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1/1)

很偶然的,她周围多为女x,造就了她走上同道路的环境。当然身处这种不利环境不代表一定就会成为同者,她之所以成为一名同者,主要并不是别人的引诱,而是她心底里的男x理想。幼儿时期的潜在心理对她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她不过是将它一步一步具体化了而已。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更多的事例了。但是通过上述这位女x的例子,已经充分展示了同者的生活实态。

对其他同者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女人心里都有着一幅理想的男人画像,她们往往会从身边的异x中去寻找这个理想男人,从中获取爱情;真正的同者却没有进行这种替换,而是自己去扮演这个理想男人,倘若中途倾心于某个男人,则一定是这个男人能够满足她继续扮演男人角s的潜在愿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同者虽然r体上缺少快乐,但却能够用精神上的快乐去弥补r体上的快乐。

假如娶这种女x作配偶,对男人来说或许x的快乐少了些许,但是精神层面上的快乐足以弥补生理上的不足,因而还是有不少益处的。

本章小结

一、女x同大致可以分为暂时x的同和真正的同两种类型,前者只不过是邂逅男x前一时的行为,后者则是在邂逅男x后仍旧无法摆脱对同x的爱。

二、同者大多是在x方面未成熟的、尚未体验到与男合的快乐的女x。

三、真正的同者中绝大部分属于男角,她们通过扮演男角,将自己幼儿期开始怀有的男x化理想付诸具体行动。

四、可以肯定的是,同者是想象力丰富的浪漫主义者,精神优先于r体的非女x化的女x。

x感缺失的女人(1)

绪 言

本章将论及最大的难题——缺失的女人。

称之为最大的难题,首先是“缺失”的成因因人而异、千差万别,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其次因涉及个人的隐私,有关其症状的自述少而又少,即使有,也大多经过了言辞上的处理后才表达出来。本来已经够复杂了,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人理由叠加在一起,且情况因时间逝去而不断变化,另外,就像女人没有y痿不举的实际感受一样,男人也没有女人缺失的实际感受,种种原因,情况之复杂实在无法一一列举。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光是发牢s。

迄今为止,“缺失”犹如湮没在茫茫黑暗中一样,即使偶有相关的论述,也是孤零零的、互不关联的个人案例介绍,几乎看不到对此系统的概括、分类以及基于此之上的理论阐述。

本章之所以不称为“缺失症的女人”,而称为“缺失的女人”,自有笔者的考虑。加上一个“症”字,犹如症状、症候、病症、恶症等等,会给人一种疾患的印象。

事实上,英语中与“症”语意相当的symptom一词,是指疾病的症状或x质,显然是以承认其是一种疾病为前提的。

但是笔者却认为,将缺失作为一种疾病对待,似乎有些过了,它只能说是一种倾向。因为它不仅仅单纯是身体上的问题,生活中缺失的人与普通人看上去也并无两样,并且还被排除在健康保险的范围之外。

基于这样的理由,笔者去掉“缺失症”中的“症”字,称之为“缺失”。如果斟酌一下“高血压”与“高血压症”、“不孕”与“不孕症”的语感差异,就能够理解这两者的区别。

可以看出,前者仅是一种倾向或是状态,而后者则是一种在医学上成立的疾病。

换句话说,去掉这个“症”字,意味着没有将“缺失”视为某种特殊的病症,而是定义为在普通人身上也可能发生的某种状态,从而在一个更大的范围来审视这个问题。

不过在后文中会数度出现“缺失症”、“x寒症”等字眼,这并不是笔者措词混乱,而是考虑到读者迄今已经习惯、易于理解的缘故。女x杂志或周刊杂志上经常出现这样的词语,事实上都是应该去掉“症”字来使用的。但突然间笔者独自一人这样来使用的话,可能会引起混乱,所以后文中出现的“缺失症”的含义均是指笔者前述的“缺失”,只不过出于约定俗成的考虑,“缺失症”更便于读者理解。

什么是“缺失症”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缺失症”与“x寒症”有什么区别?

