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47节(1/1)

……

告别了张大妈和张大爷,四人很快坐上了去市区的公交车。

一个小时后,琴岛市区终于到了。

下车后,徐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一家条件还可以的宾馆,直接要了一个小套间。

他自己住一间,孩子们住一间。

放好行李,紧接着又包了一辆出租车,顺便让司机师傅帮忙推荐了几个热门景点,然后便开始了观光之旅。

与两年前相比,如今的琴岛市区变得愈加繁华了,可能是年关将至,大街上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潮,看不出一点萧瑟景象。

唯一的破绽,大概就是各色行人。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精神面貌也不行,一个个脚步虚浮,显得有气无力,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饿的。

毕竟连燕京都缺粮,琴岛又能好到哪里去?

半个小时后,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了马路边,然后指着前面介绍道:

“徐警官,这里就是我们琴岛著名景区十大关了,它集中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博览馆的美誉。

就在几年前,此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鲜花,可惜都看不到了,如果你们想体验一下异域风情,选这里肯定没错。”

这次出来,徐东特地穿上了一身警服,因此司机师傅才会如此称呼他。

毕竟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徐东觉得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就冲着他肩章上的三颗花,一般稍微有点背景的小毛贼,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们负责。

“姜师傅,我看你对这边挺熟的,刚好我们时间有限,你能不能带我们去最精华的地方看看?”

“没问题,既然你们赶时间,那咱们直接去别墅区吧?”

“行啊,你做主就是了。”

徐东干脆道。

很快,姜师傅就带着四人,来到了一幢拥有尖塔和不规则斜顶的别墅前。

这栋小楼很像童话故事中常有的模样,精巧可爱,孩子们都很喜欢,脸上充满了好奇。

“徐警官,这里就是大公主楼,该楼建造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占地近千平方米,据说是当时驻琴岛丹麦总领事,为迎接大公主而特地修建的。”

“哇,有公主耶!”乐乐兴奋道,“爸爸,我想进去看看。”

徐东看向姜师傅:“可以进里面参观吗?”

“不能。”姜师傅摇摇头。

“为什么?”

“这里现在属于私人别墅,怎么可能容许外人参观。”

徐东吃惊道:“私人别墅?这里不是文保建筑么?”

“以前确实是,去年被市里分配给了一位来自漂亮国的专家教授,据说人家还是诺奖获得者。”

“还能这么干?没人反对吗?”

徐东大感意外。

“为什么要反对?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拿出来做点贡献,毕竟大环境如此,一切注重实用性,眼下可不是讲规矩的时候。”

“其它别墅也是这样吗?”

“应该都差不多,不过这些别墅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必须要经过市里的同意才行,一般人连购买资格都没有。”

乐乐听到不能进去参观,顿时大失所望,“爸爸,这房子好漂亮啊!”

“漂亮也没用,这是人家住的房子,咱们进不去,在外面看看就是了,爸爸帮你们多拍几张照片。”

乐乐跑到大门前:

“爸爸,我要在这里拍照。”

徐东拿起了脖子上的数码相机:“可可、恩雅,你们俩也过去吧,我先给你们拍几张合影。”

“好啊!”

第四百四十九章 置业

离开大公主楼,众人接下来相继参观了一系列别墅,建筑风格果然很丰富,让人大饱眼福。

在一栋带有绿色釉面的别墅前,姜师傅一脸神秘:“徐警官,你知道这栋别墅现在属于谁吗?”

“谁?不会又是哪位行业大佬吗?”

“是,也不是。”

“怎么说?”徐东来了兴趣。

姜师傅笑着解开谜底:“这里的主人是叁星集团的当家人,南朝国内不是正在打内战么,他们全家人都搬过来了。”

“哦,叁星集团?他们国内都打成那样了,还没破产?”

