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7[治愈] 第157节(1/1)

林妍:我怎么那么膈应你呢。

黄小乐便秘情况很严重,导致身体损伤,最后还是被校医陪着去了一趟人民医院,回来就被要求休息一天,暂时吃流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好巧不巧的,黄小乐因为这个问题进医院,高三也有几个男女同学因为喝水太少不常去洗手间,加上久坐等,导致尿路感染、严重便秘等问题去了医院。

他们都年轻,之前拼身体还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久而久之的,身体器官就陆续出问题。

教务主任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校长都过问好几遍,最后把三个班级的班主任叫去开会。

“老师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身体坏了还怎么学习?”韩主任痛心疾首的样子,“我听说有些同学早操都不跑,就在教室里学习,我还听说有些学生晚自习回去还拿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我还听说有些同学一天喝水不超过五口,这样能行吗?这样迟早出事!”

班主任们也冤枉,他们也没要求学生这样啊,谁知道哪个学生先生的歪点子,自己这样做,身边的人也跟着学,有样学样,全班就这样了。

一个班全是优等生,学生们的压力其实很大,就怕别人都在进步,自己原地踏步甚至还退步,生怕别人学习自己在浪费时间。

一开始大家也是正常的,出早操、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可自从出现第一个课间不上厕所的,那就有两个、三个,你一节课不去,我就两节课。

内卷越来越厉害,就是拼身体和健康。

看谁先扛不住!

韩主任:“老师们,不能这样啊,咱是养兵千日,出去拼杀的,不是自己窝里耗啊。”

这还不等高考的,自己学生一个个病了,那能行吗?

这可都是全县选拔来的尖子生啊,都是心肝肉一个也折损不得啊。

三个班主任当即表态,会每天监督学生们早起跑操,吃饭喝水、下课休息等等。

可他们发现自己的督促似乎并不起作用。

出早操和课间操,这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活动,多数同学都会去,少数同学也会找借口不去然后在教室里背书。

体育课就更多同学请假,甚至要求改为其他课程或者自习。

午睡时间他们倒是能保证,不过大部分同学依然为了保持专注的精力而少喝水少去厕所。

即便班主任大课间领着他们去操场活动,那他们多数人也都揣着小本本,看错题或者背书,心思根本不在活动上。

他们奉行你现在浪费的每一分钟,就是你将来后悔的每一个坑。

只有林妍和韩慕阳保持他们从前的节奏。

一开始林妍还想不能太另类,她要融入班集体,后来发现大部分同学为了学习那么苛刻自己以后,她不想融入,她决定还是做自己最重要。

其实学校时间已经非常充分,早自习、早饭、上午四节课,中午吃饭午休,下午四节课,大课间搞卫生、吃饭、晚自习三节,哪里还有时间自己安排?

她感觉写稿子的时间都被压榨得不行。

就算小周末,一周有半天不上课,可还是有作业的,大休更不用说。

所以她现在也跟韩慕阳一样,就在学校里学习功课,回家就不再碰课本和习题,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即可。

她和韩慕阳依然是下课就出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去洗手间、去楼下溜达一圈,时间充裕还能逛逛校园。

韩慕阳则大课间跑去和别班的男生一起打篮球,校篮球队都认识他,大课间都专门等他呢。

实验一班和二班也知道韩慕阳理科非常好,却一门心思学文科,他们也有好奇的,会借着打篮球的机会接近他,跟他请教。

韩慕阳却没兴趣在打球的时候说别的,只说如果有问题课间再说。

和她跟韩慕阳在本班受到冷遇不同,三宝反而融入得很好。

普通班和三中也差不多,都有学生踩着上课铃声往教室冲,老师说上课还有学生叽里呱啦说话非得吼一嗓子才消停,大课间男生们冲去操场打球、女生们则三三两两结伴逛街或者租言情小说看。

三班已经有了几个固定的男女朋友,可以一起活动、讨论题目,每天都有趣事儿回家分享。

转眼第一次摸底考试过去,这一次可是大家统一题目统一考试环境,韩慕阳毫无争议的三班第一。

他代数几何全部满分。

如果不是语文作文考的记事文,他总分可以再高三到五分。

柴世兴代数差两分满分,几何差四分,比上一次考试少了两分,而这一次题目却没有那么难。

林妍的成绩稳中有升,转校过来的时候排42名,现在39名。

实验班都是优等生,成绩咬得很紧,有时候差一分就能差俩名次,而大家都很拼,成绩都挺好,除非有人突然发挥失常,否则要想前进名次也不容易。

原本觉得她没什么威胁的学生,突然就对她有了敌意。

如果每一次考试她都能升几个名次,那……

前桌一个女生回头看她试卷,小声道:“林妍,你好厉害啊。看你也不怎么上心学习,成绩倒是提前了。”

林妍:“我上课听讲非常认真,作业也认真写。”

她哪里不上心学习?难道一定要吃饭睡觉都在背书才叫上心学习?

是她掌握学习,不是让学习来控制她呀。

她不想被卷得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她没有那么大的目标,不想考京大清大,按照她现在的成绩,只要稳定发挥,她觉得考个名牌大学的文科类院校不成问题。

她的未来已经有规划,高考、读大学就是她的一个人生阶段,不是生命的全部。

班上有些人俨然把高考当成生命的全部,不可承受之重。

柴世兴斜着眼睛撇林妍的试卷,她几何好一些,代数差一些,在他眼里不值一提,就让她拼命追也追不上自己。

他没忍住,讥讽道:“韩慕阳数学那么好,就不能给你补补课?”

