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第86节(1/1)

林妍笑道:“有这么个机会,找谁不是找啊?你去的话,我们也放心。”

梁春莉说她随时可以走,反正是按天结算的,早走晚走没关系。

装修好铺子以后又赶上其中考试,考完过几天提前大休。

周五这日韩慕阳收到小舅舅的电话,说明日他亲自来送货。

第二日一早,韩慕阳、林妍和三宝就一起搭车去了县里。

早上九点钟陆东升就押车到了店门口,他们昨天晚上就装车完毕,今儿五点就出发了。

陆东升是转业军人,身材高大挺拔,眉眼锋利,五官俊俏精致,看起来像韩慕阳他哥。

他去年在省城开了一个很大的礼品铺子,就是韩慕阳给出的主意,他每个月都给韩慕阳分钱。现在韩慕阳要在县城开小铺子,他自然也支持,货物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不需要太贵,但是会符合小县城的风格。

他看看那五间铺子,虽然比不上省城的高档装潢,但是在这灰突突的乡下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他跟众人一一打招呼,还特意和林妍、三宝握手。

林妍看着陆东升莫名地恍惚了两秒钟,他很有韩慕阳长大后的样子,只是没有韩慕阳那么清冷孤傲。

陆东升朝林妍笑了笑,“林同学,久仰大名呀。”

他对林妍很好奇,之前听韩慕阳说过,但是他再问韩慕阳也不肯多说一个字,今儿见了面自然要好好打量一番。

韩慕阳立刻打断他们,问林妍要怎么摆货。

林妍赶紧跑去店里指挥。

韩慕阳暗暗警告陆东升,让他不要过分,只要小舅舅故意去找林妍说话,他就想办法打断。这未婚老男人太敏感了,自己不结婚整天盯着别人使劲。他都说过很多次他和林妍是好朋友,小舅舅还是不信,怪不得他找不到对象,纯粹因为太多疑。

陆东升就笑着伸手想摸他的头发,可惜韩慕阳如今个子有一米八,不再是小孩子,头一歪就躲开了。

林妍和三宝忙着往柜台上摆货品,陆东升则叼着根未点燃的过滤嘴香烟,在那边给提意见,让他们这样那样。

韩慕阳把对账本递给林妍,让她对账,他负责摆放。他把那两瓶酱香型茅台搁在最上头的玻璃橱窗里,问林妍,“你那个同学今天能过来吗?”

林妍:“我去给她打电话。”

梁春莉一接到林妍的电话就去找黄建设帮忙结账,她则收拾铺盖和行李直接雇了一辆脚蹬三轮车来铺子这边找林妍。

她的行李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一套被褥加一提包衣服,再有饭盒脸盆这些,全都拿去后面杂物间。

杂物间已经收拾干净,也重新装潢过,放了一张上下铺的木床,两把凳子一张可以收起来的小饭桌,角落的炉子已经装好,煤炭也都装在一个藤条篓子里靠墙放着。

陆东升让面馆送了面条来,晌午几个人随便对付一下就继续忙活。

傍晚时分,他们差不多把所有货品摆好,多的就放在下面的柜子里。

林妍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暖黄的光照着干净透明的玻璃,照着那些精美的包装,不管是精美的纸盒还是莹润的瓷瓶、玻璃器皿,都显得精致高档。

梁春莉和三宝看呆了,这一看就很贵很贵啊,家里人喝酒的瓶子和人家都没法比啊。

他俩还想买瓶支援一下生意带回去送给自己爹,结果一看售价就歇菜了。那种老寿星、小老虎、唐三彩等造型的酒壶,一盒是一对居然要卖二十块!

他们爹喝的酒一瓶一块二都嫌弃比以前涨了两毛钱,这会儿卖二十的,谁敢买啊?

林妍:“别怕,这才是送礼呢。你要是送人家自己喝的,那能拿得出手么?”