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经常被混同起来使用,甚至有的辞书也采取了含含糊糊的表述:缺失症→x寒症。

事实上,这两者非常类似,一般就表象而言,混同起来使用也不算谬差,但是两者的成因及内容却有很大的差异。

所谓“缺失症” (dysparennia) 是指无法通过获得即高c (aus)。而“x寒症”在专业术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比较近似的有frigiditat(英语为frigidity),翻译过来有寒冷、冷淡、冷漠等意思,故“x寒症”一词恐怕是从这里来的(通俗的说法叫“x冷淡”)。然而frigiditat的专业译法应该是“x无欲症”,它的含义也就是指没有 (libido) 而对毫无兴趣。“x寒症”是强调语气、语境的译名,而“x无欲症”是强调其实际状况的译名。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x感缺失的女人(2)

不管着眼点落在何处,“x寒症”表明的是一种没有的状态,而“缺失症”则是有但无法获得x的状态。

以上对“缺失症”作了一个简单定义,即“缺失症是指无法通过获得的状态”,就这一定义来看,“缺失症”非常简明易懂。

然而这里还存在疑问:“无法获得”中的“”究竟指一种什么状态?

是指高c那样的巅峰体验,还是指一定程度上的?基准不一,答案就会有天壤之别。倘若以巅峰体验为基准,那么一般只获得某种程度的健康女x全都成了缺失症。最近一些女x阅读了有关x的读本后钻进了牛角尖,以这种巅峰体验作基准,自寻烦恼地怀疑,“我是不是得了缺失症”?毫无疑问,这显然过头了。

这里的“”应该是指某种心理的愉悦感、对这一行为的好感和兴趣,这样来看其包含的范围就宽广多了。

不过,这样的定义仍不免笼统和暧昧。

例如,与某个男人的能获得,但和其他男人则毫无感觉,或者是和某个特定的男人在某种状态下能够获得,但是换一种状态就完全无法获得。这样的女人是否可以断定为缺失症呢?

一般而言,尽管只能与某个特定的男人在某个特定的状态下才能获得,但毕竟还是能够获得的,因而不能算作缺失症。换句话说,这种情况说明女人的是与一定条件 (男人及环境) 紧密相关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女人的贞c观念。

关于这个问题,后面还将论及,这里就先打住不展开了。

总而言之,只要与某个特定的男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能够获得,哪怕范围再狭隘,这个女人就不属于缺失。

假如这个“特定的男人”不是被社会所认可的丈夫,又该如何解释?这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你能在与别的男人的中获得,所以你不是缺失”来搪塞。这种现象,只能称之为社会制度x的缺失,与真正的缺失是两回事,容我们在后面再讨论。

再回到“无法获得”的问题上来。

想象一下初夜时的情况。此时,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不可能获得,非但如此,甚至还伴随着痛苦和厌恶。假如根据上述定义,仅从“无法获得”这一点来考虑,这种情况也可归入缺失了,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却不是缺失。

可见,上述定义还须考虑到一个例外的情形:没有x经验或是x经验甚少的应属例外。

另一方面,关于“”的定义也不可仅局限于r体上的愉悦,应将它扩大至精神上的充实感,即女人在初夜或者初次体验时,尽管会伴有r体上的痛苦,但通过将自己的处女之身献给心爱的男人也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则即使不考虑初夜的例外情形,上述定义依然可以成立。

事实上,凡是在女人的第一次x经验中,伴有这种精神满足感的,几乎毫无例外,在以后的过程中都能够逐渐体验到正常的。因此,将“”定义作这样的扩展不存在问题。

还有一个疑问:的缺失又如何理解?

