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1/1)

一天后。

一行人流星飒沓一般赶到沙州以后,乔无朗出人意料地拿出了御赐金牌和通关敕令,带着沈秦筝等人顺利进入沙州城。

然而得知薛延陀已经密谋和黠戛斯攻打大梁,沙州刺史江大人话还没怎么听完整,腿却先吓软了一半。匆忙安置好沈秦筝一行人,江大人连茶都没喝一口,就慌忙着人急匆匆地往庭州送信去了。

乔无朗带着几个孩子,在江大人安排的院子里安顿好各自以后,就回了自己的房。

沈秦筝一路马不停蹄地飞奔,因着心中着急,虽脸上稍有疲色,但是都被满满当当地忧色所掩盖了,于是对于江大人好吃好喝地提供的享乐吃食,他是半分也不在意,一个劲儿地逮着茶水喝。

当然,对于徐行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小胖子手上没停下,嘴里也没忘了——一手拿着官府下人们备下的茶点心,一手正往嘴里使劲塞着,借以弥补这一路上风沙砥砺的辛苦,顺便挤出了一点空间问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呀?”

“我想爹爹了。”

沈秦筝应声抬起头,他看见沈秦箫正看着他,目光中带着努力掩饰却还是在眼珠的并不经意转动中泄露出来的担忧。

沈秦箫看着他,定定地说道:“我想去找爹爹。”

沈秦筝叹了一口气。

是啊。

从凉州城外遇袭,到现在约莫将近有近半个月的功夫了。这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离开过父母一步。现在经历了这么一大场变故,沈寒潭又音信全无。要他一个人独自承担所有的压力,谈何容易。

他们九死一生,千方百计地从黠戛斯脱身挣出一条活路,在这过程中,其余的感情都被那一点逃出生天的勇气和唯恐被抓住的恐惧挤压得乏善可陈。

现在,一点思念只稍稍浅尝辄止了那么一滴,却汹涌得惊涛骇浪,翻天覆地地入了魂。

沈秦筝抬起头看了看房屋的横梁。这屋子只给他们三个小孩儿住,可沙州刺史江潮生却不知是因为谁的缘故,给他们安顿了这么大一间别院住着。

天高皇帝远,说一声逾距也没人管,这便是边疆和京城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区别。

明明大家都该是这样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众人皆醉我亦昏,而他那一心保家卫国的父亲,却偏偏做了个“独醒”的人。每年的家信中,沈秦筝总是能从沈寒溪对于边关防务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朔方城的清苦日子。

不过清苦的大抵只有朔方节度使一人。坊间传言,朔方兵马的油水最为丰厚,也是每个投军的将士的心之所向。

不知怎么的,沈秦筝一想起那上百封家书,突然明白了他那不苟言笑的父亲,在一幅铁骨铮铮的皮囊下,藏着怎样一颗温软又慈爱的心。

沈秦筝强压下已经奔涌成河,隐隐要汇聚成海的思念,暗自叹了口气:“希望父亲一切平安。”

只听沈秦箫接着道:“咱们动身去朔方吧。爹爹在凉州城外遇袭,二伯在朔方城久等不到人来,一定会赶来寻找的。何况爹爹当时派了人去朔方城报信,想必我们被掳走后不久,二伯一定发现他们了。二伯现今去了安西,爹爹定是还留在朔方,等着我们归来的好消息。”

沈秦筝暗自在心里琢磨:“对呀!既然父亲知悉我并不在沙陀,想必能早早打完赶回。薛延陀和黠戛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挥师南下,我等何不立刻赶往朔方,在那里等着他们班师回城的好消息。此刻前去,我等也可同时将黠戛斯和薛延陀的情况详细告知守城官兵,好叫他们早作防备。”

沈秦筝又看了看乖巧坐在那头的沈秦箫。他觉得自己这个表弟,委实和他心意相通。若不是清楚自己的身世,仅凭这一路上的默契都有理由怀疑,他们也许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

沈秦箫一直睁着自己懵懂无知的大眼睛看着他,在沈秦筝眼中看起来,那模样是那样天真又可爱,聪慧又伶俐。

沈秦筝想:“沈寒潭那大棒槌上辈子究竟是积了多大的德才能得到上天垂怜,换回这么一个儿子。”

