淡饭,可在我们家就是上上的吃食。”

佟氏看她嫂子话里酸酸的,脸上的笑也牵强,忙笑着道:“嫂子辛苦了,不用为我特意麻烦准备,平日吃什么就还吃什么。”

老太太给儿媳夹了一筷子菜,慈爱地笑着道:“是,你这二日辛苦了,也不是别人,是你小姑子。”

胡氏脸上才好看点,昨儿小姑子回来,丈夫的脸色这些日子头一次露出点笑模样,晚间,歇下时,又埋怨她当初不救,致使祯哥下落不明,妹子心里难过。

胡氏是知道丈夫脾气的,休她的话不是说着玩的,她不敢顶撞他。只在心里生气。

吃了饭,佟氏对母亲道:“我去汪府找夏姨娘,托她打听一下祯哥的下落。”

佟母叹口气,道:“很该的,祯哥这孩子可怜,小小年纪,就遇这事。”

胡氏带着下人捡桌子,她俩侄女回房去了。

佟母看跟前无人,从怀里m出个洗得发白看不出花色的绢包,悄悄塞给她,小声道:“这是几两银子,你出门没银钱不行,带上,快收起来,别让你嫂子看见。”

佟氏看母亲,眼眶发潮,道:“娘,我没孝敬你老,反让你老周济。”

佟母道:“我这体己钱也都是你从前给的,你嫂子不知道,知道早就寻m着要去了。”

贾府被抄,就连女眷们身上戴的钗环首饰也被搜罗去,佟氏身无分文,只好拿了,暗想:等将来有了钱,一定孝敬老人家。

佟氏回房换好衣裳,就出了佟家大门。

走不远,见一顶空轿子,就招呼轿夫,说好价钱,吩咐去汪府,轿夫洪亮唱诺:“起轿。”

轿子才走出不远,佟氏挑起轿帘,喊道:“停一下。“

轿子停住,两个轿夫中年龄稍长的道:“夫人有什么吩咐?”

佟氏坐上轿子,改了主意,想先去方府,找找惠姐,不管怎样,她们也是一n同袍,惠姐不会坐视不理,兴许知道点消息。

于是扬声道:“去方府的路可熟悉。”

其中一个轿夫道:“是方同知家吗?“

佟氏道:“正是。“

“好了,小的这京城大街小巷没有不知道的,更不用说鼎鼎大名的方府。“

说吧,起轿子。

轿子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到方府门首,佟姨娘下轿,门上的下人看一顶小轿子停在府门,张着脖子看,就见一标致妇人缓缓下了小轿子。

佟氏来到方府门前,对看门的老家人道:“烦劳老伯通禀一声,就说贾府姨娘来找惠姨娘。”

那老家人听是贾府姨娘,上下打量她几眼,懒懒地道:“等着,我进去通报。”

态度傲慢,丝毫不把她放在眼里,这些下人最会逢高踩低,跟红顶白,说白了,惠姐在方府也就是个小妾,下人们那会放在眼里,可惜惠姐糊涂,摆不正自己位置。

章节目录 87母女情分

方府里,慧姐和丫鬟小蝶正在说话,小蝶道:“姑娘还不知道吧,夫人给公子张罗亲事,听说想和宁远侯府联姻。”

慧姐愣怔下,心里不是滋味,问;“宁远侯的嫡女早已嫁了,可那还有女儿嫁给你家公子?”

小蝶眨眨眼,道:“姑娘不知道,宁远侯有个庶妹,是老宁远侯和外面的女人生的,京城这弹丸之地,谁家的底细都知道,豪门贵胄,嫌弃她的出身,他家又不肯把女儿下嫁,这一来二去的婚事就耽搁了,听说今岁已双十了,有意与我们方家联姻。”

慧姐信以为真,低头琢磨,酸酸地道:“你家公子能愿意?”

丫鬟道:“公子也得听夫人的。”

慧姐郁闷,本来想姐姐被休,自己有机会扶正,方珏也答应她,在父母跟前争取,不想竹篮子打水,空欢喜一场,又听新夫人出身高贵,压过自己一头,不觉心堵,把手里一方帕子绞来绞去。

小蝶眼珠一转,进言道:“姑娘,奴婢有个主意,不如姑娘找个帮手,新夫人来了,也好帮衬姑娘,省得姑娘势单力孤,受人欺负。”

慧姐细细琢磨小蝶的话,慢慢品砸出点滋味,冷脸道:“是你这丫头人大心大,你打的什么主意,打量我不知道,只要我在你就别做这想头,我劝你趁早歇了心,打量我不敢真撵你。”

小蝶听她发下狠话,吓得忙跪地,叩头道:“主子冤枉了奴婢,奴婢是为主子好,不敢起那样的心,做非分之想。”

慧姐厉色道:“滚下去,别让我看见你。”

小蝶爬起来,垂头退下去。

慧姐啐了几口,骂道;“小蹄子,发你春梦。”

正气愤,一个小丫鬟怯怯进来道:“姨nn,贾府有人找。”

慧姐懵然,道:“贾府?贾府还有什么人?”

小丫鬟道:“是姨娘的生母。”

“佟姨娘。”慧姐惊得站起来。

佟氏等了许久,慧姐才在丫鬟搀扶下缓缓步出。

佟氏心里别扭,按常理,自己母亲获救回来,做女儿该欢喜立刻出来相见,可慧姐迟迟不出现,让她怀疑惠姐对自己母亲可还有一分亲情,母家遇难,却能不去理会,安然度日,让她无法理解。

慧姐进门看见她,瞬间一喜,随即就平静,在母亲斜对面椅子上坐下,平淡淡地问:“姨娘赎身了?”

佟氏嗯了声,也不想废话,和她也没话讲,道:“你弟弟祯哥卖去哪里,你可知道?”

慧姐脸色暗淡一下,声儿低到几乎听不见,道:“不知道。”

佟氏忍住脾气,问:“你弟弟卖去哪里,你可打听过?”

