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无长兄_分节阅读_22(1/1)

十三骑士大呼出声。

.

花父撑着拐杖,倚在院中的一棵桑树旁。待看到身材修长的女儿说道“希望你们他日驰骋疆场,能以这些百姓为念”时,忍不住避到树后,擦了擦眼泪。

他大概理解了,为何自家女儿出征前答应他只要一有机会就想法子活着回乡,却足足等了十二年才等到这一天。

以前他一直以为是因为木兰天赋惊人,在军中没有按照他嘱咐般那样隐瞒住她的膂力。没有人愿意将这样一位勇士放手,所以才让她磋磨至今。

如今看来,倒是这孩子自愿留在军中的。

若说他之前是欣喜于一直在沙场中拼斗的孩子回到了家乡的话,今日这十四骑的到访,渐渐让他触摸到了女儿的另一面。

藏在渴望平凡生活的外表下,那曾经属于女儿内心不凡的一面。

他在想,是不是自己在女儿离家前重重的叮嘱让她放弃了军中的生活回乡。木兰不想改变,只想以原来的面目回到家人身边,甚至为了他们的感受默默的接受许多事情。

但她毕竟已经不是那个会在窗下“唧唧复唧唧”织着布的乖女儿了。

他曾后悔过木兰不是个男孩,因为若是那样,花家的“富贵”(注1)就不需要放弃“她”所拼搏过的一切。

但如今他发现他错了。这样的一个孩子,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因为她是个女人,她才值得让他更加骄傲。

能说出“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希望你们他日驰骋疆场,能以这些百姓为念”的孩子,难道不值得他骄傲吗?

若他曾是木兰麾下的一名兵丁,怕也会死心塌地随她拼杀于疆场吧。

袁氏见到丈夫靠在桑树上一动也不动,也顾不上女儿到底在和那些英俊的青年们说些什么,赶忙小步跑到丈夫身边。

“夫郎,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她怔怔的抹掉他的泪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心痛着什么。

“孩儿她娘啊,我们还是不要催着木兰成亲了吧。”

花父睁开通红的双眼,喃喃地说道:“不能催,不能催啊。”

“咦?为什么?我还在可惜呢,这次有这么多好男儿……”袁氏有些懊悔的看着门口的一群骑士,“只可惜我家毕竟只是个普通人家,木兰高攀了也许不是好事,我虽是妇道人家,这还是懂的……”

“你不懂啊……”花父撑起拐杖,让自己的脊背挺的像是女儿一般的笔直。

“怎么会高攀呢?我们家木兰嫁谁都不算高攀啊。”

他喃喃地说着袁氏听不懂的话。

“她已经变成苍鹰,展翅高飞过了。她在飞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把她关起来是一种罪过,所以她继续飞了。如今她飞累了,我们不能把她当成住在屋檐下的燕子啊。”

“哈?”袁氏傻了眼。

什么燕子和鹰?

“让木兰继续过她想过的日子。”他顿了顿,将那两个字说的重重的。

“她‘想过’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木兰是鲜卑语的“富饶”、“富贵”之意,是鲜卑人很常见的名字,男女都可以用。很多少数民族的“木兰”都是富饶之意,归根结底大多是出自东胡的语系。从花木兰的名字可以看出,花家父母最早的希望是希望花木兰过上富贵安宁的生活的。

小剧场:

她时刻没有忘掉这些人崇拜的是谁,爱戴的谁,想嫁的是谁。

卡!

贺穆兰:编剧,台词错了!

作者:没错,是嫁,你继续说。

☆、练武木兰

十四骑士走后,花小弟从家中的柴堆里翻出了不少丝絮。

丝絮比布匹更容易换取货物,因为丝絮可以做丝絮纸,或纺成丝线,也可以贴在竹窗上作为遮挡风寒的窗布,还可以填充与夹袄中作为丝绵棉袄使用。

若是将布匹塞到柴堆里,自然是会被花木兰一家发现的。可是丝絮却是轻柔细软之物,它们被积压成很小的一团团丝絮绒球,细密的塞在柴缝之间。若不是花小弟清早起床劈柴,大概还没有发现柴堆里被塞了这些东西。