众所周知,对待是不会用心的,也就是主观上不会投入,也不会去追求,不仅如此,她们还会竭力保持清醒,避免受对方影响而动情。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因到达高c而耗费体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预防带入个人感情因素而影响到“工作”。但不管怎样,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而形成的缺失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缺失,一不小心还是会产生的缺失,严格来讲不算缺失。书包网 。 想百~万\小!说来书包网

x感缺失的女人(3)

中有一部分人,不论与谁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都无法感受x,她们不是有意识地控制和压抑,而是自始至终根本感受不到。这样的人被称作天生的。这种属于缺失症的范畴。或许正因为缺失,她们才会成为,或是能够作为而生存下去。在讨论女人缺失时,这样的因果关系也不可忽略。

无论如何,只有明确了的定义之后,才能确定缺失的定义。

关于的定义,借用一个陈词滥调式的表达来界定是最为稳妥的,即它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依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同时的基准不可设置为高端的巅峰体验,而只能尽量设置为低水平的一般体验,这样才能保证讨论具有实际意义。

r语中没有一个词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这种基准x的,因此只能尝试这样表达:即r体上具有某种愉悦感,精神上具有某种充实感、满足感,时同时感受到这两者或者感受到其中任何一种感觉的,就不属于缺失症。

反过来,假如与某个特定的男人在特定的条件下,整个过程中既无r体上的愉悦,也没有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女人就应归入缺失的女人。

缺失症状的分类

造成缺失症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很难简单地进行归纳。

即使是这方面首屈一指的研究专家、德国人施蒂克尔,由于不擅长图解分类,他的分类也让人望而兴叹。

为了对缺失症的产生原因有一个大致的概括x了解,这里参考r本医学教授九岛胜司的分类,尽管事实上也可能并非如此,而且其中不仅仅是纯粹的缺失,似乎也混入了一部分x无欲症的原因。

按照他的分类,产生缺失的原因可分两大类:

一、身体原因

a、因生殖器疾患或男女生殖器不相容引起的疼痛;

b、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

c、生殖器萎缩、去势;

d、粘连xzg后位症、卵巢下垂等;

e、痉挛。

二、精神原因

a、歇斯底里;

b、对于的厌恶、恐惧、肮脏感等;

c、早泄;

d、技巧拙劣以及x无知;

e、过度;

f、精神压力;

1、初经时的羞耻心理;

2、新婚初夜的精神刺激;

3、妻子同丈夫以外的男人有爱恋之情甚或不正当关系;

g、杂居生活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顾忌;

h、对高c的过度期待(虽有但依然对有更高的期望);

i、中断(避孕目的)、戴避孕套等引起的神经高度紧张;

j、因近亲结婚而造成的缺乏异情,仅有同胞亲情;

k、敬畏丈夫,或相反蔑视丈夫;

l、轻视x;

m、其他各种精神x、情感x的因素。

以上原因中,几乎所有身体方面的原因都是特殊x的,本身就属于一种疾病,与一般所说的缺失含义完全不相同,其治疗也须视情况作妇科或外科的处置,因而不在本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不过,惟e项的痉挛则大多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只不过呈现出身体上的变化而已。

精神方面的原因如上所列,林林总总,每一项都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夹杂着一些难题,而且每一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多数互有联系或重叠。

例如,a项的歇斯底里x格在b、f、m等项中也时有所见,这些重合在一起形成了缺失症。尤其是m项,虽概括而言曰精神x、情感x的因素,但“其他各种”意味着a项至i项以外的任何精神压力、紧张、挫折都可能成为缺失的原因,其范围极为宽泛。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x感缺失的女人(4)

这其中理由相对较为单一、解决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的,是c项的早泄、d项的技巧拙劣以及x无知、g项的杂居生活造成的对周围环境的顾忌,以及i项的中断 (避孕目的)、戴避孕套等引起的神经高度紧张等,只要男女双方互相配合、或条件稍加改善就可以治愈,但如果错失了治疗的时机,则可能造成缺失习惯化,身体和精神都对这种条件产生了麻木,到时候再来改善条件恐怕为时已晚了。

