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1/1)

我给你弄了五个,绝对够你用了。已经给他们发了安家,让他们回家安排了,大概半个月后就会把他们送走。两个钻石矿就那么闲置着一直没有开工,损失太大了。方军会接他们的,然后打散编入三个小队,先把场子支起来,其他的等你过去再细安排。”楚详细解释了下。

叶冰点头,认为这样可以,“内线要安排好。”

来赛省那边不是钻石矿就是绿宝石矿,都是比较珍贵的宝石,自古财帛动人心,所以必要的眼线肯定要安排的,而且不会只有一个,通常是三个以上,他们互相并不知道,避串通,其实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肯定的。”这个他怎么敢忘,“媳妇你不是要在来赛省盖大酒楼么,明年四月份以后吧,咱们的海伦就能交付使用了,到时候给你带过去一个工程队,就让小山领队。你回头就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他,让他帮你出设计图,进行工程前期预算,到时候建筑材料都从这边直接运过去,省得到那边什么也没有,抓瞎。”

作为好老公,媳妇的每件事他都很上心的,这都是一早就打算好了的。

“就这么办。咱们可说好了啊,公是公私是私,这个酒店是我自己投资要干的,该多少钱就多少钱的。”她手里是没多少钱,但是她的海鲜店每个月的基本盈利都在十万联合法郎以上,等她回到来赛,绝对又有一笔巨款了,盖个大酒楼绰绰有余了,反正她也不知道钱要怎么花。

“肯定要钱,这年头不给钱谁干活啊。要是这活我能自己干,肯定就不和媳妇要钱了。”楚开着玩笑,但他也没想占公司的便宜。

为了这么点儿钱,让别人说闲话不值得。

下午两人带上安全帽来到一处正在建设的园区工地,“这是宿舍楼,以后工作人员多了,有些可能是外地的或者当地离家远的都可以申请宿舍,有集体宿舍也有单人宿舍,以后园区里面甚至会有菜市场和幼儿园,就像一个成熟的住宅区一样,工作的同时不耽误生活、娱乐。”

“这投入非常大吧。”叶冰虽然对商业不感兴趣,可是逻辑推理还是有的。

买地皮需要钱,不过因为工业园区的地址一般都是在城郊,所以价格还是很便宜的,再加上公司可以拿到一些优惠政策(国家鼓励投资),价格还会降一降。

盖这么多建筑需要很多钱,这还不像商品房可以卖出,缓解资金压力,简直就是投入大入极少(少量厂房出租益)。

这么一推算,公司的投入真的很大,而且楚的意思还想全国开花,怪不得在国外挣了多少钱转眼就没了。

“嗯,我们贷款了,在建设银行贷款了三十个亿,超低息。”他们之所以能贷出这么多钱,和大领导的关照是分不开的。

他们公司之所以能在国外投资大型海轮,又在国内四处投资,除了lifetime和其他奢侈品真挣钱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股市中来的。

楚并不知道那只股票能长多少,可是他知道哪些公司在是几年后、十几年后仍然屹立不倒,靠着这样的先知性,每年的股票益都很可观。

每年的益都是天文数字,可是对于投入还是远远不够,所以只能向银行贷款。

不过这个时期金融法律真的不健全,在他看来都是漏洞,空手套白狼也不是做不到,不过他们公司一直是国家重点企业,被人盯着呢,还是慎重点的好。

两人站在顶楼向下看,楚指了指不远处的厂子,“这个是未来的电冰箱厂,新诺节能电冰箱,我们将在全国首倡节能减排的概念。技术已经突破了,正等着生产线,一安装就能生产。”

华国即将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道,但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因为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建设,商人为了巨大的利润,领导们则是看中业绩(关系升官),所以就有很多地方用环境换利益,一些煤矿、重金属工厂,甚至是有毒害的化学厂堂而皇之的开工,根本不会在乎附近百姓和工人们的人身安全。

他和师父都是人大代表,他的议题就是《用环境换利益短视经济》。

他师父提的是《珍惜矿如何卖成了白菜价,苦了谁富了谁》,主要说的就是xi土矿。

楚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因为对方利益集团庞大,可有些事他还是要努力一下的,要不然他会后悔一辈子。

他和师父敢这么干,也是慎重考虑过的,可能会遇到一些刁难,但自身安全是能保证的,因为他们有护身符。

现在国家农业的钾肥全部依赖进口,造成农民成本高入少,可是他知道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察尔汗盐湖。

他一年前就派了一批地质学者去附近考察,已经拿到了确切证据,等这件事报上去肯定会引起轰动,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到时候师父和公司肯定会被大肆表扬,名声就是很好的护身符,没人敢动他们的。

至于到时候是国家投资,还是他们私人投资,或是合资都好商量。

“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才是正理。”国人众多,每人节约一分就是很大的量,叶冰认为老公的做法很值得称道。

她家阿一向是眼光长远的。

“现在的洗衣机都是单筒结构,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研究双筒的,一边洗一边甩干的,这样衣服拿出来就六成干了,需要晾晒的时间就大大减少,等双筒研发成功了,还可以继续研究全自动的,衣服往里一扔一摁按钮就好了,节省人力。慢慢的这个工业区会变成华国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制造中心。”这是他的目标,目前看来还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两人晚上去吃了地道上海本帮菜就回家休息了,他们明天要去上海造船厂看看他们的海轮的改造情况。

“海轮在英国那边已经被拆卸过了,不过为了多放货物,还要重新改造下,我们要做的是集装箱货轮。”这也是以后海运的趋势。

进了造船厂,专门有工程师给他们带路,去了他们海轮所在的船坞,“你们的海轮个体大,在三号船坞改造呢,工程进行的很顺利,估计比预期会早半个月左右。这边请!”

两人跟着这位工程师来到了船坞内部。

万吨级别的海轮个体庞大,人和它一比就像个小蚂蚁似的。

工程师从专业角度给他们详细说了下工程进度。

“你忙,我们自己看看就好。”楚听到他随身对讲机响了,示意他们自己可以的。

“那好,请在这处参观区待着,不要随意乱走,很危险的。”工程师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遍,这话一进来他就说过一次了。

楚拉着媳妇的手,“等这艘海轮改造完成,船体要全面喷漆的,我选的白色底漆,黑色名称,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