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1)

她想到个办法,拉着门,用门框和门一夹,没想到那栗子直接爆炸开来,炙热的铁砂迸溅出来,她的左手手背即刻红了一大片。

苏煜也吓了一跳,可是苏倾把栗子递给他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的手指碰到他的手,他顿了一下,第一次觉察到她的手原是有温度的,身上还有一点淡淡的香气。

苏倾就像家里的桌子椅子、花儿草儿骤然冒了头,成了精,以往从不注意的,现在千倍百倍地注意到了。

苏倾用凉水冲了冲手背,见它不红了,用袖子掩起来,匆匆出门了。

叶家大变,叶芩能平静坐在湖边的时间也变得很短,他远远地看见苏倾往这边跑,像一只敏捷的白鹿,风把她的碎发扬起来。

苏倾气喘吁吁地站定在他跟前,他拍拍身旁的石头,似乎有点责怪:“跑什么。”

苏倾坐在他旁边,半天才出声,声音小小的,似乎在争辩:“迟了。”

叶芩瞥她一眼:“迟了就迟了,我又不会罚你。”

苏倾低下头,问:“贾三呢?”

叶芩顿了一下:“在家帮她收东西。”

苏倾知道“她”是谁,以叶芩的性子,本来可以把她丢在家里的。

或许叶芩还是念着六姨太太的。“你有没有想过让你妈戒了□□?”

叶芩侧过头看她,眼里似乎含着一种迷惑而冷淡的笑意:“为什么要戒?”

“她不是喜欢抽吗?”叶芩很轻地说,“我让她抽个够,抽到她死,想必她也喜欢这种死法。”

说完他后悔了。他觉得自己太直白地说出来,恐吓着苏倾。可苏倾还像以前那样用一双黑眼睛静静望着他。

有的人的眼睛是镜子,能从中照出自己;有的人的眼睛是深渊,看着她就忘了自己。但是苏倾的眼睛既是镜子也是深渊,有时候他觉得她什么都明白,有时候又觉得她浑然不谙世事。

他看不下去了,忽地说:“我腿疼。”

苏倾的眸子一闪,“霍”地钻了下去,蹲在他面前:“哪里?”

她的头发绒绒的,长长了不少,被风得挡在眼睛前面,纤细的手指很轻地撩开他的裤腿,歪头去看,然后她怔住了。

额头上有细微的冰凉触感,带着发丝慢慢地划动,直滑到耳后,她浑身一阵细密的战栗,她向上抬眼,宝蓝色闪着光的钢笔的一截。

叶芩不动手,只用笔梢把她的头发别到了耳朵后。他低着眼,少见他这么凝神的时候,像在精心雕刻一块玉石。

待他的笔一离开,苏倾赶紧理了理头发,袖子一滑,叶芩蓦地瞥见一块红,他一把拎过她的袖子,拉到眼前:“手怎么了?”

苏倾有点紧张地看着他:“剥栗子烫的。”

叶芩扯着她的袖子,觉得有点好笑,她这样的人,竟还有这么馋的时候:“栗子好吃吗?”

苏倾迟疑了一下:“没吃过。”

叶芩一把将她的袖子甩下去,苏倾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变了脸暴怒,他却好像即刻后悔了,又迅速弯下腰把她的手腕抓起来。

自跳舞以后,他第一次触碰她的手,微凉含茧的拇指,按住那块脆弱发红的皮肤上,苏倾皱了皱眉头。

叶芩侧眼瞥她,脸上一丝笑也没有,苏倾从他眼睛看出些惩罚的薄凉:“疼吗?”

“……疼。”

“既然知道疼,往后不该做的事情别做。”

苏倾低着眼,第一次觉得他比拿戒尺打手心的夫子还迫人。

叶芩见苏倾睫羽一下一下地动,又柔软又无辜,拇指按不下去了。

他根本没用力抓,可苏倾任他作为,不知道抽手。他忽然恨起她来,若是别人碰她,她知不知道拒绝?