缺失症通常会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和r体上的焦灼和自卑感,结果使得缺失症愈加顽固难以医治,换句话说,原因摇身一变成了结果,结果又反过来成了原因,如此恶x循环,症状越来越重,这一点不容轻视。

j项的因近亲结婚而造成的缺乏异情属于特殊情形,但既然归入了婚姻这一社会x体制,其治愈非常困难,如同f项第3条的妻子同丈夫以外的男人有爱恋之情甚或不正当关系等一样,只要没有从社会规范中剔除,它作为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无法轻易被解决掉。

其他原因也都是看上去简单,事实上给女人心灵造成的创伤却不可小觑,即使成因得以消除,但是创伤却不可能彻底消失。这种精神创伤还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感受x而有所不同。

如果原因明了,则还算幸运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患有缺失的女人病因不明,治疗也无从下手,每天过着闷闷不乐、令人同情的r子。

源于精神因素的几个成因

下面,对先前述及的分类中主要源于精神因素的几个成因进一步探讨一下。

关于a项的歇斯底里,在前面章节中已经论及,这类女人一般自恋情结严重、想象力丰富、易受外界暗示,一般而言比较难应付,但是男人若能很好地引导和主导,因其富于,故一定是个别有妙趣的女人。

看到这里,如果再将歇斯底里列为缺失的原因之一,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其实这并不矛盾。

说这类女人富于,是说在某个特定的男人身边,而且是在其很好地引导和主导的情况下,并非指所有场合都是这样。这类自恋、个x较强的女人,如果与某个男人特别相适,其内在蕴藏的潜质会得到充分发挥,然而与其相适的男x范围同一般女人相较却非常狭小,具有很大的局限x。

由此可见,当男女相适的时候,富于绝对是积极因素,而在缺失的场合中,它却又成了负面的消极因素。换言之,这类女人的情感振幅很大。

这种与男人甚为狭小的相适x,也是女人共通的特征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可否认,除了某些特殊情况,缺失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女人的先天素质。

尽管如此,歇斯底里x格自身几乎从未被视作缺失症的成因,虽然极易成为其原因,但是并不等于就是,如同具有歇斯底里气质的女人不一定就发作是一个道理。先前的分类中之所以将它列入,只是指出它具有这种倾向x,而不表示它就是直接的原因。

b项对于的厌恶、恐惧、肮脏感等,现在被视为缺失症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其中视为不洁的倾向尤为突出,与其说是先天x的,不如说主要还是后天受到的影响所致,例如家庭的管教、自身的道德伦理观等。施蒂克尔也曾列举了数个事例,说明欧美家教甚严的上流天主教家庭出身的妇女往往怀有这样的偏见。对幼儿时期的男女灌输“x是龌龊不洁”的观念,或对其讳莫如深的做法,在现代社会仍然非常盛行,甚至有时不仅仅作为一项家庭管教,而且当作一种正统的道德观、伦理观。。 书包网最好的网

x感缺失的女人(5)

及至年岁渐增或是成人之后,这种观念会渐渐淡化以至消失,但是在只有母女两人生活在一起的环境中,或者双亲对女儿极其溺爱、j往范围极为狭小的情况下,女人仍很自然地带有偏见,从而产生缺失,这种事例也不在少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与年龄相适的x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对怀有厌恶和恐惧,问题又更加复杂了。

这种情况下,根本原因还在于女人对于的不洁感、罪恶感,除此以外,大多还由于受到过某种精神外伤,例如少女时期突然看到巨大的男人,不意撞见父母的场面,被不喜欢的人强迫接吻等等,只要一件看似不相关的小事,便足以形成其精神上的外伤。

对于x的肮脏感、厌恶感,任何人在少女时期或多或少都有,它自身并不属于异常,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当开始萌发爱的憧憬的时候,如果因为这种精神外伤而不能顺利地萌发男女情爱、,只会造成厌恶感或恐惧感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缺失症,无论男人如何努力,都无法冲破缺失这个障碍。

