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山里飞出了一条龙(1/1)

马三爷见老兰头朝外走,连忙追了出来,

“亲家,再住一天。”

“不了,不了……。”老兰头一边推辞,一边想着,还是家里舒服,大饼,大葱,咸菜疙瘩,可着劲儿吃好了。

不像这城里,喝碗光杆儿面条,还满满的馊味。

老兰头想着,走的更快了,一猫腰,小跑了起来。

“亲家,亲家,你跑错方向了,大巴车站台在左边,还有一百米左右。”

老兰头一听说跑错了方向,又急忙扭身朝回跑。

“哎,哎,亲家,你走的太快了,我追不上你,不追了。

我本来想给你出车票钱的,这一来,唉,算了算了,不出了,我实在撵不上你。”

老兰头边跑边朝后看,只见马三爷慢悠悠地走着,最后站在了马路牙子上,看着老兰头的身影渐行渐远。

老实巴交的山区老农民老兰头,就此和马三爷马大老板轻轻地一别而过。

不但不带走一片云彩,还留下了九十三个火红的柿子,还有两个柳丝儿编织成的箩筐。

那天深夜,兰花花正在睡觉。

寂静的山村里,有几家的狗狗开始狂吠了起来。

兰花花家的黑子,也狂吠了几声,它听到了主人熟悉的声音,于是不再狂吠,摇着尾巴讨好地围了上去。

老兰头从城里面回来了。

兰花花连忙跟父亲开了门,她见父亲拿着一根扁担,有点纳闷,

“爹啊,你的箩筐呢?柿子一共卖了多少钱?”

老兰头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

“女儿啊,别说了,快点做饭,饿死我了。”

老兰头进了一趟天堂县城,满载而去,归来时却只剩下了一根扁担,不能不令人悲哀。

这中间,一来一去的车费花了十元钱,大巴捎两萝筐柿子又被雁拔毛要去了十元,总共花了二十元钱。

可柿子总共才卖了十二元钱。

也就是说,老兰头那一担柿子连同两个箩筐,一个子儿没卖,还倒赔了八元钱。

这成了老兰头心中的痛,他再也不敢去天堂县城卖柿子了。

“还是在三岔镇卖吧,虽说便宜一点,但卖的安稳。”老兰头安慰着自己。

只可惜秋天多牛毛雨,那雨总是密密匝匝地,隔三差五地下。

老兰头就抽着晴天的空儿,陆陆续续地卖柿子,待到柿子卖完,已到了秋天的未儿。

这天,老兰头早早地回到了家里,从床底下拖出个陶罐,把里面的角角票票都拿了出来。

这是他卖柿子的全部收入,老兰头细细地点了一遍。

收成不错,总共卖了两百多块钱。

这时,兰花花从镇上回来了,她去镇上领工资去了。

兰花花的工资,一年只能领两次,一次是夏收过后,一次是年关。

当时,在工地上搬砖的小工,每天可以挣到十块钱,也就是每月三百块钱。

兰花花的工资。还是每月七十七块钱,这钱分为两部分。

上头拨下来一半,大队里出一半。

大队里怎么出?当然分摊给每家每户,大丑最善长这个,每次都超额完成任务。

只可惜,这钱被大丑拿去救了急,他老婆长痔疮,疼得走不了路。

大丑用这钱付了医药费。

一直到了秋末儿,大丑卖了苞谷,稻子,才把这个窟窿填上。

这钱才算到了兰花花的手里。

“爹,我给你买了一瓶二锅头。大庆还让我给你捎了一盒口酥,还有猪头肉。”

发工资了,钱一到手,当然想到的是,给老爹买点东西孝敬一下。

老兰头连忙把钱朝女儿手里塞,可兰花花一点儿也不想要,

“爹,你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福了,不要在这么辛苦。

你的夹衣旧了,也该买件新的了。”

“好着呢,新旧无所谓,只要暖和就行。”

老兰头说的是实话,这件夹衣是女婿马大庆去年给他买的,真丝的皮儿,里面是一层淡黄色的人造纤维,又轻便又暖和。

父女俩就这样推着让着,最后兰花花也没要父亲的钱。

老兰头只好悻悻地把钱又塞回了陶罐里。

第二天是宋小美上课。

怀孕的兰花花,身子有点懒,她想美美的睡个懒觉。

“砰砰砰。”有人拍篱笆院门儿。

兰花花睁开了眼,透过纸糊的窗户望过去,外面朦朦胧胧的,天还没有亮透。

“谁呀?”兰花花问了一声。

“是我,兰花花,快点开门。”是大丑的老公鸭嗓子。

“甚事啊?”老兰头应声去开了门。

“大叔,我娃考上了,考上了!考的是天堂市师范,昨天我娃从学校得到了消息,连夜赶了回来报喜。

我要谢谢兰老师,今天,今天一起床我就来了。

他救过我娃儿的命,还是我娃的启蒙老师。

如果没有兰老师的教育,就没有我娃的今天。

我打心眼儿感谢兰老师,今天我来接你们父女俩。

无论如何,也要到我家去喝一杯老包谷烧刀子。”

兰花花连忙起了床。

这是她们村的第一个师范生,也是兰花花教出的学生中,第一个大学生。

兰花花连忙包了三十块钱的红包,揣进了衣兜里,来到了大丑家。

刚拐过屋角,兰花花看见了宋小美。

宋小美虽说没教过小石头,但是大丑也送了她两袋水果糖,只可惜她还要给孩子们上课,去不了大丑家。

深山的小村里出现了第一个大学生,这可是个大喜事,乡亲们纷纷跑来贺喜。

“哎呀,不简单,这小石头哇,真棒,一接到大学通知书。

就成了城市人,端上了铁饭碗,国家包安排工作,包分配。

以后在找个城市的婆娘,就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城市人。”周建国说。

“我家有六个孩子,要是有一个这样有出息的,我这辈子就安心了。”李青山说。

………………

村民们讨论着,赞扬着,大丑夫妇乐得合不拢嘴。

大丑是村首,又是武校的大师兄,是个面子上的人。

众师兄弟们凑钱请了一班乐器儿,说是让小石头儿骑大马,戴红花,跨马游村。

在附近的三五个村子里,溜哒一圈儿,让他们看看,旮旯村也出了一个大学生。

最出力的还是猴子教练,他正背着一盘五百响的鞭炮,朝树上爬。

这是一颗钻天杨,足有两层楼高。

猴子教练爬上去,从树枝儿上把火红的鞭炮垂了下来。

瘌痢头连忙走过去点燃了鞭炮。

“辟里啪啦……。”

尘烟滚滚,在硝烟迷漫中,一串一串的火花,不时地闪现。

小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