徐东疑惑道。

“人家聪明着呢,早在内战开始前,就把一部分财产转移到了咱们国内,听说漂亮国那边也有不少。

而且这几年,他们还陆续搬迁来了很多工厂,市里都快把他们当财神爷供起来了,这栋别墅据说就是半卖半送给人家的。。

要不说,还是这些资本家最聪明,只要手里有资本,在哪不是生活,到哪都是人上人。”

“这种情况普遍吗?”

“普遍,太普遍了,尤其是南朝和霓桑,他们国内情况都不乐观,很多大财团和有钱人都跑到咱们这里来了。

有空你们可以去北边的苹渡市看看,那里整个被划为了一个大工业园区,几乎成了外商的扎堆地,其中以南朝人和霓桑人最多。”

徐东了然地点了点头,难怪琴岛这边发展的这么快,快得都有些过份了,原来是吃了一大波红利。

南朝和霓桑再怎么说,曾经也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底子并不弱,琴岛这一次绝对赚大了。

些许别墅算什么?

比起这些人所带来的资金和技术,简直不值一提。难怪未来的鲁州gdp会长期霸占前三名,与燕京市和江州分庭抗礼。

“姜师傅,你们这里来了这么多外商,找工作应该很容易吧?”

“还行吧,工作不难找,就是工资上不去。如果进厂,一般每个月也就四千上下,扣掉买粮的钱,再把水电费一交,基本存不了什么钱。”

“低了。”徐东摇了摇头,疑惑道:“按理说不应该啊?”

“没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太多了,你们首都管得严,我们这边管得松。

像是豫州、冀州、晋州和陕州,这四个州的富余劳动力,全都跑我们这边来了。”

徐东笑着劝道:“先苦后甜嘛,这么多人帮你们搞建设,等鲁州发展起来了,收益的不还是你们这些本地居民。”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眼下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我们本地的粮食产量原本还可以,但被这么多人一分,几乎跟内陆地区没啥区别了。”

本地生产的粮食,虽然大部分都要上交,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

不过各市还是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截流一部分的,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打击地方上的生产积极性。

“过几年就好了。”

徐东只能如此安慰道。

“我倒是希望旱情能尽快过去,这种日子真是受够了,这人啊,什么都能忍,就是忍不了饿肚子。”

姜师傅不由得感慨道。

……

下午六点钟,一行人大致逛完了“十大关”,徐东帮孩子们拍了一大堆照片,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回忆。

回到宾馆,他给姜师傅拿了两条面包当做额外谢礼。

姜师傅简直受宠若惊。

“徐警官,使不得啊!”

徐东把两包强塞给对方:“收下吧,说起来,你跟我们跑了一下午,又帮我们介绍了那么多景点,两条面包就当是导游费了。”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

“别跟我客气了,明天还要继续麻烦你呢!”

姜师傅将面包塞进口袋里,一脸严肃道:“徐警官您放心,琴岛这边我闭着眼睛都能跑一圈,你们想去哪,直接跟我说就是了。”

“那就麻烦了,明天我是这样计划的,你帮我参详一下。”

“您说。”

“明天上午,我想逛逛你们这边的旧货市场,有没有那种比较特色点的地方?”

“特色?”姜师傅疑惑道。

徐东解释道:“就是能买到一些很特别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本地特产,国内其它地方不常见,或者根本买不到。”

“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建议去万象城,那边距离宾馆不太远,半个小时就能到。”

“万象城?姜师傅你详细说说。”

“好的,你也知道我们琴岛距离南朝和霓桑比较近,万象城虽然不是本地最大的二手货交易市场,但它却是最大的舶来品交易市场。”

姜师傅介绍道。

徐东精神一震,立马追问道:“都有什么东西?”

“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有,电子电器、卡通玩具、工艺品、服装首饰、化妆品等等,甚至还能买到房子。”

姜师傅如数家珍。

“房子?什么意思?”

“就是在南朝和霓桑置业,他们那边因为几次大饥荒,损失了大半人口,因此房价特别低。

尤其是南朝,据说在首都韩城,一栋完好的写字楼,一千万就能拿下,跟白捡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