这就意味着女人在对某个男人产生深厚而坚定的爱情之前,已经对所有男人产生了恐惧和失望,不啻是一种悲剧。

至于c项的男人早泄而导致缺失,事实上并不多。

诚然,早泄会造成女人不满足,使其产生精神不安、焦虑,甚至对男人产生不信任和蔑视,以及加重女人对于自身的厌恶等。但是现在针对早泄已有专门的治疗手段,即使不加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自愈,并且如果女人深爱着对方的话,仅仅这一事实也可以令女人得到满足。但假如女人对对方缺少爱情,或者极强却又非常内敛,问题就会出现。

当然这与其说是精神上的问题,不如说还是技巧上的问题,因此并非很大的问题。

d项的技巧拙劣以及x无知,和前一问题有相似之处,只要双方协调配合完全可以解决。

如果仅仅一两次当然不成为问题,不过,事实上多数的情形却是长期如此且从未采取任何改进对策。如此一来,一开始还仅止于技巧问题,但渐渐会转化成精神问题,且增加了双方间的不信任,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不管怎样,这种情形只要男女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教养,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解决,也不成为缺失症的主要原因。

e项的过度一般被视为缺失的常见原因。

单单因而成为缺失症的极为少见,这其中还掺杂了男人的态度,即男人错失了将女人从中解脱出来的良机。

女人的有多种形式,一般以为代表,而无法获得正常中的。与孰优孰劣姑且不论,要想彻底纠正,就必须通过同男人的j合,让女人切实感受到,由男人c入而带来的愉悦大大超过独自一人所带来的。当然,的唤醒还必须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支持,例如对这个男人的爱情。一般来说,女人多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使得得到开发,并凌驾于之上,从而抛弃掉行为。

但是,如果在向转换的过程中,因某种障碍,例如男人动作粗暴、缺乏亲切、感情背叛等,导致精神层面上的支持缺失,只剩下厌嫌,就无法被唤醒,以至变得冷漠,对于行为本身还会产生抵触和抗拒。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x感缺失的女人(6)

多数情况下,女人因此而患上缺失症。个别极强的女人以及以往曾经由获得过的女人,则会返回到中去寻求。换句话说,她们也尝试过体验,但结果却是失望,故而又回到了阶段。

这样看来,除了极少数极端的自恋狂和沉溺于的女人,与其说是缺失的原因,其实更应该视作缺失的结果。

f项的精神压力下列举了三种情况,这其中包含了各s各样的问题。

首先是身体上的羞耻,只要是女人谁都有体会。而之所以有的女人因此而缺失,多数人却没有,这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女生在学校来月经时,偶然被男生发现而受到刻薄的嘲笑侮辱,从而产生了经血肮脏的观念,严重时会从对自己生理的厌恶扩大至对x本身的厌恶,进而导致缺失。

当然,在x观念r益开放的今天,这种现象越来越少见。

相比较,从发生的频度来说,第二种情况即新婚初夜受到精神刺激而导致缺失更加常见,它与b项一样都是缺失症的重要原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初夜时,丈夫瞥见妻子的腿忍不住说了句“腿真粗啊”,在妻子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以后每次同丈夫行房时便会毫无。

另外,因为一句“男人那玩意儿真要命哪”的戏言而患上缺失症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从频度以及缺失的严重程度来说,新婚初夜的首次x体验对于女人都是事关重大的。

初夜对于女人来说,是对x的漠然被打破,恐惧成为现实的那一刻,是通往绝妙的痛苦经过,是向升华的,是独自一人的x走向两个人的x的启程。在这一刻,对于未知怀着恐惧和不安的女人,赖以支撑的惟有对男人爱情和信任,但倘若这种支撑一下子失去或破碎,女人势必对两个人的x产生失望、恐惧,牢牢闭起的铁门。

从这个意义上讲,缺失是女人先天所具有的一种自我防备手段。

近来,年轻女x中缺失症r渐增多,恐怕与x技巧拙劣的男人增多以及新婚初夜的x体验过于平淡无趣不无关系。无论如何,初夜对于女人以后的x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今后也不会有所改变。