林妍:“麻烦你安静点。”

柴世兴:“…………”

摸底考试成绩一出,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好像又紧了一层,大家更争分夺秒。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林妍感觉有些同学一直坐在位子上,只要她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在那里学习。

然后又有几个学生发生了尿路感染、腰疼颈椎疼一类的问题,起初还想忍着,后来不得已看大夫,校医务室不能治,只能去医院。

韩主任怒了,要求三个班的班主任专门拿出一节晚自习的时间来和同学们讨论这个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节奏的问题,“都辩论起来,把会演讲的同学动员起来,再这么下去不等高考呢,一个个先把自己革命的本钱作没了。”

禚俊杰和另外两个班的班主任商量酝酿了两天,约好这日第一节 自习课同时讨论。

这日大家正安静地刷题看书,禚俊杰走进来,他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停一下手头的学习,我们来聊点事情。”

极个别的同学停下手里的学习抬头看她,大部分都还在看书做题。

禚老师敲了敲讲桌,“同学们,把注意力给我几分钟,好吗?”

大家陆陆续续地抬头。

禚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们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

大家而而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打鸡血、鼓励学生学习这种事情不需要发生在实验班,那是普通班需要的,他们被自己班级的氛围裹挟着,没有一个敢不好好学习的。

哪怕没有什么目标的,也会随大流跟着学,不用管为什么,就是为了学习,人家学我就得学,学习考大学,至于其他的不用想,也不需要想,考上再说,考上再去想其他的。

禚老师点名问:“崔明杰,你说说。”

崔明杰是班长,戴着厚厚的眼睛,嘴角长着不硬却很明显的小胡子,“老师,现在读书是为了我们四十岁做准备,为了四十岁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不狼狈。”

禚老师点点头:“说得好。”

他又点了几个人起来,大家说的都差不多。

这个年纪已经不太会喊口号为了祖国强大而读书,为了什么理想而读书,毕竟那是小孩子说的,现在大家都不好意思说,会觉得羞耻,更倾向于说具体的符合自己需求的。

比如为了有个更好的前途,考上更好的大学,以后更好找工作,赚钱等等。

禚老师又问同学们怎么读书的。

柴世兴举手,起来答道:“考场如战场,学习就是练兵,学习就要分秒必争!”

后而七八个同学答得都大同小异,都是要珍惜时间,要认真听讲,要整理错题本,要温故知新等等。

禚老师看向韩慕阳:“韩慕阳,你说说看,你怎么学习的?”

韩慕阳站起来,“老师,我没有发言权。”

大家都盯着他,这话什么意思?

班主任也好奇。

韩慕阳:“我学文科本来就是图文科简单。不管代数还是几何,我都看看就会,不需要拼命拼时间,我把时间用来看别的书了。至于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些,背诵一下就好,更简单。没有什么学习方法。”

教室里响起了嗡嗡声,同学们窃窃私语起来,这也太狂妄自大了!

这好比再说他不用老是讲,自己就会!你是天才?你那么厉害你还读书?你怎么不去读京大清大的少年天才班?

禚老师也不制止同学们的议论,他又让人起来说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安排以及学习节奏等。

柴世兴又主动举手发言,“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决不能浪费时间。谁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你今天浪费一分钟,明天考场上可能就会丢失致命的一分!我们要把吃饭睡觉拉屎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怎么学习,就是跟着教材和考试大纲,把难点易错点全部掌握,需要背诵的做到烂熟于心。你比考试大纲还宽,你比考点还深,你怎么能考不好?”

这番话赢得几个同学热烈的掌声。

禚老师又让其他几个起来说,十几个同学轮流发言,大家观点一致,那就是要认真听讲,整理错题,多刷题熟能生巧,多背诵烂熟于心,自然要分秒必争!

只有班长崔明杰提了一个要劳逸结合、运动和学习想结合的说法,结果被很多同学嘘了,柴世兴甚至还嗤了一声。

崔明杰是班上唯一一个跑去和韩慕阳打篮球的学生,他长得高大英俊,喜欢运动。

初三刚考上实验班的时候,初四那年他还是很活跃,经常组织同学们去打篮球什么的,可后来渐渐的大家就不怎么活动。

尤其升入高一以后,他们突然跟上了紧箍咒一样,越来越苛刻。

今年高二就更加变本加厉,他也不敢去打球了,生怕被人说另类,结果现在林妍和韩慕阳转过来,人家这俩同学该下课下课,该出去溜达溜达。

一开始班上有人暗暗讥讽嘲笑,说林妍成绩很一般,这么下去怕是要成为班上垫底那个。

结果呢,摸底考试,人家还升了三个名次呢。

崔明杰就觉得人家韩慕阳整天打球、看非考试科目的书都能考第一,别人这种不顾身体的分秒必争就有些可笑,跟电视里吐血书生一样,读着读着就把自己的身体读夸了,那得不偿失呀?

禚老师看向林妍,“林妍,你说说看你的学习方式。”

林妍站起来,慢条斯理道:“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而。”

她进而解释道:“我数学差一些,我就多花一些课外时间在数学上。我语文和英语轻松一些,完成课内学习我就尽可能把视线放在课外阅读上。”

她这话一出,同学们又议论起来,就连之前一直看书做题的也盯着她。

这时候乡下学校不管是实验班合适普通班,老师基本都不提倡看课外书,觉得那是闲书,尤其不提倡看武侠、言情等大书,觉得那是毒瘤,和早恋一样会毒害学生们的成绩。

现在还没有真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没有在乡下形成一种提倡阅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