慧姐神色略显尴尬,似有苦衷,小声道:“没打听,我公公婆婆不许我问贾家的事。

佟氏嘲嗤一笑,道:“怕受牵连?亲家这层关系是撇不清了,贾家的女儿还在方府里。”

惠姐看了佟氏一眼,犹豫一下,期期艾艾地道:“姨娘以后别来方府,老爷夫人知道,怪罪于我。”

佟氏瞅她的眼神变冷,讥笑道:“你那公婆也和你一样,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惠姐闻言脸红,扬起头,倔强直视着她,道:“我本来过得好好的,如今受你贾家连累,连老爷夫人也不待见我。”

佟氏想说,不待见你的日子还在后面,惠姐还不知道自己不能生养的事。

刻薄的话到嘴边没说出口,改口道:“你从此与贾家恩断义绝,过你的日子,贾家反正也指望不上你什么。”

说吧,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回身,看惠姐站着,有点不知所措,又道:“我来就是探问祯哥的消息,你把心放到肚子里,我不会在来,你今后就当没我这生母,我也权当没生养过你,随便你是姓真还是姓贾。”

说吧,头也不回地走了。

佟氏生了一肚子气,无语,上轿子,回去佟家。

进到正屋里,正赶上一家人吃晌饭,佟母见了她,忙招呼道:“儿呀,你回来了,吃了没有?才还说,你这时未回,是在亲家家里吃晌饭。”

胡氏接茬道:“贾家虽败了,可亲家没败,定是热情款待,好歹也是惠姐生母。”

佟氏想家丑不外扬,就扯谎道:“惠姐不在,和女婿出门了,我就回来了。”

佟母道:“快洗手上桌吃饭。”说吧,招呼小丫头红玉打水来。

佟氏净手,挨着母亲坐下,看俩侄女不在,问:“大姑娘和二姑娘怎么没来吃?”

胡氏道:“端去屋里吃了。”

佟母端过碗,道:“惠姐不在,明个你在去方家问问,惠姐许是知道她弟弟的消息,不然早就过来打听了。”

佟氏摇摇头,一下子没了心思,捧了饭碗,有点咽不下去。

胡氏却另有一番心思,若祯哥找到,十有□也要留在佟家,佟家白添了两个人嚼过不说,祯哥将来娶妻生子,不都是佟家的事,小姑子一个女人家能有什么章程,还不是指着她哥哥将来帮衬。

胡氏想起这些烦心事,也无心吃饭,吃了两口就撂下筷子。

佟氏闷头不说话,早留意到她嫂子的不快,也不去招惹她,饭桌上静静的,无人吱声,佟老太太瞅瞅媳妇心里叹口气。

次日,佟氏吃过早饭,同母亲道:“我去汪府求夏姨娘帮忙找找祯哥。”

佟母道:“去吧,早去早回。”

胡氏正带着小丫头收拾桌子,道:“晌饭是回来吃还是在外面吃?”

佟氏反感,在她嫂子心里,就惦记着自己吃不吃这顿饭,于是道:“不用等我了,我在外面吃。”

她嫂子有点乐模样,道:“你看我这也是多问,人家汪府别说一个人,就是来个百十口子也不算什么,那像我们这小门小户的,禁不得来个客。”

佟氏明白她言外之意,自己这客人吃穷了娘家。

佟母见媳妇说得直白,咳了声,提醒她,果然胡氏不言语了。

佟母怕女儿听了她嫂子的话心里不舒服,气儿媳,替女儿说话道:“我们家年辈子也不来回客,就是我儿回来,也是自家人,你是姓佟的,这家你自小在这里长大,什么时候回来都是你的家。”

胡氏听出这话外音,不敢和婆婆硬顶,就笑着道:“看娘说的,像我是姓胡的,就不是佟家人了?替夫家生儿育女,媳妇还是外人不成?”

老太太看儿媳有点嚣张,婆婆说话,也敢分说,敛了笑,正色道:“媳妇当然是这家的人,为我佟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传宗接代这话说出来,胡氏心里就不是味,婆婆明摆着嫌弃自己没能生儿子,拿话堵自己,转头看丫鬟手脚慢腾腾的,骂道:“笨手笨脚的,赶明个把你卖了。”

丫鬟吓得变了脸,紧着收拾了,不敢在她跟前晃悠。

佟氏看这番光景,不肯在呆下去,就拔腿出来。

出门雇了小轿子,汪家她只去过一次,但依稀还记得路,和轿夫一说就知道汪府怎么走。

功夫不大到了汪府门前,佟氏下了轿子,门首有两个青衣小帽的家人,听佟氏说找夏姨娘,不敢怠慢,一个忙进内宅回禀,另个点头哈腰的很客气,搬来凳子,放上干净垫子,让她坐。

佟氏觉得好笑,这大概是夏姨娘生了儿子,这些下人看人下菜,赶着巴结。

少顷,那家人跑回来,道:“夏姨娘请夫人进去。”

就前面带路到内宅二门上,里面有婆子接着,才进二门,佟氏就见打老远匆忙赶过来一女子,正是汪姨娘,走得急,也没用丫鬟扶着。

老远扬声喊:“姐姐,是你吗?我没做梦吧?”

紧走几步赶到跟前,拉了佟氏上下左右看,又捏了下佟氏的脸颊,道:“可是真的,不是做梦。”

佟氏直乐,道:“怎么了,大白天我还是鬼不成。”

夏氏高兴起来,道:“人家是不敢相信,老天太眷顾我,看我整日价为你提心吊胆,把你好生送到我跟前。”

说吧,挽着她,往里走,边走边道:“你不知道,贾府被抄,你被卖,我得了信赶去,你早已被卖去不知哪里,我这个后悔,怎么消息知道晚了,派人打听,石沉大海,这些日子我吃不香睡不好。”

她这番话,佟氏倒是信,夏姨娘对自己是没的话说,不看别的,就单看知道自己来,立马出来见,毫不顾忌自己罪妾身份,比名义上亲生骨r的惠姐都强,就够让佟氏感动。

夏氏边说着,一抬头,朝前一指道:“你看前面是谁?”

佟氏望去,惦着小脚,踉跄奔来的不是徐妈妈还能是谁,高兴地叫了声:“徐妈妈。”

徐妈妈喊了声:“姑娘,是你吗?”