同丈夫之外的男人保持爱情或不正当关系而导致缺失,也就是说,由于心中另有所属,在过程中无法对丈夫集中情感,从而感受不到x快乐。如前所述,严格来说不属于缺失症的范畴。

不过一般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对丈夫说不上特别讨厌,远未到离婚的程度,但是过程中就是没有。

这种情况或许是夫妇间紧张感消失了,从而使得受较难被激发起来的缘故吧。

g项的杂居生活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夫妇来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夫妇j合会不会被人窥见或听见,这种担心确实是导致缺失症的原因。不过,由于原因和治疗方法都非常明确,属于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本章姑且就不加探讨了。

h项对高c的过度期待,是指即使能正常感觉到但依然对有更高的期望,也就是贪欲无度,或许是因为受了某些书刊的错误引导吧。事实上据医生介绍,比照着书刊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缺失症,慌里慌张去找医生咨询的女人,没有一个是真的缺失症患者。

x感缺失的女人(7)

对受的夸大理解反过来却导致了缺失,这实在是个讽刺。

再来看i项:中断 (避孕目的)、戴避孕套等引起的神经高度紧张,这在避孕甚为普及的时期,曾经一度极为多见。两个人之间隔着一个避孕套,对激发和提高受确实有妨害,不过若是不又担心受孕,反而神经紧张,同样得不到x快乐。

男人和女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感受,事实上,戴避孕套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男人试图避免怀孕的态度,或是男人不顾女人有受孕的危险,单方面沉湎于x事的快乐,令女人心底里对男人产生不信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j项的近亲结婚严格来说也不属于缺失症的范畴。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亲情被优先于爱情、x快乐,但不同于普通缺失症的是,男女双方之间另有一种两x间的亲近感和充实感,这是由于熟识和亲近而导致的缺失,而非疏远、敌对导致的缺失。

k项的因敬畏丈夫或蔑视丈夫而导致缺失,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敬畏丈夫的情形下,女人感觉自卑,自己给自己套上一副酷厉的枷锁,精神上不自由,因而妨碍了的奔放向上;相反,蔑视丈夫的情形下,女人在精神上和r体上都无法服从男人,自然没有可言了。

女人的高c是建立在忘我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这类缺失症了。

l项的轻视x,同b项的对于的厌恶、恐惧以及肮脏感有关联之处。不少宗教和道德观都将x的快乐视为一种罪恶,受这种宗教和道德观影响而导致缺失的女人就是牺牲者。

还有一种情形则是看到自己的母亲或是同x前辈沉溺于,从而产生厌嫌感,为防止自己走上同样的道路而怀有极深的警戒心,以至患上缺失症。前述是轻视x的直接受害者,此处则是间接受害者。

m项所列的其他各种精神x、情感x因素笼统而宽泛,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情形:因对男人爱情消失、不信任、背叛产生的反抗而导致异常、变态,以及幼儿体验、异常体验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概而言之,这些都属于精神上的创伤,也就是精神外伤。

容易缺失的女人

只要身体正常的女人,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获得,同时也都可能产生缺失。换句话说,缺失是女人透过身体这个窗口呈现出来的两种表情中的一种,因此,只要是女人,谁都存在患上缺失症的可能x。

不过,人是有差异的,有的人比较容易缺失,有的人却不易缺失。

那么,什么样的女人容易缺失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最为贴切的方法就是,首先找出缺失的原因,然后从中得到答案,归纳出什么样的女人容易缺失。

缺失的原因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省略不再赘叙,仅概括x地提示一句,缺失的原因分为身体原因和精神原因两类,现在一般所说的缺失几乎都与身体原因无关,而是由于精神原因引起的。

初次x体验时的不安、厌嫌,丈夫缺乏体贴,担心受孕,对丈夫的不信任等等,都会在女人心里投下微妙的y影,成为心灵上的创伤。医学上将此种情形总括起来称为“精神外伤”。

尤其是初次行房时的女人心理极其纯真,因而也极易受到男人的态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其中,又可分为两类:纯真至极的女人和一般的女人,也就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女人和不太容易受伤害的女人。前者纯真而易受伤害的女人可以被归结为神经质的女人。

x感缺失的女人(8)