请人办事还是什么的,有需要送礼的时候基本不会太在乎价格,反而更在意这个东西上不上档次,人家瞧不瞧得上,否则也不会出什么天价月饼了。你真要是便宜了,人家还不买呢。旁边就有小卖部,买那种一块多一瓶的高粱酒,送礼的人会去买吗?他压根就不会考虑。

晚饭还是陆东升请的,在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把韩卫红一家三口也请来。

他原本想找个正儿八经的饭店,韩卫红不允许,说公职人员不能随便吃喝,只能窝在小饭店了。

吃完饭陆东升就和司机先走了,让韩慕阳有事给他打电话。

韩卫红则把订的商铺招牌给拿过来挂上。

名字是林妍起的,不需要太独特,但是也要亮眼,直接就叫高档礼品店。这个名字是他们先叫的,周围的人熟悉了以后想买高档礼品就会来这里,说买礼品也会说起高档礼品店。

现在县城也没什么广告门店,做广告牌的技术有限,没做灯箱式儿招牌,就是简单的款式。

这时候不需要太文艺,务实抢眼为主。

韩慕阳也早就想到这个,设计装潢的时候就把招牌那里留了电线,可以直接装三盏低瓦数电灯泡,既显眼又能给路人照亮,吸引他们看过来。

当天晚上灯光一亮起来,周围路过的人就好奇地探头探脑,还有人直接过来瞧瞧。

“呀,这店看着真亮眼!”

“真高档啊,像我在省里百货商店看到的那种。你看人家墙上还挂着这种画呢,怪好看的。”

墙上的画是韩慕阳托小舅舅带来的,有好几种可以换着挂,今儿挂的是四副瓷器挂屏,上面是瓷片、羽毛、彩画等拼起来的图案,既典雅又不失活泼,非常灵动。

这画就很值钱,回头挂腻歪了还给小舅舅换别的挂。

其中一个是政府工作人员,八十年代初的中专生,也是文化人。他看得津津有味,品评一番下了个结论:这店铺很有档次,不愧是高档礼品!

当然,他们只是看、问,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并没有买什么,送礼还是要有需求才会消费,不会真看着好就买。

林妍和韩慕阳也不着急,这种店就是看时间的,等年底的时候再看。

林妍和韩慕阳也没有多少时间盯在这里,择日不如撞日,也不用查日子,第二天就开业。

韩卫红给他们买了鞭炮,胡云鹏送了一副裱好的开业大吉的对联,王淑芬也送了一束假花祝贺。

别金海、柳传志、毛巾厂的王宏宇还有另外几个朋友都一起过来,他们是听黄建设说的,县城就这么大,这个年纪的中层干部基本都拐着弯认识。

他们或多或少也带了礼物过来,有水果有点心,别金海送的是大展宏图的横幅画。

别金海还给林妍介绍了一个店员,前几天林妍给他打电话询问,他说有认识的人今儿带过来看看。

店员叫孙玫瑰,初中毕业,21岁,有两年小卖部工作的经验。

孙玫瑰个子中等,微胖,看起来挺干练的,未语先笑,带着营业式的笑容。

要招店员自然也要谈工资,冲着她有经验还是别金海介绍的,林妍和韩慕阳决定用她,给她400块工资,试用期一个月300块。梁春莉试用期240,转正300。按照惯例,第一个月的工资等第二个月八号发。

林妍:“孙姐是别大哥大哥介绍来的,押金就免了。希望孙姐和春莉俩齐心协力全心对待这份工作,有什么困难或者要求尽管提,只要合理的我们尽量解决。”

这时候在县城找个活,多半都是要押金的,多则一千五,少则五百,至少一年归还。

孙玫瑰就问吃饭怎么办。

她以前在小卖部做营业员的时候人家不管饭,她早饭在家里吃,午饭带着热一下吃,晚饭回家吃。

林妍刚要说话,那边别金海道:“这种店都不管饭,自己带吃的。不过要是方便,店里也可以买米面菜肉什么的时不时改善一下,其实也差不多。”

林妍原本想给她们定一人两块五的餐费,这已经不少,三中一个普通学生一个月的餐费标准也就35块钱。

不过既然别金海这样说,林妍就随大流。先看看她们的工作状况,如果工作积极认真,店里赚到钱她也不介意管饭的。

梁春莉很满意,她做临时工一个月才180累得够呛,在家里还没有现钱呢,要进工厂凑不够押金,这里一个月白拿钱,多好啊。

孙玫瑰也乐意,她之前一个月才330块钱,到这里人家给涨了70,这是冲着自己有经验给的,那自己可得表现好点,要对得起自己的经验。

她倒是没瞧不起韩慕阳和林妍俩十六七岁的孩子,心里认为是韩卫红开铺子却让侄子经营,碍于韩卫红的职业自然不敢有什么心思。

她给林妍和韩慕阳提了一些关于经营店铺的小建议,林妍也同意了,她有想法就可以试试。

林妍把韩慕阳买回来的磁带留下一些,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好听又卖座的那种,只要录音机放起来就会让周围的人跟着哼哼,走过路过的也会忍不住侧耳倾听一下。

