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1/1)

产力的发展进程大体是固定的,社会矛盾的爆发想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历史书上记载的“安史之乱”,即使不爆发在安禄山的身上,不把根本问题解决了,或早或晚,大唐估计还是会出现一个差不多的乱局。

李拉着她的手,稍稍握紧,片刻之后,才轻声问道:“消息从何而来?”

“王忠嗣。”总不能说是自己上辈子模糊的回忆吧,所以,萧燕绥回答得极为干脆。

“原来是王将军吗……”李若有所思。

第143章

李略微停顿了一瞬,然后才继续说道:“此前,我的确曾听闻,王将军给圣人的奏章里,提起过弹劾安禄山一事。”

萧燕绥听了,却没有立刻附和,而是忍不住的琢磨,怎么王忠嗣给玄宗的奏章,好像很多人都知道了似的。王忠嗣这是在弹劾一个同自己地位相仿的重镇节度使,难道不应该是密奏吗……

萧燕绥虽然微微蹙着眉并不回应,不过,李却是继续说道:“--不出意料的话,王将军的奏章中所言,便是安禄山有作乱之心一事了。”

萧燕绥点了点头,她和李并肩走在一起,伸手轻轻的拉开挡在面前的一从草枝后,终于轻声道:“王将军弹劾安禄山一事,在朝中竟是众人皆知吗?”

李摇了摇头,“这倒不至于。”

他毕竟出身东宫,太子李亨虽说一直都被李林甫等人咬死了不肯松口,处境复杂,举步维艰,可是,身为储君,他能够接触到的朝廷中的各种秘密奏章,其实也不在少数。

萧燕绥这才松了口气,她也想到了太子李亨在这里面的特殊地位,尤其,祖父萧嵩也同她提到过,王忠嗣从小就和太子李亨交好,如此一来,李知道这么多,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萧燕绥转而又问道:“你觉得,王忠嗣弹劾安禄山一事,安禄山本人知道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也稍稍犹豫了片刻,然后开口,肯定的回答道:“我猜,应该是知道的。”

“怎么说?”萧燕绥转头看他。

“李林甫,”李轻声说出了这个名字,继而简单解释道:“安禄山在长安城中,一向以性格直率冲动闻名,除了圣人喜他坦诚之外,安禄山其实并不被众多官员所接受--”

话音未落,前面不远处的草丛里突然传来了一阵的声响,刚刚已经跑没影的小猎犬嘴里叼着一只灰色的野兔在杂草里使劲摇晃着尾巴,扑腾着就一溜小跑的又蹦回来了。

萧燕绥看了自己的小猎犬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李,“然后呢?”

李回落在小猎犬身上的目光,认真的看向萧燕绥,然后继续说道:“唯独面对李林甫的时候,安禄山表现得颇为尊敬。”

萧燕绥顿时了然,“王忠嗣的立场偏向于东宫,而安禄山的立场,偏向于宰相李林甫?”

李点了点头,也不禁无奈笑道:“王将军近来被圣人几次斥责,也不知道该说是东宫连累了他,还是安禄山圣眷在身,圣人偏向了……”

“都是一样的事情。”萧燕绥随口说道。

她虽然完全不知道,在唐玄宗之后,唐朝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但是,不管最终太子能否顺利继位,反正最后的赢家肯定也不会是李林甫和安禄山等人了。

说完,萧燕绥半蹲下身来,轻轻的摸了摸小猎犬的脑袋,看着它献宝一样的叼着野兔,使劲的想要往自己的手里塞,几经推脱之后,最终还是李伸手,在小猎犬睁大圆碌碌的黑眼睛不甘不愿的注视下,随便从旁边的树上摘了几根较为柔韧的树枝枝条,将野兔捆上拎起来拿在手中,它才终于肯作罢了。

萧燕绥又给小猎犬顺了顺毛,正好两个人找到了狗,话也说得差不多了,便顺着来时的方向,复又折返了回去。

“不过,这么看来的话,短时间内,对安禄山的怀疑,怕是根本无法取信于圣人了。”萧燕绥轻声说道。

李点了点头,言语间也带上了些许无奈之意,“王将军乃是圣人义子,此前又一直远在边关,圣人对他可谓是信任有加。只不过,这几年间,随着安禄山渐渐势大,再有圣人对东宫的怀疑,便是王将军,其实在这上也跟着吃了不小的亏。”

萧燕绥一怔,旋即恍然。

此前,王忠嗣能够成为四镇节度使,除了他从小在皇宫之中被玄宗抚养长大,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他一直都颇受玄宗的信任和重视。再加上,当时东宫处境格外艰难,王忠嗣和太子李亨之间的兄弟情谊也是非同一般,玄宗提拔他,其实也有安抚东宫之意。

然而如今,玄宗愈发年迈,他最信任的人,也就从当年在皇宫之中长大的王忠嗣,变成了胡人出身、性格狂妄直率、在长安城中举目无亲的安禄山。

此前,玄宗能够用王忠嗣来安抚东宫太子,如今,玄宗当然也会因为王忠嗣和太子李亨之间的私交,而对他心生怀疑……

念及此处,萧燕绥的心中几乎是悚然一惊,下意识道:“现在这种情况,王将军最好是一封关于安禄山的奏折都不要上了!”

李扯了扯嘴角,笑容里带着些许无奈的神色,却摇摇头轻声道:“劝不动的,王将军性情耿直,忠君爱国,他既然已经认定了安禄山有问题,他就绝不会退缩的。”

远在边关的西北大营里,王思礼紧抿着嘴唇,他才从校场上匆匆赶回来,秋深飒爽的天气里,里衣仍旧被汗水浸透。

他伸出手,一只骨节分明、指腹犹带厚茧和刚刚不小心擦碰出来的细微伤痕的手重重的按在了王忠嗣面前的奏折上,近乎惊怒交加的质问道:“你还在弹劾安禄山?都说了多少次了,不要一直抓着这件事不放!如今在圣人面前,李林甫、张利贞一力为安禄山申辩,你以为你是在弹劾安禄山,落在旁人的眼睛,别人只道你是在为了东宫同宰相李林甫角力!”

王忠嗣叹了口气,抬起头,眼神却意外坚定的看向王思礼,平心静气道:“安禄山虽人在长安城,可是,交界之处,有百姓来报,范阳郡内有异动。”

王思礼直接就被气笑了,按住王忠嗣案前奏章的手越发用力,几乎要把那脆弱的纸张揉碎一般。

“别说什么百姓来报,这话你自己信吗?你疑心安禄山,私下里派人盯着范阳郡的情况无可厚非,可是,这些怀疑若是写在奏章里,安禄山先去圣人面前哭诉一番,李林甫再反过来参你一个居心叵测,你拿什么去辩解?圣人对你和太子越发岌岌可危的信任吗?”

王忠嗣又叹了口气,然而,他看向几近暴怒的王思礼时,眼神却称得上慈爱和温柔,“思礼,有些事情,总有人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