就已到跟前,走得急,差点跌倒,佟氏忙扶住,道:“妈妈慢些,是我,你家姑娘。”

徐妈妈端详着她,用袖子抹把老泪道:“真是姑娘,让老奴担心死了。”

说着话,一行就到了汪氏的房中。

夏氏吩咐丫鬟上了茶果,坐下闲聊。

佟氏看看夏氏又看看徐妈,道:“你二人怎么遇见了?”

夏氏把碟子r酥往她跟前推了推,道:“贾府被抄,我得了信,就赶去,看你贾府已贴了封条,一打听,说里面女眷都拉出去卖,我急忙赶去,可迟了三秋,贾府中人都卖得七七八八了,那还有你的影子,我一寻思,你长得好,一定是先就有人买走了,还能等到这时,正垂头丧气想打道回府,就见一人面熟,我近前一看,是徐妈妈,等着发卖,就买下了。”

佟氏着实感激,锦上添花常有,难得雪中送炭。夏姨娘不但对自己好,对自己的奴才都这样上心,真是难得。

徐妈妈在一旁,擦着眼睛,难过地道:“主子也回来了,可是哥儿不知在那里?受什么样的苦。老奴这心里一想起哥儿这么小,就经历这些,我这心难受得要命。”

一提祯哥,佟氏脸上的笑容隐去,看着夏姨娘道:“我来就是为这事,妹妹能否帮我查访祯哥下落。”

夏氏道:“这你放心,我求我家老爷找人寻访,一有信我就通知你。”

佟氏这才又露出笑容,离开座位,拜了几拜,夏氏忙扶起道:“姐姐这是做什么,你我姊妹还用着这样客气。”

二人重新落座。

章节目录 88那人那心

夏姨娘和佟氏坐下叙谈。

夏姨娘道:“姐姐说说你这段日子的经历,妹妹很好奇,姐姐能毫发无损回来。”

佟氏当着夏姨娘也不用刻意隐瞒,就把实话说了。

听完,好半天,夏姨娘才道:“西北一役大捷,听我们家老爷说,皇上很高兴,昨儿皇上下旨睿王参与政事,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安仲卿乃头功。封赏规格不会低了,这次有他为你出头,你才能全身出来,看贾府其他人真没你好命。”

佟氏叹气道:“昨日还膏粱锦绣转眼就骨r离散。”

夏氏又道:“你们老太太和二房、四房无事,这次没牵连进去。”

佟氏道:“老太太想必早看到这步,先就把家分了,二房、四房才得以幸免。”

夏氏忽又想起,纳闷地问:“怎么我倒忘了,你家惠姐不还在方家,出事那天,惠姐应该先就知道,怎么就任你和祯哥被卖?”

佟氏神情淡漠,道:“快别提她了,昨儿我为了打听祯哥下落去找过她,你都猜不到她说了什么,她说让我以后别去找她,贾家带累了她。”

夏氏一听,柳眉倒竖,啪地一拍桌子,道:“忘人伦的小畜生。”

徐妈妈在旁听了,也觉寒心。

二人要说点体己话,就把徐妈妈打发出去外面看着人。

徐妈妈出了屋子,夏氏才j乖地道:“你和姓安的是不是郎情妾意,说,做到那一步了,是不是谈婚论嫁了。”

佟氏神情索然,道:“这一路走,我可没看出安仲卿对我有什么情意。倒像是我硬往上凑,他躲着我,怕沾上抖落不掉似的。”

夏姨娘闻言,打量她,不相信摇头道:“你这般容貌那个男人会不动心?何况你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安仲卿若不是块木头,那就是他心理上有点问题。不会是……。”

夏姨娘氏伏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佟氏红脸啐了口,道:“想哪去了?他怎么可能有断袖之癖。”

夏姨娘自然地道:“他可有妻室?”

佟氏摇摇头,咬唇。

夏姨娘道:“他要是没有家室,倒是桩好姻缘。”

佟氏眉宇间飘过淡淡的清愁,风一样轻的语气道:“像我这种身份,配得上他吗?”

夏姨娘一听,也泄了气,咳声道:“说得也是,安仲卿如今正仕途顺遂,亮眼一颗新星,若要娶妻,朝中多少大臣愿与之攀亲,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别说你是嫁做正妻,就是做妾也还得是他十分看重你。”

佟氏无言,夏姨娘说得句句切中要害。

夏姨娘看她沉默不语,知道这番话的分量,如玉是明白人,一定早已想到这层,只不过让自己点出来,有点残酷,但她不想看她到时痛苦万分,还是及早退步抽身,为自己早做打算。

于是又道:“你回到娘家,你嫂子那势力妇人,没说什么?”

佟氏苦笑,自嘲道:“见天指槐说柳,敲打我,佟家若穷了,那一定是我这丧门星吃空了。”

夏氏听了,不由气愤,道:“从前你好的时候,上赶着巴结,明里暗里得了你多少好处,如今你这才一落难,就翻脸比翻书都快,我一早就看出你嫂子不是良善之辈,亏你一直对她好。”

佟氏笑容有几分无奈,道:“我不是冲我哥才这样,我哥对我极好。”

夏氏长吁了口气,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佟氏片刻踌躇,道:“我打算搬出去,不过不是现在,在等等看。”

夏氏侧头瞅着她,二人静默片刻,道:“如玉,说实话,你是等安仲卿来找你?”

同为女人夏氏更能看透她心思,一句话就能问到她心里,佟氏一脸惶愧,抬头,茫然无措地看着她道:“我不该奢求是吗?我没资格,我该离他远远的,可是我……。”

佟氏贝齿咬着下唇,垂头,说不出话来。

夏氏替她难过,低头不在言语。

直待丫鬟进来回说:“主子,大厨房送来晌饭”

夏姨娘才站起身,拉了佟氏的手笑着说:“走,吃饭去,你赎身出来,这就是天大的喜事,总比你那主母如今在牢狱里强得多。( 无弹窗广告)”

佟氏甩甩头,笑了,不管怎么说,盼望已久的自由日子终于来了,今后的路纵然艰辛,她也要好好活着,老天不会对她青睐到给她第三次生命。

夏氏留吃了晌饭,佟氏带着徐妈妈告辞回了佟家。

一进佟家院子,见她嫂子胡氏正好自屋子里出来,打算去厨房看看下晌青菜够不够,不够去街上买点来。

见佟氏领着徐妈妈进来,胡氏先是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嘴咧到耳g,道:“姑nn连徐妈妈也找到了?”

