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无长兄_分节阅读_571(1/1)

狄子玉一噎,捏紧了拳头。

饶是他知道自己在赫连定心目中地位不会很高,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让他懊恼到这种地步。赫连明珠身份确实尊贵,但她现在毕竟已经是亡国公主了,如是赐给其他鲜卑功臣,还不如嫁给他。

至少他真心爱慕她。

“平原公,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赫连韦伐知道狄子玉带来的人马里有一半是鲜卑人,若是他们稍有不对,很快就会被擒回统万。

在他心目中,赫连定是一定宁死不降的,哪怕赫连昌杀了他全家也不行。这位王族铮铮铁骨,从不投降,否则也不会在周边胡族小国之中得了一个“残暴凶猛”的名声。

狄子玉瞪大了眼,“你这话什么意思,当然是要回统万啊。大郎他们还等着平原公回去呢。陛下说了,只要平原公愿意归顺,还和以前一样的地位和官职,绝不亏待。”

“我不回去。”

赫连定思索了一会儿,说出自己的答案。

“等会我们一起往南,做出要回统万的样子,趁魏人不备,甩掉他们。”

“平原公,我不能和你这么做。”狄子玉猛摇头。“我的部族还在夏国等着我。还有明珠公主的安危。原谅我恕难从命。”

“我不关心你怎么做。”

赫连定平静地说道。

“我现在不相信任何皇帝的话。他们朝令夕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轻易玩弄别人的生死……”

“您准备要做什么?你这三千多人,没补给没粮草,便是逃,又能逃到哪里去?现在到处都是魏人,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

狄子玉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不可思议地说:“您……您不会还要去投奔赫连昌吧?”

这是有多缺心眼啊?

“我要去找赫连昌……”

赫连定点了点头,露出一个能让小儿啼哭的笑容。

“魏人不会杀了赫连昌的,拓跋焘想要让四国看到他身为明君的样子,就算生擒了赫连昌,也不会杀了他,反倒会好生优待他,让他国的国君以后可以安心归顺。他就算再忌惮赫连昌,也不会动他。我妻族母族和自家一百多条人命的仇,只能靠我自己去报了。”

赫连定是位妄人,也是位狂人,否则也不会做出朔州之外的那件事来。

可狄子玉却是普通人,想不到赫连定这般疯狂。

赫连韦伐不愿意跟着赫连定去拼命,他已经归顺了魏国,并无不好之处。但他毕竟是夏国人,也不会阻拦赫连定的决定。

赫连定却不会让他就这么走了,他还需要赫连韦伐的人马。

“我去了结掉拓跋焘的后顾之忧,这黑锅,我来背了。”

赫连定转身准备上马。

“我去取赫连昌的项上人头。”

☆、第206章 我是夏帝

谁也没想到看起来好像已经没什么问题,正要回统万城的赫连定,居然在半路上跑了。

他跑就跑了,居然还劫持了狄子玉,威胁了大量羌人和他同行。赫连韦伐见狄子玉这个主使被劫持,又有大批羌人为了狄子玉跟着赫连定同行,担心自己这个副使回到统万城也落不到好,只好也带着人马跟着赫连定一起走。

赫连韦伐也是没办法,他已经被赫连昌吓得对君王没有什么信心了。

赫连定重新在一路上重新打出“赫连”的王旗,沿路拢夏国残兵,进城掠夺物资,原本只有五千多人马,其中还有三千是羌人和赫连韦伐的亲兵,很快就纠结到一万多人。

赫连定在夏国军中的声威之高,远超过赫连昌。毕竟赫连昌久在深宫,并没有什么战绩,而赫连定是曾经打的西秦丢盔弃甲,亲手俘虏了西秦将领和王族无数的“平原公”,受封平凉的名将。

赫连昌的名声不佳,很多残兵情愿偷偷藏起来,也不愿归附他,但赫连定王旗所到之处,众将士纷纷归附,还有当地的百姓亲手奉上自己的财物粮草给他充作粮草辎重的。

这便是身在大本营的好处,不像是柔然,想要吃饱一顿饭,真是得拿命去拼才能虎口夺食。

赫连定先是率领大军到了上邽,当时赫连昌逃跑,先到了上邽,拢残部和大臣,征集粮草,但后来奚斤驻扎的安定发生了瘟疫,赫连昌见有机可乘,立刻亲率大军围困了安定,断绝了安定的粮道,将他们困在孤城之中。

情势虽然对奚斤的大军不利,可他毕竟是魏国的名将,知道赫连昌的骑兵不好攻城,又没有攻城器械,便闭城不出,赫连昌天天到城下骂阵,两军的兵士嘻嘻哈哈,都知道打不成仗。

赫连定大军先到了赫连昌的大本营上邽,上邽的守将见到果然是平原公千里而返,连忙开了城门。

这城门一开不要紧,赫连定的人马立刻杀了进去,把赫连昌的心腹和留守之首全部斩杀,然后拢了残兵,占据了上邽。

跟随赫连昌一起逃出大夏宫的都是他的心腹大臣,多是佞幸之辈。如同张渊这般真正的名臣,赫连昌反倒没有带出来。见上邽被赫连定占据,这些佞臣就说要拥戴赫连定,拥他为夏帝,跟随他一起反抗魏国。