他看着她的发顶说:“我要去平京了。”

苏倾顿了顿,没抬头:“我知道。”

你的人生,是从平京才真正展开。

叶芩松开她的手:“明天早点来。”

苏倾走在一片石磨小巷里,墙头上垂下浅粉色的喇叭花,一条路上的人在说话:“你知不知道二丫的傻病好了?她会敲门问人要梨哩!”

另一人说:“人家说可以吃,她才摘,好规矩的二丫。”

又有人哈哈大笑:“她只是会要梨了,其他时候还傻。”

苏倾听着,走进林木的阴翳里,头顶的树冠生得又密又厚,溢出墙来,蝉鸣声一日比一日响了。

繁华落尽的叶家就像一只死兽,转眼间让一行行蚂蚁蚕食搬空,只剩庞大的骨架。

二少爷叉腰站在叶芩房间里,感觉有些郁闷,因为叶芩一定要把屋里那半旧不新的衣柜和其他行李一并带走。

他伸手晃晃衣柜,仰头往上看:“老五呀,我看这柜子也用不了几年了,等到了平京,哥哥再给你买新的不行吗?”

叶芩坐在他背后,睫毛上落了一点光:“屋里别的都不要,我只带这柜子。”

“你真是。”二少爷觉得好笑,转头看见塞的满满当当的书架,这些他全不要,简直买椟还珠,没甚志气,“你带着个破衣柜的功夫,能带多少书了。之前你托你二嫂千辛万苦搞到的那两本书,你也不带了?”

他从上扫到下,又从下扫到上,想把它们找出来:“怎么没看见?”

叶芩淡道:“我送人了。”

第14章 雀登枝(十一)

王  天蒙蒙亮,外头狗吠三两声,苏倾就跑出了门。

刚睡醒残留的一小抹红,印在白而纤巧的脸上,好像扫了淡淡的胭脂。

清晨的湖面上起了一层湿冷的薄雾,苏倾早了近半个时辰出发,可临到湖边,雾中已经有两道朦胧的影子。

其中一个见了她来,指指她,坐着的那个扭过头,披着满身晨露望着她,好像在检查她跑没跑。

船下午就开动,汽笛声一响,f镇的叶家就四分五裂,如朝露腾空。

苏倾站到了叶芩面前,看见叶芩怀里放着一个满当当的牛皮纸袋,就从口袋里鞠出十几个小香包,转身倒在贾三手心:“要是睡不着,就挂一只。”

一股混合着药香的清香,贾三见那香包上的布料都是衣服边角料,连夜赶出来的。这是f镇的布,f镇的香草,f镇的姑娘。

苏倾看见他眼圈发红,没逗他说话,刚转过身,怀里冷不丁被塞了一大包东西,她下意识伸手托住,沉甸甸的,是那个牛皮纸袋,一股带着热气的香甜冲上鼻尖。

一道阴影笼罩了她,叶芩站得笔直,骨节修长的手盖在纸袋上面。

“不许给别人,也不许给狗。”

说完,他把手拿开,袋子里面满当当个头饱满的栗子露出来,每一颗当中拿刀楔开一条缝,在蜜糖爆炒中绽开澄黄果仁的肚皮。

苏倾怀里抱着牛皮纸袋,他忽然发现她手背上烫红的伤痕竟然已经全消了,白皙的,能看到浅青色的血管。是一双时常泡水的手,手背好似一层细腻的雪霜。苏倾说“谢谢”,耳朵尖上的一点红,盘绕不去。

别人给她的伤害,一夜之间便抹去,可是爱与欢愉,在她身上却久久不散。

他想,要是亲吻她,从上至下,一寸一寸,把她整个儿地浸在爱里,会怎么样?

……

苏倾听叶芩交代,清晨的风带着湿气扫过脖颈和肩膀,可是怀里甜香的热气,不住地往脸上扑,弄得她的眼睛也有点潮湿。

他坚持站着,额头上渐渐生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看着她时,眼睛里似乎也有一层雾,这雾混沌如梦,似乎又爱又恨:

“只许你自己吃,一次不要吃太多。”

“听到了吗,苏倾?”