佟氏道:“汪姨娘听说贾府卖人,去寻我,没找到,碰巧遇见徐妈妈,就买下来。”

胡氏似笑非笑道:“徐妈妈得以侍候姑娘,是天大的喜事,我们佟家这日子越来越红火,添人进口。”

说吧,扬声对灶间里忙活做饭的老曲婆子道:“曲妈妈,多淘两碗米,没看人多了,昨儿饭吃得把锅底都挠漏了。”

佟氏怎能听不出她话里话外嫌弃之意。在人屋檐下只好这耳朵听,那个耳朵出,装糊涂。

徐妈妈也跟着来佟家,胡氏大为不满,背地里叨咕,佟氏听见装作没听见,也不理她。

晚膳时,佟大爷却回来了,胡氏见了,忙迎上去,道:“爷今儿没在外面吃,也不说一声,加个菜。”

佟大爷道:“本来和盛二爷说好,临时他有事不出来吃了。”

胡氏忙让丫鬟给大爷添副碗筷,佟大爷坐下,胡氏亲自盛饭,布菜。

佟大爷吃饭快,一碗饭一会就下去了。

第二碗就慢下来,夹了口菜,看着佟氏道:“早起我给g里送脂粉,听小刘太监说,这次征西圣上论功行赏,安仲卿居首,在加上睿王举荐,皇上下旨,封为吏部右侍郎,正三品。”

就听‘啪嗒’胡氏的筷子掉在地上,没顾上拾起,惊喜忙就道:“就是送妹子回来的安先生?”

佟大爷看看她,脸上没什么波澜,道:“正是,祯哥的先生。”

胡氏眉开眼笑道:“这下子可好了,妹子终身有靠了。”

佟大爷皱眉,不高兴地瞟了她一眼,道:“胡说,他与妹子有何相干。”

胡氏杏核眼露出j光,道:“我看这安先生对妹子像是有情意的,不如……。”

佟大爷厉声喝止道:“住口,事关名节,岂能乱说。”

胡氏正兴头上,被丈夫劈头训斥,兴奋劲下去大半,小声嘀咕道:“我是说若妹子能嫁给安大人,这辈子荣华富贵,衣食无忧了。”

佟大爷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我这做兄长的还养得起妹子,你做嫂子的是嫌弃她才着急把妹子往外推,今儿我话撂在这,我妹子我这当哥哥的养一辈子,就是将来找到祯哥,娶妻生子我也管定了,就连徐妈妈都在我佟家养着,你听好了。”

胡氏听丈夫说养妹子一辈子,心里十分不愿意,但丈夫下话,她也不敢拧着,就忍气陪着笑脸,道:“我是为了妹子好,若妹子想嫁安大人,两下里情投意合岂不是好,我这做嫂子的也放心了。”

佟老太太一直未说话,是想让儿子镇斥媳妇几句,以免胡氏容不下女儿,这才开头,将来的日子长着呢。

这时,听说到女儿终身,c了一句,道:“这安先生可有妻室?”

众人都看着佟氏,佟氏茫然摇摇头,老实道:“儿不知道,没问过。”

胡氏忍不住又接茬道:“就是有妻室,又有何妨,妹子在贾府也是做妾的。”

言外之意,安仲卿有妻子可以做妾。

嫂子口无遮拦,佟氏实在听不下去,平静地道:“安先生只是出于道义,救下我,没有一丝别的意思。”

佟氏这二日也琢磨,安仲卿对她若即若离,到底有几分情意,真吃不准,安仲卿走了几日没在露面,说不定就此完结,不打算见她,也未可知,这厢却还说得热热闹闹,人家那里,压g没那个心。

佟大爷气得撂下筷子,正视胡氏道:“你在往歪了想,可别怪我不客气。”

胡氏不敢搭茬,闷头用筷子扒拉碗里的饭,也不往口中送。

一餐饭,不欢而散。

吃过饭,佟氏回房,徐妈妈等主子们吃过饭,洗碗筷,厨房原来的那老婆子自徐妈妈来了,就轻省许多,徐妈妈手脚勤快,干活麻利,真是个好帮手,那老婆子捡了两样主子没怎么动筷的菜肴,端到一个矮桌上,招呼道:“徐姐姐,过来吃一口吧,一会都凉了。”

徐妈妈过去,俩人坐下吃,那老婆子朝门外看看院子里无人,红玉那丫头盛了饭菜到自己屋里吃去了,就道:“老姐姐,我看姑nn这样住下去不是长法,我们nn当面碍着大爷的面不敢说什么,可背地里自打姑nn回来就没好脸,连我们下人都跟着吃瓜落,nn心气不顺,我们都得小心着点。”

徐妈妈来了这两日早看出来了,姑娘为难,可不住在这,一时去那里。

道:“这也是没法子,好在有老太太和大爷在,nn不敢当面怎样。”

心却道:离了大爷的眼,胡氏夹枪带b的刺姑娘,自家姑娘让着她,不和她发生争执,怕大爷和老太太难做。

徐妈妈在下处吃了饭,过后院去佟氏住的正房东间,一进门,看姑娘一个人坐在炕边沉思,道:“姑娘想什么呢?有心事啊?”