可惜赫连定此时一心一意就想着要拿赫连昌的人头祭祀家人,听到这些佞臣的话,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赫连昌的王位,当年若不是我率军平叛,早就不知道归了谁了。我当年没有当这个夏帝,如今难道还是为了王位来这里的吗?可笑我忠心耿耿一片,我的王兄都不信我,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反倒得了他的青眼……”

“你们若是当时劝服了我王兄饶了我的家人,如今我倒能送你们一番前程,可你们当时却是为虎作伥,害了我家人性命……”

那些佞臣纷纷求饶,哭诉他们当时如何力谏,结果赫连昌充耳不闻。可惜这里有一个当时就在殿上的狄子玉,冷笑着戳穿了他们的谎言,赫连定本就看不上这些贪生怕死之辈,此时再一听,直接让人把他们拉出去一起砍了。

留在上邽的本就是老弱残兵,壮之士都给赫连昌带出去打安定城了,赫连定不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上邽,留下心腹和赫连韦伐守着上邽,直接断了赫连昌的大本营。

没有了上邽,赫连昌就等于丢了大本营,得不到补给,就算安定拿下来,也很快会陷入和奚斤一样的困局。

赫连定十四五岁就开始带兵打仗,步步为营,先派了斥候去安定城中传讯,而后带上兵马,朝着安定而去。

此时奚斤已经被困在安定一月有余,粮食马上就要吃完,士卒遭遇瘟疫,尽管拼命救治,也死了五分之一,如今已经筋疲力尽。

接到赫连定派人射进城的文书时,奚斤根本无法相信,他麾下的大将安颉却觉得可以搏一搏。

“谁知道赫连定是不是骗我们开城的呢?之前他都没有出现过,如今却突然冒了出来……”奚斤遭此挫折,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真要想拿下我们,不需赫连定,只要再围半月,我们都要饿死。”安颉说:“如果不决一死战,灭亡就在早晚,哪有时间等到援兵?反正是死,不如战死,将军,请下令吧!”

“赫连昌带着近万的骑兵,我们却只剩大病刚愈毫无士气的士卒,现在还有坚城守着,我们不能重蹈赫连昌的覆辙。”

“请将军把全军所有的战马集中起来冲阵,我自愿招募敢死的士兵出击!”

安颉急道:“即使不能击败敌人,也可以挫挫他们的锐气,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气焰嚣张。而且,赫连昌一向骄傲自大、急躁无谋,每每亲自出马挑战,我们也许能活捉赫连昌!”

奚斤还是不准,安颉见奚斤毫无斗志,便私下和另一位大将尉迟眷商量,把战马暗暗集中起来,凑足了两百匹,又挑选壮兵士,养蓄锐,准备在赫连定约定的那一天拼死一战。

赫连昌原本就天天亲自攻城,叫骂连天,可是魏军一直闭城不出,赫连昌的部队自然更加松懈。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赫连昌又到城下叫骂,城门却突然打开,安颉率两百骑,喊杀连天,朝着赫连昌而去。

赫连昌没料到还有这样的妄人,根本没来得及整军迎战,魏军的两百铁骑已经到了近前,赫连昌催马欲离开此地,却后有自家骑兵困住去路,前有敢死之式杀到眼前,又遇到刮来一阵狂风,尘土飞扬,完全看不见敌人的踪影,顿时仓皇不安,只觉得四处都是敌人。

正在此时,尘沙扬起之处突然出现一支大军,为首几面“赫连”大旗连尘沙都掩盖不住,急速向着安定城而来。

赫连昌没想到还有哪个赫连宗室能够来救援,但安颉带着的人马太过吓人,全身上下杀成了血人,与其摆在魏人手里,不如去搏一搏。

他带着骑兵向那“赫连”军汇合,自家人马还以为来了援军,欢天喜地之下两支大军迅速靠拢,就有传令官大声询问:“来的是哪位王族?”

赫连昌没有封一个王爷,所有的宗亲不过只是公爵。那支队伍里很快就有人大叫:“可是陛下的御驾?我们是一路归拢的残部,来护驾的!”

赫连昌没有想其他,率部立刻投入那军中,背后的安颉也不追赶,赫连昌得意洋洋,对着安颉等人狂叫一通,发泄掉心中的郁闷之气,这才领着部下的骑兵去见这支军队的首领。

“不知是哪位爱卿前来救驾?待我重回统万,一定大大的奖赏……”

他们到了那赫连大旗之下,只见为首的将领慢慢摘下自己的头盔,显露出一张仪表堂堂的面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