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伤不起(1)(1/1)

山海关。

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进退失据。

有人告诉我: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现在的吴三桂,就处在了这样一个人生的三岔路口。

他后悔。

三月初六接到崇祯皇帝放弃宁远,进京救驾的诏书,吴三桂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史书上说他“迁延不即发”。

吴三桂是辽东人,他的众多将士也是辽东人,在长期同清军作战中,辽东的百姓是他们的坚强后盾。现在撤离宁远,吴三桂首先想到的是,组织宁远及其附近的居民同时撤离。

保护着五十万辽民和军人军属,吴三桂行动迟缓,从宁远到山海关二百里,他们整整走了十一天。

三月十六日,吴三桂到达山海关,派人安置好辽民后,他亲自率领四万关宁铁骑开始向北京进军。

三月二十日,大军赶到丰润,这时从前方突然传来一个悲惨消息京城陷落,皇上殉国。

吴三桂惊呆了。

他不相信大明朝经营二百余年,固若金汤的北京城这么快就被流贼攻破,他也没想到京城内外这么多明军竟然不堪一击。

他后悔,为什么在迁徙辽民的同时,不挑选部分精兵日夜兼程,早日抵达北京?

他愧疚,恨自己私心太重。为保存实力,他希望其他部队先与闯贼拼杀,待敌人实力消耗后,自己再发起冲锋,确保大获全胜。

面向京城方向,想到自缢身亡的皇上和被困京城的父母家人,吴三桂放声大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吴三桂哭够了,头脑也清醒了。

他慢慢抬起头来,茫然地环顾四周。现在真的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了。下一步该怎么办?怎么办?他不住的问自己。

投降满人?虽然舅舅祖大寿,恩师洪承畴,哥哥吴三凤,还有好多亲属和朋友都投降了满清,并写信劝他归降,但这样的想法在吴三桂的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他不能投降满清!

关宁铁骑与清军拼杀这么多年,有多少亲人,战友命丧敌手,双方已结下深仇大恨,怎么还能握手言欢呢!

并且,吴三桂也看不惯满人那怪异的服饰,还有可笑的发型:头皮剃得亮亮的,脑后盘一根小辫子,像条猪尾巴,成什么样子!在明朝人的称呼中,满洲人是“奴”,是“虏”,是野蛮落后的异族。

可投降大顺?吴三桂感情上也难以接受。

吴三桂一直处于同强悍的清军对峙的最前线,从来没跟李自成的大顺军交过手。他听说过去的老战友唐通,姜瓖等人都先后归降了大顺并受到重用,就连在开封保卫战中射瞎李自成眼睛的名将陈永福,李自成都折箭为誓,尽释前嫌,进爵文水伯。

也许,李自成是一个心胸宽广,目光远大的人。

但在吴三桂内心深处,大顺军仍是一伙罪不可赦的反贼,杀人放火,打家劫户,又逼死了皇上。他们在京城能站住脚吗?李自成能够一统江山,成就大事吗?

看看再说吧!

吴三桂传令:回师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