佟氏抬头见是徐妈妈,比量着窗前矮杌子,道:“妈妈坐吧!您老也忙活累了,跟了我这没用的主子,没让您老享一天清福。”

徐妈妈来了这半天,脏活累活抢着干,就怕自己姑娘为难,上了年岁,体力不济,半天下来腰酸背疼,双腿发直,就也没推让,在矮杌子上坐下来,道:“老奴不累,就是老了,若是头两年,这点活不算什么。”

佟氏道:“我在想这样子住下去也不是法子。”

徐妈妈道:“老奴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姑娘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在往前走一步。”

顿了下,徐妈妈又道:“妻也好,妾也好,穷也好,富也罢,也比在人家屋檐下来得安心,总不好让大爷一直养着。”

章节目录 89意外来客

佟氏听徐妈妈这番话,低头寻思,徐妈妈这想法也正常,嫁人在回娘家的姑娘,娘家有钱,自己有嫁妆带回来还好,不白吃喝娘家的,娘家人还能以礼相待,像自己这样身无分文,全靠娘家养活,就让人不待见,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不情愿。

佟氏微叹道:“嫁人总要有合适的才行。”

佟氏暗想:嫁做贾成仁这样的,委委屈屈过一辈子,还不如自己一人过,太草率了,若不好,想离开,可想而知有多难。

徐妈妈想想也没有合意的。还未等她说话,佟大爷的声儿在门口响起,“妹子在屋里吗?”

佟氏忙道:“是哥哥吗?”

徐妈妈忙打起帘子,佟大爷微笑着进来。

佟氏忙起身,让进屋里,道:“哥哥怎么今儿得闲,没去铺子里。”

佟大爷在窗子旁一把椅子上坐下来,道:“今儿铺子里没事。“

徐妈妈下去沏茶。

佟大爷道:“妹子没事就出去逛逛,别总闷在家里。”

佟氏笑说:“哥哥不用惦记妹子,妹子过得很好,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

佟大爷赧然一笑道:“你嫂子说什么你别往心里去,权当她没说,这个家是你哥哥说了算,她若对你不好,你告诉我。”

佟氏不想哥哥因为她为难,故作轻松地笑着道:“哥哥说那里话,嫂子对我很好,吃穿用度也很周到。”

佟大爷看看屋子里摆设一应铺陈,略能看过去眼,苦笑道:“妹子不用替她遮掩,多年夫妻,她什么样我能不知道,不是为了俩女儿,我早就……。”

下话没说,二人都明白。

佟氏趁此机会把自己想法说出来,于是道:“妹子早有一想法,望哥哥答应。“

佟大爷看着妹子,道:“妹子有事说吧,亲兄妹还有什么顾虑。”

佟氏道:“我那间铺子赁出去,不知何时到期,到期妹子想收回来,自己住。“

佟大爷心惊,心酸不是滋味,道:“妹子怎会有这想法,你嫂子说话得罪你,我教训她,妹子安心住在这里。“

佟氏忙笑着分辨道:“哥哥想岔了,冤枉了嫂子,妹子是想一个住着肃静,在贾家一个人住惯了,不喜热闹人多,这是妹子不是,不关嫂嫂的事。”

佟大爷当然不信,断然拒绝道:“不行,妹子一个女人家,自己住在外面,你让哥哥怎么放心,况妹子年轻,又有几分姿色,遇上那市井无赖之人平白吃亏不说,沾惹上,就是不小的麻烦。”

佟氏也有这层顾虑,因此也没坚持,她哥一说,也就暂时打消念头,母亲也不会答应,况且赁出去的房屋离到期还有段时日,搬出去的事只好作罢。

晚膳,佟大爷在外面吃,没进来,她嫂子胡氏言三语四的,言下之意,是两个侄女大了,也该说人家了,有这么个姑姑在家,把侄女们找女婿水准都拉低了。

佟氏慢悠悠地夹菜,淡然地一口口吃着,也不说话,任她说得无趣,也就打住了。

晚饭后,佟氏也不好吃完就走,一家人坐一处闲聊,胡氏说起后个娘家侄子办喜事,要带月娘和二娘去,念叨月娘和二娘出门没衣裳穿,姑娘大了该置办几件衣裳,又说银子钱不够使,佟大爷交给的家用早就使光了。

月娘道:“娘,我的衣裳尽够了,不用买新的。”

二娘也道:“我的秋装去年才刚做的,没过几水,还九成新,不用做新衣裳了。”

胡氏撂下脸,道:“你们大了,难道还穿旧的,让人看了寒碜,你们不嫌丢脸,我还嫌丢人。”

佟氏心里明白,这是说给她听的,其实,大哥自从和g里做上生意,家里宽绰不少,日子富足,g本不差银子使,可嫂子这人就是见钱眼开,是只认钱不认人,目光短浅的势力妇人。

佟氏也不跟她计较,看在哥哥面上,不和她发生正面冲突。

佟氏心宽,什么都能吃,气也能吃,听了只在心里过一下,就不当一回事。

佟氏回房,徐妈妈跟着过来,小心翼翼道:“主子,老奴想好了,还是回乡下。”

佟氏抬眼,看徐妈妈满是皱纹的脸,忽悠想起许多,前身的佟氏徐妈妈尽心尽力照顾,拉扯惠姐和祯哥两个小主子,像佟氏亲人一样。不久前贾府抄家,徐妈妈的丈夫突然病发,倒下在没醒过来。

佟氏怎么能忍心让她孤身一人回乡下去,道:“妈妈,我不能让您走,您也是我的亲人,和他们一样,要走一起走,你就安心呆着,旁的事不用管。”

徐妈妈怕主子为难,是以提出要走,真走却也舍不得自小n大的姑娘。

当年佟家兴旺之时,佟如玉小时候一般也有两个n娘,可谁都不如她尽心,小主子病了,她整晚不睡守着,困得眼皮直合上,就用冷水洗把脸,一眨不眨地看护病中的小主子,这份情意早超出主仆之情,与亲母女无异。

又聊了会闲话,佟氏在灯下看了会书,油灯不敢点时间长了,时候长了,怕她嫂子又要念叨,就吹熄灯上炕睡了。

二日,起早,佟氏端着铜盆,去院子里井边打水洗漱,看她哥哥匆匆往出走,看见她停住脚,道:“皇上给安先生在京城赐了府邸。听说是原来富察家住过的,后来富察家最后一个人已于头两年死了,在没什么人,就空出来。”

富察家是个什么背景,她不知道,但能让皇上赐府邸,这乃是天大的恩典,一般官员也是靠俸禄自己购置房屋,朝廷官员不计其数,要是都管,哪能管得过来。可见皇上对安仲卿的倚重。

佟大爷也没顾上看妹子呆呆的站着,就着忙走了。

她时常想起他,他举手投足,潇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一言一笑,亲切自然,都成了过去式,每到静夜,她越发想他,他难道只能在梦里出现,无缘再见?