梁春莉带了一个收放一体的录音机,不大,但是插了电声音也很嘹亮。

孙玫瑰一听就笑起来,“明儿我拎台过来,现在家里人都看电视没人听,搁家里落灰白瞎了。当时可花了我俩月工资买的呢。”

别金海、柳传志几个人在店里好好逛了逛,越逛越觉得有品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礼品定位。

柳传志和王宏宇几个是需要的,他们是业务员,还处于供货方的下游,就总要给上游送一些礼物。每年为了送礼物都让人头大,总怕送得不上档次没有格调。现在看到高档礼品店,顿时就松了口气,以后有地方挑了。

他们送礼都是工厂出钱,属于业务开拓费用,自然可以买一些贵的上档次的。

柳传志买了一对老寿星公的白酒,还买了一对唐三彩的马,一对盒的茉莉香茶,一共六十块钱。

林妍说都是熟人,固定给他们九五折,以后也要长期合作的。

其他零散客人就都是原价,如果买得多再谈折扣。

这个是需要开票的,因为他要拿去报销。

这时候小店个体户交税比较少,一般都是税务工作人员一年上门收一次。绝大部分店都逃避给客人开票,如果开票就让客人多交钱,因为开出去的票都要交税的。

这个林妍早有准备,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偷税漏税。

韩慕阳有他爸和舅舅给的见识,自然也觉得交税是应该的。

店是他用奶奶的名义开的,韩卫红给办好了营业执照等手续,自然是可以开票的。

柳传志原想算了,大不了自己找别的票抵一下,结果看人家韩慕阳拿出票本子让孙玫瑰开票,他便觉得真不能小看人家,这一手比很多厂子都正规得多。

孙玫瑰这个倒是会,她写完了给林妍和韩慕阳看一下。

韩慕阳虽然和他爸不对付,但是以前也没少接触他爸的业务,知道这些票务问题,看了一下她开得对便放心了。

孙玫瑰是别金海找来的,自然是知根知底知道人品的,再有韩卫红当后盾,有些问题也就不用担心。

别金海买了茶叶、毛笔礼盒,这是预备送给局长的,他们局长喜好风雅,虽然字一般但是非常喜欢练字。他看得出这里的毛笔品质不错,包装精美,很适合送人。

毛巾厂的王宏宇买了一条烟,他的圈子喜欢聚餐白活,那基本都要发烟,烟就不能太差。平时自己抽八毛一盒的,那种时候至少得一块五甚至两块的,要不容易被同行们笑话。

整条买比单盒买的总价算下来少花一包零售的钱,他这种大烟枪觉得更划算,反正在哪里买不是买,从林妍这里买还是熟人呢。

以前王宏宇、柳传志这些人和林妍的关系就是找她帮忙翻译,后来发现她很有本事,和韩卫红家关系很好,又和文化局搭上,别金海对她还赞不绝口,连她姥娘都上电视拿奖了。虽然就是一个剪纸的奖,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没啥意思,可人家也上电视了啊。

他们就觉得林妍这人很了不起,以后肯定也是大学生大有前途,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柳传志甚至想如果林妍在县里上学的话,他都要请她当厂里翻译顾问了。可惜学籍这事儿是死的,但凡你考上高中就得按照户籍分。当时林妍有个同学去了四中,结果被三中知道,校长亲自出马去要回来的。

都是本县坐地户,知根知底的,林妍要想到县里读书是没那么容易的,毕竟她没考上一中实验班就得按照户籍去三中。

虽然是周日,他们都难得休息一天,可还有事情要忙,中午也不在这里吃饭,就都告辞。

黄建设笑道:“回头我做东,咱们一起吃饭啊。”

大家都笑着答应了,等他通知。

黄建设这人也喜欢聚餐热闹,他说做东就做东,并不是别人说的回头就意味着拉倒。

下午林妍还要跟孙玫瑰、梁春莉两人对对价格,沟通一下销售策略、折扣问题等等。

多少金额的可以给多少折扣,什么人来可以给折扣,这个都要提前规定好。

另外她也给了她们员工内部价,九八折,这个是可以和大宗折扣叠加的。

为了限制她们乱用内部价,每个月是有次数限制的,毕竟你家亲戚也不可能总来买礼品,当然年底的时候会放宽一些,因为年底是送礼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