举例来说。因隔壁房间有人而担心夫妇间的亲密行为被偷听到的时候 (居住环境狭小的都市中这类情形相对较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大家庭中婆媳、姑嫂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类似情形),丈夫宽慰道:“没关系,不会被听到的。”这时就会有两类结果:有的人自始至终提心吊胆,放心不下,有的人一开始可能缩手缩脚,但渐渐卸下包袱,不再去管它了。显然,始终介怀的前者更容易患缺失症。

这类女人一般可称之为神经质,但若仔细分析一下其心理,首先是有一种羞耻心,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公婆听见,其次还有自尊心(我可不是这种女人),对在可能被人听见的环境中公然向自己提出要求的丈夫的抗拒和蔑视,以及不得不在这样的条件下做这种事情的厌恶感,等等,各种心理夹杂在一起,互相j叠,互相影响。

再进一步细究下去,还可以看到女人某些精神上的戒备:是可耻的事情,更不用说发出欢喜的叫声,给别人造成困惑,这是绝不允许的。这些其实都是女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家庭教育和道德观的投s。(也有人表示,被人听见或窥见极富刺激x,反而可以激发起情欲,不过这只限于x经验丰富的成熟男女之间,初体验或x经验尚浅的男女是不可能有如此感受的。)

再来看戴避孕套引起神经高度紧张导致的缺失(分类中的第二类i项),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没有因为戴避孕套而陷入缺失症,现今的女人大概绝大多数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然而,因此而缺失的女人,其心理其实也可以理解。与男人j合本是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亲密无间的结合,但中间却被一层橡胶薄膜阻隔着,这绝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满足了。不管对方怎样努力,女人都会觉得包裹着橡胶膜c入进来的,是人工的东西,而不是真实的爱情。

又假如不是丈夫而是恋人的情况,当男人小心谨慎地戴好套子靠近时,女人也会觉得对方不够庄重,没有将男女j合之事看得很神圣、很纯洁,只想得到自己的身体而已,或者怀疑对方对自己不信任,等等,这类心理不能说绝对没有。

单是避孕套这件事情,神经质的女人便会有这许多心理活动,疑神疑鬼,结果自然是越想越扫兴。

然而缺失症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即使相反的事情,也有可能成为缺失的原因。

例如,戴避孕套可能导致缺失,但不戴的话也可能导致缺失,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例。这种情况常见于担心受孕的女人身上,当得知对方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时候,心里惴惴不安而难以集中精神,有的甚至会拒绝j合。

这不仅仅发生在恋人之间,夫妇间也不鲜见。个别戒备心特别强、谨小慎微的女人,自己若不亲自确认一下是否采取了避孕措施,就不肯接受对方亲热的要求。有的则是一方面想确认,但又出于羞耻而不得为之,于是心里自始至终七上八下的,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过程中去。

戴与不戴避孕套,都可能会成为缺失的原因,同时又分别是缺失症的治疗方法,这就如同放s线既是癌症的诱因,也可以用来治疗癌症一样,完全是一对矛盾。正因为如此,这也是一个极富挑战x的难题。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x感缺失的女人(9)

幼儿x神经质

前面已经论述了神经质的女人易患缺失症,那么“神经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神经质”一词,医学上是指体质x神经衰弱症,有时候也将强迫x神经症归入其中。其精神症状表现为:感情易受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安等;身体症状一般较多的是自律神经机能不稳定,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各种表现。

这其中最重要的共通症状是x格内向、极易形成自卑感的自我不确定,以及人生欲望过强、对一切事物都按照理想要求十全十美的绝对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x格。

一般在生活中人们所说“神经质的人”,并没有严格按照医学定义,大都是从x格乖僻、过于敏感、易受刺激,进而容易受到伤害的角度来理解,其实在这些表象的深层,都是以上两种x格即自我不确定和凡事绝对化在作祟。