想归想,他正事儿倒是没耽搁,就这样迅猛地决定了接下来的“奔波”。至于对于某个小胖子来说,骑马对他这身体,实在是太不友好的运动了。

而另一头的厢房内,一个悄无声息的“影子”落在了乔无朗的房间里。

乔无朗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这些天他不仅要防着黠戛斯那些蛮子的偷袭,还挂心着自己本来的任务,一路上又没有在韩泽身边那样好的吃食,实在是心力交瘁。

这影子仿佛一片鸿毛,轻巧却又不动声色地落在了厢房内。若是想要刺杀正闭着眼睛的乔无朗,那便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影子刚一落地,却听得乔无朗说道:“什么事。”

那影子在这一声询问过后,像是突然从透明色变成了浓重的黑色,一下子有了某种真实感。

“影子”往声音处一看,随即跪下:“大人。”

乔无朗睁开了眼,却并不起身,只是定定地看着上方床帐的帷幔,说道:“说。”

“我等刚从朔方得知,沈寒潭回陈州了。”

乔无朗闻言,倒是有了几分惊讶,起身看着影卫问道:“哦?他儿子还在这儿,跑回去干什么?”

那影卫低下头去,答道:“或是和沈寒溪一样,认为他儿子在沙陀人手里,回去搬救兵去了。”

乔无朗嗤笑了一声:“哼,他还能有什么救兵。”

影卫并不敢答话,只是将头垂得更低了。

乔无朗问道:“还有什么事?”

影卫说道:“是您来之前的那件事。上头的意思是让您想办法,把那个人拉回来。若大的不行……那么小的也是可以的。”

乔无朗沉默了良久,并不接话。

此时夕阳已经渐渐显出本来的轮廓,远远地挂在天边,和云交相辉映,就像一团被血雾浸染透了的西洋画。火红色的阳光打在乔无朗坚毅的侧脸上,让另一半面对着影卫的侧脸显得昏暗又立体。

影卫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偷偷抬起眼看乔无朗的时候,隐约觉得,那张一直平淡无波的脸,好像带出了一点咬牙切齿的恨意。

可是转瞬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影卫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觉得自己一定是看错了。

乔无朗转过脸,声音带上了一丝丝的僵硬,说道:“我知道了。你回京以后去学士府找老师,请他老人家入宫一趟。”

影卫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您呢?”

乔无朗答道:“事情还没有弄清楚,韩大人又还在突厥。待我回京,再同老师商议此事。”

影卫又道:“边疆不太平,大人给您带了句话——惊雷初现,山雨欲来,事君慎始而敬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大人万事小心。”

乔无朗脸色猛地变了变,可是却并不意外地挥了挥手,示意影卫离开了。

房中又只剩下一个人,乔无朗看向远方东南处逶迤延绵的凉关——在那重兵把守的凉关以南,是长河千山的锦绣大梁。

他轻叹了一口气,出声道:“起风了。”

江大人刚毕恭毕敬地送走了这尊大佛,那头家里的小土地公——朔方节度使大人的独子沈秦筝——又给他出了个难题。

下人来报,沈家公子要去朔方。

江大人觉得自己一定是在这沙州舒坦日子过久了,老天爷嫌他闲了,于是千方百计地给他找了点儿事情做。

比如面对三只倔牛开始弹琴。

于是,江大人的房中,一人三牛正对峙得如火如荼。

“嗯……这个,”江潮生尽管在心里将这位小祖宗的祖宗问候了十八遍,可是面上丝毫不露一点行迹,好言好语地说道,“贤侄啊,你看这外头兵荒马乱的,四境又都起战事,这一路上要是出了点什么事,让我怎么和沈将军还有秦国公交代啊。”

沈秦筝彬彬有礼地作了一个揖:“所以劳烦大人,能否派些人手送我们前往朔方。秦筝同家弟已出门多时,想必家里已经急坏了,需得报个平安才是。”

江潮生连忙扶起他,大言不惭地说道:“这个贤侄大可放心,我早都派人往京城传递了消息,再过不久,国公爷就能得知消息了。”

沈秦筝见这理由不够冠冕堂皇,转了转眼珠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摆出一个凄惶的神色,哀叹着瞎编道:“实不相瞒,这次我从京城而来,本是跟着朝中一位大人一起的。这位大人身负圣命,前往朔方犒劳三军,以示圣上的嘉奖。可不料路上竟被那北蛮奸人所害,又将我掳去,现如今已经耽误了一月有余了。此刻眼看北蛮大军将要挥师南下……”

少年义愤填膺地抬起头说道:“秦筝虽纨绔,可也要继承监军大人遗愿,把圣上的嘉奖传递给边关每一个将士。鼓舞我三军士气,好叫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蛮人们知道,我大梁千载雄风万里山河,不是他区区四方蛮夷敢来侵犯的!”