花小弟把所有的丝絮都翻找出来,小心翼翼的排掉上面的灰尘,大约装了三四个筐子。

这三四个筐子的丝絮,大概够他们花家生活几年了。

花小弟把筐子搬出屋子找自家阿姐的时候,贺穆兰正在屋前练武。

花木兰的记忆并未十分清晰的遗留给贺穆兰,贺穆兰严重怀疑花木兰是不是和她一样穿了,所以只留下了大脑里的记忆而不是灵魂中的。如果真是这样,她衷心祝愿这位花将军能彻底过上她最想要的生活。

尽管如此,她的身体记忆却让贺穆兰完全的继承了下来。这大概能从侧面反映为何许多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因为身体比大脑真是容易操作的多,至少你发奋的锻炼,身体一定是会变好的,可你要是智商底下,再怎么努力提高智商也是事倍功半。

贺穆兰练武的原因很简单,既不是想成为万夫莫敌的高手,也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保持身材。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她在后世是个医生,而且是个解剖过许多尸体的法医,自然对人体的结构十分了解。

在同等重量下,脂肪的体积是肌肉的三倍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一旦停止了锻炼,会发胖到让人无法直视地步的原因。

贺穆兰估计花木兰大姨妈一直没来的原因是身上的体脂过低,造成了运动型月x不调。

这是常见于运动员身上的毛病,大概是花木兰在应该来癸水的年纪入了伍,而后大强度的训练让她迅速消瘦,身上的脂肪变成了肌肉,再加上打仗长途奔袭急行军是常有的事,饮食不当就会让体脂变得更低。

花木兰是典型的高挑身材,若放在现代,她一定是最好的模特之一,花木兰身上无一丝赘肉,流线型的肌肉让她同时拥有女人的柔美和男人的刚劲。

但这一切得建立在“花木兰即使退伍了但还是没有松懈对自己的锻炼”上。

为了不让自己的偶像除了“将军卸甲”、“美人白头”之外,还多出个“将军发胖”的传说,贺穆兰只能每日清晨起早做一系列的锻炼,包括打拳、练剑、围着乡间的田埂慢跑等等。

为了维护偶像的形象,贺穆兰也是蛮拼的。

若不是每次看到她提着水桶给家里水缸装水,或者随手劈上几段柴,花小弟都露出一副“天啊我居然让我姐姐做了这种事我还是死一死吧”的表情,贺穆兰倒是很想顺便把家中几个大水缸里的水都顺手装满,再把木头都劈成柴火的。

此时,贺穆兰正提着花木兰留下的名剑“磐石”,做出了一个刺击的动作。

所谓“磐石”,其实是一把在军中并不吃香的重剑。近战武器中,军中儿郎最喜欢佩刀,即使用剑的,也都是长剑。毕竟劈砍比刺要省力,杀伤力也更大。

磐石是一把特殊的剑,相传曾是三国时期一员猛将的佩剑,其人因为力大无比,用了许多剑都觉得太轻,他的主公便遍寻名匠,为他打造了这么一把重剑,寻常宝剑,触之即裂。

至于这员猛将是谁,众说纷纭。但这把剑确实重的要命,到最后意外的落到了花木兰手里,变成了一把实至名归的名器。

力气不够的人用它,怕是会把它当做钢棍或者狼牙棒一样的东西使。

花木兰并非江湖上的游侠儿,不会那些妙绝伦的技击之术,但她的力量让她的剑术走了“以力破巧”的路子,很少有人敢和她硬碰硬的对抗。

更何况“磐石”虽然在锋锐上并不出色,却是一把极为坚固的剑,正适合她的路子。

这种大开大合的军中剑法,花木兰这样的人去练才叫相得益彰。

“阿姊,我在柴堆里发现了……啊呀!”花小弟被鼻尖突然出现的剑尖吓得一声惊叫,手中的丝絮也脱了手,特别可笑的飘散在四周。

若不是花小弟是个身材瘦弱的男人而非娇小的美女,这丝絮飘扬,两人凝视的画面定格瞬间,倒是个很好的古装片镜头。

贺穆兰很快就从那种“入武”的境界里脱离了出来,有些抱歉的一把拉起仰坐在地上惊慌失措看着她的花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