这时,正房有了动静,丫鬟红玉端盆打水,侍候主子们梳洗。

佟氏怕人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样子,赶紧端水回房去了。

洗漱完,佟氏过母亲处吃饭。

佟大爷出门早,胡氏就早早用完早膳,在婆母身后立着,侍候婆母用饭,给佟母盛了粥,佟氏自己盛了碗粥,母女坐下吃。

胡氏这早上破例没说什么,想来是佟大爷说了她,有所收敛。

佟氏陪母亲说了会子话,就回房去了。

胡氏在房中一样样摆弄给自己侄子办喜事置办的东西,准备吃了晌饭就过去娘家。

银子是银子,东西是东西,自己就这一个侄子,胡家就这一棵独苗,自是宝贝,胡家家境一般,懒女儿胡氏帮衬,胡氏回娘家,每每都偷着塞银子给母亲,老母亲就都花在孙儿身上。

胡氏正拿着一对银镯子反复憔看,这对镯子虽是银的,可样式古朴,纹饰j美,这是早些年间祖父偶然得的,给了她,这次她打算给新媳妇做见面礼,好歹也叫她一声姑姑。

正用手摩挲着心爱物,有点舍不得。

这时,外面院门传来‘咚咚’叩门声,小丫鬟红玉也不知跑去那里了,半天无人应,佟氏骂了声:“小蹄子,越发懒了,步都不愿意挪,门也不开,还得老娘开门。”

就亲自走去开门。

拉开门闩,胡氏一看门外之人,颇出意外,脱口叫了声:“表弟,你怎么来了?”

原来来人正是唐家大爷,唐凤生一脸讨好的笑,道:“嫂子一向可好,小弟一直想来看望哥嫂,怕表哥生我气,不敢过来。”

胡氏面漏难色,道:“你表兄恨你够呛,你还敢来,嫂子劝你快些回去,等你哥哥回来看见你,又要生气。”

唐大爷嬉笑着道:“小弟知道从前错了,今儿特意上门赔罪,表兄愿打愿骂,小弟没一句怨言。”

又朝着胡氏连连作揖,赔笑道:“好嫂子,替小弟说几句好话,小弟感念嫂子,不会忘了嫂子的。”

说罢,朝后挥挥手,两个家人扛着个红木箱子进来,后面还有几个小厮手里拎着肥**、肥鹅等活物。

胡氏一见东西眼睛立时就放光,立刻变脸,满脸堆笑,赶着道:“表弟屋里坐,自家亲戚,还拿什么东西,让嫂子过意不去。”

唐大爷呵呵笑着,迈着方步,踱步进来,胡氏让到厅堂,赶紧唤丫鬟红玉沏茶。

看着下人把箱子放在堂上,又那活**活鸭直接拿去厨下。

红木箱子当堂打开,胡氏抻着头朝里一看,满满一箱子的j致华美的绸缎料子,唐凤生道:“这是我铺子里的东西,随便捡了几样,不知嫂子和不和意,不喜欢这些花色,去我铺子里,随便挑。”

胡氏傻傻盯着,眼珠就快掉到箱子里,自言自语道:“真漂亮,这花纹j美得能和g织的料子媲美。”

唐凤生笑笑,又一摆手,身后一个小厮,捧出个描金乌木雕枝莲的匣子,打开,里面是几件新式样钗环首饰和几枝鲜艳的轻绢簪花,道:“这是孝敬嫂子和侄女们的。另外还有给玉妹妹的东西我另备了。”

胡氏不糊涂,听明白唐大爷还是冲着小姑子来的。

唐凤生四下里看看,道:“表妹没在家?”

胡氏会意,道:“在后面,我叫丫鬟唤她出来和表哥相见。”

说吧,吩咐小丫鬟红玉道:“去找你姑娘来。”

小丫鬟答应声,去后边院子佟氏房中找她。

章节目录 90再蘸之事

这厢唐大爷道:“嫂子是明白人,小弟实不相瞒,这次是为玉表妹来的,小弟听说玉表妹如今已是自由身,你弟妹也没了三年,小弟一直没续弦,我这心思也瞒不过嫂子,就我的家世,不是没有上赶着要嫁给我的,只是心里一直惦记表妹,别人也看不上眼,求嫂子成全,小弟愿送嫂子一千两银子,作为聘礼,东西另算。”

胡氏一听,呼吸都困难,一千两银子,对小门小户人家,是天大的数目,月娘和二娘能置办一副像样的嫁妆,顿时喜得嘴合不拢,忙道:“自家兄弟,嫂子怎能看你孤身,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与心也过意不去,表弟放心,妹子那嫂子去说合。”

胡氏满口答应下来,喜过后,暗腹:小姑子模样虽生得好,可已是生了两个孩子做过贾府的妾侍,唐表弟要找啥样条件的没有,偏偏就看上她,有点不可思议,转念,别是他玩笑,婚姻大事不比别的,又问道:“表弟说得可是真的?愿意娶做正室?”

唐凤生看她不信,忙赌咒发誓道:“无半句虚言,千真万确,若有负表妹,让我不得好死。”

胡氏方信是真的,暗道:小姑子烧对了那柱香,竟是大富大贵运道,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像那五婶子老早就想把姑娘嫁给他。

佟氏闲了无事可做,就躲在屋里把侄女的《女四书》拿来看,

小丫鬟红玉一溜小跑喘息着进来,说:“nn请姑娘去前厅陪客。”

佟氏纳闷,有什么客要自己出面陪,就道:“是哪位客人?”

小丫鬟红玉提上一口气,口齿伶俐地道:“是唐家表大爷来了,说要见姑娘,nn吩咐奴婢来请姑娘过去相见。”

小丫鬟只顾着说话,没主意佟氏已变了颜色,尚兀自道:“唐大爷人来了,还带了许多东西,说特意备了份礼物给姑娘呢!”