内向、极易导致自卑感的自我不确定的x格,在x行为过程中毫无疑问是极易受到伤害的,而一旦受到伤害,伤痕会非常深,很难治愈。

比如女子第一次在男人面前露出身体时,对方一句“腿怎么这样粗啊”,或是新婚初夜丈夫不经意地咕哝一声“好像有点松嘛”,就会导致有自我不确定x格的女人愈加内向、自卑感更重,势必陷入缺失。

绝对化的x格更是一种令人头痛的x格,这种x格的人往往理想过高、欲望很强,而且对一切都要求十全十美,时常对周围抱有不满情绪。女人若是这种x格,经常会将其掩饰起来,而男人若是这种x格,则往往表现得极具攻击x。在我们身边很容易发现这类人。

例如在酒吧里,看到女人走近,有的男人会坐在吧台一头自说自话地发牢s,说些令人讨厌的话 (因内向和自卑感而导致自我不确定),结果身边没有任何女x朋友,时常一副不满的样子。这种男人一般被人称作偏执,是女人最讨厌的类型,最没有女人缘。

绝对化的x格是由于女人将某个女人 (或男人将某个男人)固定于某种印象,完全无法进一步扩展开去,甚至将对某一个人的印象泛化至对整个女x或男x,因而在x格发展上是有缺陷的。

这种对特定事物的刻板、固定印象,就像幼儿对于母亲的印象一样,属于幼儿时期特有的幼稚x,而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思维和情感应该从这种印象中脱离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精神成长的过程。

极少数的激进派学生活动家囿于某种理想化的革命憧憬,无法从中跳出来,以至走进死胡同,苦闷一生,可以说就是一种典型的神经质患者。

这种绝对化的x格使得自己的社会适应阈值变得十分狭小,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极少有合得来、可以协调共存的朋友,因而不断与身边的人发生摩擦,而这又反过来令其更加钻进绝对化的牛角尖,造成恶x循环。

在缺失症中,神经质、幼稚x的女人治疗起来尤为困难。

因为这种女人不仅仅是x格乖僻、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同时缺乏将自己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体验的事物随着成长及时地加以修正,使之合乎现在周围环境和规范的适应能力,永远停留在某个时点,只相信自己以前掌握的价值基准,对于不符合自己尺度的事物一概拒绝。这种人也被称作“大孩子”。

幼儿时期人们所掌握的价值判断基本上都是由成年人灌输的,是既成的、单方面接受的。然而这个时期成年人传授给幼儿的价值基准,不一定是大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真实反映,而往往是被理想化了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是非现实的判断。

x感缺失的女人(10)

例如,大人教育幼儿“不可以说谎”,幼儿尚无独立判断的能力,只好全盘接受。可是进行这样教育的成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难道没有说过谎吗?并非如此,事实上他们清楚地知道不说谎就无法生存的道理。可是为什么教给孩子言不由衷的东西呢?

成年人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从理想入手,而且当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时,这种倾向就更加严重。通过向幼儿讲述理想,父母们觉得自己教给了幼儿正确的东西,完成了作父母应尽的责任。然而,成年人自身都无法坚守的理想让幼儿去坚守,不是对他们的戏弄吗?

等到长大,孩子们会意识到:“父亲和母亲教的道理好像有问题哩,那些都是理想,跟现实很不一样。也许他们只是想告诉我,如果可能的话你应该那样去做。”

从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所谓成长,就是自我卑小化、逐渐将自我融入社会的过程。

绝大多数幼儿经由这个过程而变成一个成人,经过这个过程的磨砺,才能完整了解理想和现实,自我调适,以适应现实社会的种种状态。

但是也有极少数人,拒绝这种转变和成长,加上其x格极度乖僻、自我,与周围的人摩擦不断,冲突不断,最终与社会格格不入。

这样的事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看到。比如活动家就是一例,在幼儿时期只被灌输了概念化的人间正道,而随着年龄增长,精神上却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