船开走了。f镇上的叶家老宅几乎成了个空壳。

瀑布边的雾散了,苏倾再也不到湖边去。

太阳晒着他们常坐的那块石头,石头上偶尔有只小甲虫爬过,针样细的腿总是打滑,只好张开翅膀飞走了。

苏倾每天晚上擦拭脖子上的圆环,圆环停留在那个弯上,幽蓝的,水纹一样一闪一闪。她想起叶芩那根冰凉的宝蓝色钢笔撩过她的头发,拿根树枝在地上学他写字,等学得一毫不差,再去阴凉处放着的纸袋子里剥栗子吃,她舍不得太快吃完,一天只吃五颗。

原来栗子是这么甜的。

叶芩去平京六年,沈轶去边关也是六年。

当时她没能等够,这一次,大风刮来,她把双脚作根扎在土里,也一定会等。

叶家如黄粱一梦散,f镇人津津乐道好些日子,苏煜第一个幸灾乐祸,但也总算与她和解,觉得他姐的日子终于恢复正常。

苏倾去挑水时,翠兰正倚在门前嗑瓜子,意味深长地看她:“那叶家少爷还不是走了呀?”

苏倾抬起眼,巴掌大的鹅蛋脸上缀着这双乌黑含雾的眼睛,看得人头发软:“我妈说兰姨前些日子眼睛花,去看过了吗?”

翠兰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苏倾拐着弯儿骂她,气得想用瓜子壳扔她,苏倾早已担着桶走远了。

她看着那背影走得稳稳当当,平肩膀,腿修长,衣服里隐约一抹腰又细又韧,苏倾还是那个苏倾,挑水洗衣服磋磨不了她,少爷来了又去,她也没少吃一顿饭。

她怀疑苏倾从来没变过,芯子里还是个木讷没开窍的石姑娘,真是苏太太搞鬼说她坏话。

苏倾走着,心里也想,她什么时候也会这么怼人了,她竟也不知道。原来自己对叶芩的事情,竟有这么在意的。

挑水走到半路,突然降下夏日雷雨,雨点像滚豆子一般从她脸上头发上落下去,路上的人开始往家跑,条石路上溅起点点水花。

只有她是反方向的,有个人撑着把大黑伞迎面走来,她给人让,那个人却径直走到她跟前,停住了:“哎呀,小苏,可找到你了。”

黑伞把她的脑袋也盖住,苏倾仰头一看,看到一把花白胡子,杨老头圆圆的黑墨镜上溅上了细细的水珠。

首饰铺的屋檐底下,杨老头把长把伞上的水甩干净。

苏倾把扁担和桶立在一边:“您找我有事?”

杨老头又把墨镜摘下来,擦上面的水,有意哼笑:“答应了做我的忘年交,我不找你,你就再不来找我。”

苏倾怔了一下,抬头看着他,目光里仍是疑惑。

杨老头柔和道:“铺子里要人帮忙,识得几个字就行,不用会算术。”

苏倾一顿,对视的两人均默了片刻。杨老头又说:“工钱不多,够你吃饭。”

叶家财政大头流向平京,小镇子上的首饰铺生意能不能维系下去都是问题。苏倾知道,这绝不是幸运,一切恰到好处白送到她面前的,大都因为有人默默无声推波助澜。

杨老头见她半晌不应,也不逼她,他知道苏倾聪明,故而垂下眼,慢悠悠地吸起烟斗:“再考虑一下?”

苏倾却忽地抬头:“您先上去,等我一会儿。”她连扁担和水桶都没拿,就这样赶着冒着雨跑了回去,远远看着,没入雨帘子的影子小小的。

杨老头有些意外,把烟斗放下,眯着眼睛看,房檐上的水汇成好几线,哗啦啦地流下来。

不多时,苏倾跑回来,怀里的两袋沉甸甸的东西“哗啦”堆在柜台上,她还拿了一页沾湿打了卷的纸,垂下浓密的睫毛,快速铺开,趴在柜台上飞快地写起来。天气太冷了,她悬笔的手发青,有些哆嗦。

杨老头不吭声,拿烟斗杆子把那布包轻轻撩开,里面满当当的都是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