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61节(1/1)

“是啊,眼下生活不好过,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我看报纸上说,那些财阀和有钱人,顿顿都是大鱼大肉配红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很有可能。”陆总监点点头。

“唉,有钱人真好!”朴美宣紧接着话锋一转,满脸好奇道:“陆姐,你们那边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每顿都有大米饭?”

陆总监摆摆手:“谣传,怎么可能顿顿大米饭呢?我们一般吃的都是杂粮饭,也有吃面包的。”

“杂粮饭?面包?”

陆总监一脸不舍地从随身包里掏出半条面包,这是她中午吃剩下的。

“杂粮饭没法做给你看,只能给你看看面包。”

朴美宣闻着面包的香气,眼睛顿时瞪圆了,想伸手去接,但又怕弄脏了金黄色的面包。

陆总监直接把面包塞给了对方:

“拿着吧,你请我们大家吃了窝窝头,我也请你吃面包。”

“这是给我的?”

朴美宣一脸的难以置信。

“嗯,你快尝尝吧,看好不好吃?”

陆总监催促道。

朴美宣眼睛有些发红,她之所以愿意拿出窝窝头,纯粹是想交好这些大夏人,说不定能从他们身上赚到小费。

比如当个翻译什么的。

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慷慨大方,这半条面包如果放到黑市上,都能换个老婆回来了,让她非常感动。

“愣着干嘛?赶紧尝尝啊!”

陆总监再次催促道。

朴美宣狠狠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咬了一小口面包,那份香甜,让她整个人仿佛都升华了。

“味道怎么样?”

“太好吃了,好吃的想爆炸。”

陆总监欣慰地点了点头:“你喜欢就好,好好努力,争取早点去留学,我们那边的日子虽然也不宽裕,但是面包还是能吃得起的。”

“哇…难怪大家挤破头都要去大夏,原来你们那边的生活这么好啊!”

朴美宣顿时一副焕然大悟的模样。

蔡总忍不住插嘴道:“也没你想的那么好,我们国内虽然不缺面包,但一样要饿肚子。”

“那也很好了啊,只要隔几天吃一回面包,我就满意了。”

“那倒是没问题。”

……

聊着聊着,很快到了韩城的外围。

又过了半个小时,刘志安突然站起来喊道:“前面就是韩城了,大车进不去,咱们要这里下车了。”

众人纷纷看向车外,瞬间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原本好端端的一座城市,如今变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再加上黄沙漫漫,仿佛世界末日。

“战争太可怕了。”蔡总唏嘘不已。

余副总附和道:“比末日电影还夸张,简直无法想象。”

“好啦,都别感慨了,赶紧过来收拾行李,接下来要靠步行了。”

“有多远?”陆总监垮着脸问道。

“没多远,走十几分钟就到了。”

“可是咱们这么多行李,还有面包?”

朴美宣连忙安慰道:“陆姐,没关系的,我们这里有三轮车,我们可以多雇几辆车。”

“那还好。”陆总监拍了拍胸口。

半个小时后,酒店终于到了。

比较特别的是,这座酒店居然在地下,看得出来,这里原先是一座地下购物广场,规模还挺大的。

“宣宣,你们这边都住地下吗?”

朴美宣点点头:“我们这里没有供暖,一到冬天就只能住在地下,而且住地下也比较安全,不怕炸弹。”

“那到夏天怎么过?”

“夏天好一些,白天虽然比较热,但晚上很清凉,偶尔还能去海里洗澡,比冬天舒服多了。”

“你们家在壬川港那边吧?”

“是的,韩城这边是战场,大家都跑到壬川港讨生活去了,那边靠海,工作机会也多,赚钱比较容易。”

“确实,沿海优势太大了。”

办完入住手续,众人很快就分到了各自的房间,酒店条件只能说差强人意,好在有水有电。

据说这里是韩城最好的一间酒店,专门用来接待外宾。

安顿下来后,刘志安给所有人发了一条面包当晚餐,包括朴美宣这位小接待员。

“刘室长,这、这……”

“收下吧,明后两天还要麻烦你当我们的翻译呢,吃完早点睡,明早我们六点钟出发。”

韩城大学毕竟还有一百多栋建筑物,一一检查下来,两天时间都不一定够,只能尽量抓紧时间。

他也想早点签订合约,早点拿到提成,受徐老板的鼓舞,他打算放手一搏,准备在韩城这边多囤几套房子。

也许这就是他翻身的机会。

第四百六十六章 误打正着

一夜过去。

除了朴美宣,所有人都睡得不怎么安稳,主要是地下空气不流通,太沉闷了,压抑得有些难受。

早上五点半,众人准时起床。

吃完早饭,刚好到了六点,平时众人都是不吃早餐的,今天沾了大老板的光。

出发之前,韩城官方派来了一队士兵,一共有六人,专门用来保护考察组的安全,同行而来的还有一位金部长。

蔡总等人有些受宠若惊,毕竟这位金部长是南朝外交通商部的一把手,级别相当的高。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南朝官方对这笔交易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反应出他们确实很缺钱。。

一番客套过后,众人坐上了去韩城大学的汽车。

这次总共来了三辆车,另外士兵们还有一辆装甲车,让他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多少有些不适应。

早上的天气不太好,刮起了不小的沙尘暴,不过好消息是,在这种天气下,一般不会发生交火冲突,安全性大大提高。

一路上,通过朴美宣这位小翻译,蔡总和金部长聊起了天,双方都在互相试探。

对金部长来说,此次交易用破天荒来形容都不为过,甚至惊动了他们的大统领。

用大统领的话说,此事必有蹊跷。

蹊跷在哪里?

这还用说嘛,居然有冤大头主动送上门来了,而且还是这么一大笔资金,无缘无故的,谁相信啊?

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方肯定是获得某种内幕消息,才会拿出如此大手笔。

说起来有些可悲……

堂堂南朝官方,在情报收集方面,居然比不过一名普通商人,他们什么时候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根据大统领的分析,此事肯定与亚盟有关,对于成立亚盟,他们当然是举双手赞成,恨不得献土归心。

可惜大夏太谨慎了,在人员自由流动这一条上,始终不松口,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如果少了这一条,他们南朝人终归是死路一条。

南朝土地太贫瘠了,矿藏资源太匮乏了,人口损失又是如此之大,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根本无法解决生存问题。

只有迁居到大夏,或者让大夏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一份子,南朝才会有出路,这是全国上下达成的共识。

包括叛军那边也是如此。

“蔡总,冒昧问一句,贵公司的老板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有如此大魄力,实在是令人敬佩。”

朴美宣翻译道。

蔡总淡然一笑:“我们公司的母公司是昌明公司,董事长是徐昌明先生。这是一家拥有近三千人的大公司,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全部收购资金,随时都可以进行交易。”

“昌明公司?似乎未有耳闻啊?”

“呵呵,那么可乐面包坊,不知贵方听说过没有?”蔡总面带自豪。

金部长顿时来了精神:

“可乐面包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不是你们国内最大的面包供应商,据说年产面包五十万吨?”

南朝虽然处于内战之中,但是对于大夏的形势一直都有关注,特别是与粮食有关的方面。

“没错,不过金部长您的消息已经过时了,可乐面包坊正在扩建,产能估计会增加一倍,年产面包一百万吨。”

“了不得。”金部长竖起了大拇指,“那么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是我们徐董的夫人创建的,市里占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您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金部长听完翻译后,狠狠拍了一下大腿,果然如此,一切都明白了,难怪对方能打听到如此内幕消息,原来背景这么深厚。

看来“亚盟”是真的有戏了。

这可是个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