佟氏听了,不觉气恼,嫂嫂实在是过分,愠色道:“瓜田李下,内亲也应避嫌,你家nn怎么糊涂了,竟然让我去陪成年男子。”

小丫头不敢答言,跑走了。

佟氏坐在屋里生闷气,她嫂子连礼法规矩都不顾,明着牵线搭桥,亟不可待把自己往外推。

徐妈妈在厨房忙活,见院子里热闹,进来些人,抬了许多东西,丫鬟红玉忙不迭小跑进来说:“妈妈快烧热水,现等着沏茶。”

徐妈妈看她急,比量下灶上,锅灶上坐着一铜壶,还‘哧哧’冒着热气,道:“灶上壶里的水是我新烧的,还滚热,拿去用吧!”

随口问了句:“谁来了?”

红玉端下铜壶,提着就往外走,头也不回会说了句:“唐表大爷来了。”

徐妈妈一下愣怔住。

这时,曲妈妈打街上回来,正赶上唐家小厮拎着**鸭往厨房送,忙热心招呼道:“放在灶间门口就行,几位小哥辛苦,屋里喝盅茶。”

那几个小厮放下手里东西,道:“茶不喝了,大爷该骂人了。”

曲妈妈嬉笑着道:“看几位小哥说的,这点子事,你家大爷怎就会骂你?”

一个小厮凑近,悄声道:“妈妈不知道,我家大爷这次是为大事来的,若是让我等耽误了好事,不揭了我等的皮。”

曲妈妈狐疑道:“唐大爷来有甚大事,神神秘秘的?。”

本来亲戚常来常往,那小厮熟头熟脑的,也不避讳,小声道:“我家大爷是来求亲的。”

老曲婆子方恍然大悟,喃喃道:“怪道,唐表大爷一直未来,我们姑nn一回娘家,他就过来,原来是这么档子事。”

小厮和曲妈妈守着门口说的话,徐妈妈在厨房听得一清二楚,她是知道主子和唐大爷底细的,忙放下手里的活,在围裙上抹了把手,赶奔后面,去找姑娘。

此刻,佟氏正在屋里坐着生气,凡事百般忍让,嫂子却得寸进尺,公然把主意打到她身上。

徐妈妈进来,看佟氏脸上有怒意,陪着小心问道:“姑娘,老奴听说唐大爷是来向姑娘求亲的,姑娘可有什么打算?”

佟氏嗤笑,不屑地道:“这个家是真住不下去了,我们待会吃了中饭,就出去找房子。”

徐妈妈一脸愁苦,道:“可租房子的钱哪里来?”

佟氏道:“母亲给了我些钱,租差一点的应该够用,日后慢慢在想法子,不是大哥的生意年底有红利,另外,熬到明年开春,我的那个小店面不租收回来,收拾一下,自己住,前头门面,还能做点生意,维持过活也不是很难。”

既然姑娘都打算好了,事到如今,徐妈妈也无话可说,道:“姑娘要搬出去,老奴自然是随姑娘出去的,和姑娘做个伴,也好朝夕侍候姑娘。”

佟氏这也是不得已才下的决心,她不是没有考虑,搬出去会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可实在也没旁的折可想。

前厅,唐大爷等半天不见表妹出来,胡氏也跟着着急,站起身,去厅堂后门口朝外望了望,看见小丫鬟红玉一个人垂头往回走,扬声道:“你家姑nn呢?”

红玉垂下眼皮,怯怯地道:“姑nn说…….她不方便陪客。”

胡氏失望之余,转回头赔着笑脸对唐大爷道:“妹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出来。”

唐凤生笑道:“无妨,请出舅母拜见。”

胡氏又亲自去请老太太过前厅来,老太太上座,受了礼。

佟老太太忙道:“自家亲眷,不用多礼,多礼就外道了。”

又招呼胡氏道:“媳妇啊!快让凤生坐。”

唐凤生方坐下,佟老太太不知前事,欣然道:“外甥好久不来,是忙生意,还是忙着相亲?”

唐凤生赔笑探身道:“看舅母说的,外甥虽不才,眼界却高,一般女子入不了眼。”

佟老太太道:“这孩子,不要太挑拣了,说上一房媳妇,知冷知热,好好过日子,比一个人空锅冷灶强。”

正好话说到这里,唐大爷哪能错失机会,忙站起身,一揖到地道:“外甥久慕表妹,可惜表妹已嫁做人妇,一直引以为憾,可巧表妹婿家出事,表妹得以归母家,外甥想求娶表妹为妻,望舅母垂怜,成全好事。”

佟母颇感意外,寻思片刻,想唐家富贵,唐凤生嫡妻又没了,这桩婚事倒可以考虑。

想想道:“这事等你表兄回来,我同他说,看他的意思,如玉那,听她哥的,若是她哥同意了,她也就没话说了。”

胡氏一听,心里欢喜,老太太吐口,丈夫那就成了一半了。

唐大爷又拜谢了老太太,呈上礼物,哄得老太太高兴。

还好,胡氏没敢擅作主张留唐大爷吃晌饭,她知道若被丈夫遇见,怕二人动起手来,一下子弄僵了,在想转圜就难了,此事还待从长计议,慢慢劝转丈夫,就是小姑子身上也要下点功夫。

晌饭,胡氏命厨娘曲妈妈破例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姑子爱吃的,桌上,殷勤劝膳,佟氏心里明白嫂子所为何来,嫂子不说破,她也就装糊涂。

胡氏不敢贸然开口,知道小姑子脾气,看似柔弱,却是个有主意的。

只有佟老太太说了句:“你表兄来了。”

佟氏嗯了声,不搭茬,佟母想说唐家外甥上门求亲,可一想女儿才归家,就急着提改嫁的事,怕女儿多心,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佟氏回房后,嫂子胡氏小声对老太太道:“娘,不是媳妇嫌弃妹子,实在是媳妇觉得这是一头好亲事,唐家人口简单,先头只遗下一女,过两年嫁人了事,妹子嫁过去即主持中馈,上无公婆下无儿女,安享富贵,清净无忧。若嫁做小门小户,每日衣食不周,c心费神,吃苦遭罪,母亲也心疼不是?”