江潮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身量单薄的少年,心中生出了万千感慨和高山景仰之心。大梁有这样的孩子,就算是这大厦将倾江河日下,佞上媚下蔚然成风的朝廷,也总有一天会回到曾经光芒鼎盛的模样。

大梁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们的眼睛里留存着,正闪烁着希望的曙光。

江潮生重重地拍了拍沈秦筝的肩膀,激动地挤出了一句赞叹:“好,好哇!”

拜沈秦筝这番临时想出来的,将沙州刺史感动到热泪盈眶的豪言壮语所赐,江潮生给他们配了足足一个大队的人手,势必要保护好这大梁未来的“国之栋梁”的生命。因此一路上他们紧赶慢赶,把本来两天就能走到的路程,硬生生拖长了一倍。

沈秦筝终于忍不住这拖拉的速度,一鞭子下去就冲进了朔方城内。

朔方和并州同属与并州刺史的管辖范围,本来朔方城内因为有着沈寒溪这个能人,并州刺史刘长青对于朔方,几乎算是撒手不管的状态了。

这个沈秦筝也是知道的。

可等江潮生的人都回去以后,沈秦筝三人在朔方城内看见这个长期当“甩手掌柜”的刘长青出现在这里的时候,沈秦筝的右眼皮儿,突然没来由地跳了一下。

夜晚,沈秦筝方才将他们在黠戛斯的见闻全部告知朔方军副将朱番,然后就回到了沈寒溪住的院子里。当他们得知沈寒潭已经安然无恙,正回京搬救兵时,沈秦箫重重地吐了一口气,抱住沈秦筝久久都没有说话。

沈寒溪的房子和他在京城沈家的房子大不相同。国公府沈二公子和朔方节度使沈将军之间的区别到底还是大不一样的。

沈秦筝正在将这房内的布局严丝合缝地审视时,门外传来了声音:“公子,能让末将进来吗?”

是朱番。

沈秦筝慌忙打开门:“朱叔叔,快请。”

门外一同站着的,还有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客房中的沈秦箫和徐行,沈秦筝赶紧将他们迎进屋,关上了门。

他正准备给朱番倒茶,朱番却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沈秦筝一路上都不怎么安宁的眼皮变本加厉地巨跳起来,他尽力忽视这感受,惊讶地问道:“朱叔叔,您这是怎么了。”

说着,就要来赶紧扶起他,一旁的两个小孩子,也是面面相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番这才抬起头看向他,眼中含满了泪光。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素日里五大三粗的汉子此刻竟然泣不成声,哽咽道:“公子,将军殉国了。”

沈秦筝脑子“嗡——”一声响,突然间眼前一黑,栽倒下去。他伸手想要抓住什么,接着他摸到了一只柔软的双手。

那是他弟弟的手。

沈秦筝努力地张了张嘴,他发现自己失声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意识超脱出了身体,与这世间格格不入起来。

什么也做不到,什么也做不了。

他怔怔地看着朱番嘴巴一开一合地解释道——

沙陀大军倾全力攻打庭州,安西节度使史朝绪来晚一步,沈寒溪和十万庭州兵马全军覆没。沈寒溪以身殉国,消息今早才传到朔方,现在又加急送往京城。此时又得了沙州来的消息,薛延陀和黠戛斯将要挥师南下,为防军心不稳,这才将此消息压下。

耳内的声音在渐渐远去,眼前是模糊一片的血色。

他看见沈秦箫揪着朱番的脖子,不敢置信的一遍又一遍地质问着“不可能”。

耳朵里传来“轰隆隆”的声响,血脉逆流而上,胸腔里的热血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千疮百孔的心脏。

“你这个丧门星!”

“滚——”

“这孩子命格天煞,恐撼紫宸……殿下……”

“孩子……你要好好活着……”

“殿下,臣,幸未辱命。”

“筝儿,父亲希望你能顶天立地地过一辈子……”

“我沈寒溪的儿子,没有窝囊的说法!”

?

“噗——”一口鲜血喷出了口。

沈秦筝朦胧中看见沈秦箫面带着惊恐和后悔,奔过来扶住他。

“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