胡氏瞟着佟母脸色,看佟母有几分动心,又接着道:“难得表弟痴心,立意妹子过门,决不再纳妾,妹子没有妾侍通房在跟前晃悠,岂不是舒心,总比作人妾过得自在舒坦。”

佟母略一沉吟,道:“这事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按说凤生的条件是没的说,就只是我总有点担心,担心凤生x子不长,日久生厌,到时后悔嫌弃你妹子是已婚妇人,不是黄花大闺女,可怎么好?”

胡氏为打消佟母顾虑,又进言道:“妹子年轻,还能生养,成婚后过个一二年为唐家生儿育女,那唐凤生不看别的,还要看儿女份上,对妹子就是不像开初一样,夫妻互敬,也能安稳过一辈子。”

胡氏的话,打动佟母,佟母道:“等她哥哥回来,我和她哥哥商量,听听她哥哥的意思,这家当家作主是她哥哥,我们妇道人家见识浅,还是她哥哥拿大主意。”

胡氏就放心了,她不敢自己给丈夫说,怕丈夫多心,好事办砸了,老太太说,如此正好,撇清干系,万一日后夫妻不和,也与自己无关。

佟氏回房略收拾,揣上银两,回了母亲说去街上逛逛,佟母怕女儿整日闷在家里,憋屈出毛病,就忙道:“去玩玩吧,年轻轻的不能像我这老婆子,整日价缺情少趣的。”

胡氏一旁听见,忙赶着说要陪她出去,佟氏客气回绝了。

就带着徐妈妈出门去了。

出了佟家的大门,二人走过长长的胡同,若想做轿子,得到胡同口才有。

佟氏穿过来,就没怎么出门,对京城不熟悉,问徐妈妈道:“妈妈看去那里找房子,既要方便又便宜的?”

徐妈妈道:“京城房价贵,中心地界我们也租不起,但太偏远了,怕地面上乱,我们两个女人撑不起门户,前面不远菜市场附近,老奴早上买菜看了,那后面有一片低矮房屋,都是大杂院子,里面住着小商小贩,做生意的手艺人,也有挑夫拉脚的,各行各业,都是底层平民百姓,不知姑娘可愿意看看。”

佟氏想:自己如今连这些人都不如,人家还能自食其力,可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

于是道:“我手里就这点银子,想租个像样点的钱也不够,本来是背着母亲和哥哥,不好朝她们要,就按你说的去看看。”

徐妈妈看姑娘同意,就领着她去东头菜市场后面胡同里。

佟氏二人进去,这是一条很窄的小巷子,路面凹凸不平,仅能够一个平板车过去。

看着小小的巷子,可进去却星罗棋布,像迷魂阵一样,小巷四通八达,条条相连,通向外间。

佟氏和徐妈妈走不远,看一个院门上贴着招租贴子,二人近前看大门紧闭,佟氏趴着门缝往里看,里面院落很大,房屋气派,佟氏收回目光,摇摇头,道:“这么大的院子,房租便宜不了,还是往前在看看吧。”

走了好几条胡同,又打听人,一个抱孩子坐在门口喂n的妇人指给她们一处院子,二人找去,就看到一个敞开大院门上贴了招租的帖子。

院子里堆着东西杂物,佟氏在前,徐妈在后,小心进去,佟氏看院中央竹竿上晾嗮衣物,地上还有个铜盆沥水,静静却无人。

佟氏扬声道:“屋面有人吗?”

这时,从一个晾晒的花床单子后一个年轻妇人露出头来,道:“你找谁?”

佟氏和悦地笑着道:“我找这里的房主,看门口贴着有房子要租。”

那年轻妇人朝正屋里喊了声:“三婶子,有人租房子。”

“哎!来了。”随着脆亮一声,一个中年妇人急忙从屋子里掀了布帘子出来,一看是两个女人,忙换上笑脸,道:“二位租房子住?我这里出入便利,这院子不杂,人都极好,房子也干净,二位跟我去看看?”

佟氏看她像是个淳朴的人,就道:“领我们去看看吧!”

三婶子前面带路,颠颠地领着二人来到才经过的院门旁一间屋子前,打开锁。

道:“就是这里,两位进去看看吧!”

这是一间门洞子房,窗户朝院里开,屋子不大,进门一见方有几米地方,靠墙有个锅灶,能生火做饭,西墙有个门,里面还有一小间,有一铺北炕,北炕上放着一个旧炕桌,余物皆无。

正值日中,阳光足,可屋子里却显得有点昏暗,看着还算干净。

徐妈妈嘟囔道:“这屋子终年见不到光,主子住着太委屈了。”

那房东三婶怕她们二人不租,忙道:“房租算便宜点,月150文钱如何?

佟氏听她出价便宜,虽不甚满意,可一m兜里的银子,就爽快答应道:“我就定下了。”

徐妈妈还想说什么,佟氏道:“我们把定钱先交了,后个搬过来,先交一个月房租。”

三婶很高兴,若是一时半刻没人租,多空一个月,就损失一个月的租钱,尽管算她们便宜点,可也比租不出去强。

佟氏当即付了钱,说好后个收拾东西搬来。

从大院里出来,佟氏笑着对徐妈妈道:“我们在外面吃了在回去,好的没钱,吃碗面的钱还是有的。”

徐妈妈乐呵呵地道:“租金省下的足够吃面了,老奴知道这附近有个小面馆,面地道,我带姑娘去。”

俩人朝南行,过了两条胡同,就到街头市场,这市场挺热闹,卖菜的,卖锅碗瓢盆的,日常物件,应有尽有。

徐妈妈在一个小饭馆门前停住,这小饭馆在门口摆了几张桌子,不是饭口,人不是很多,正好有靠边上一张桌子空着,伙计就招呼两人坐下。

点了两碗热汤面,此时,已是深秋,天气微凉,热乎乎汤面上来,在外面也不讲主仆尊卑,对面坐着,俩人就吃起来。

佟氏吃了两口,胃里热热的,倏忽,想起当日与安仲卿在西安府街上小摊吃油泼面的事,一时,心神有点恍惚,手中的筷子在碗里搅了半天,却没往嘴里送,对面徐妈妈见了,奇道:“主子不喜欢这口。”

佟氏忙夹起一筷子,遮掩地用嘴吹了吹,道:“面烫,我凉一凉。”

徐妈妈也猜不透主子心里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