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译文(1/1)

到了上游河流平缓之处,三人弃船上岸,便见到一个挥斧伐树的大汉。

黄蓉玩得有趣,道:“榭哥哥,咱们也别去问他,自己找路吧。”

“也好。”郑榭也无所谓,就随她的心意。

樵夫这一关的路径最好过,几乎不用费神,便找到了一条从山峰上垂下的绳索。

“樵夫兄,多谢了。”

把樵夫兄制住后,郑榭三人攀援而上,来到一处地势平坦的山坡上,有将近二十亩的粮田,田中还有一头耕牛。

两女啧啧称奇,围着老黄牛打转,猜不到他们是如何将耕牛送上山来的。

耕夫叫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郑榭答道:“我来此乃是给武兄送信,听嫂子说,你女儿何沅君跟一个男人跑了,让你快回去看看。”

“什么!”耕夫大惊,扔下锄头便往山下奔去。

两女嬉笑一番,三人又向上行去。前面的路乃是一段尺完的小路,小路被截成了一段一段的,近的地方有七八丈,宽的地方有两丈,若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必定要落个粉身碎骨。

还好三人轻功都不错,一步横跃跨出个五六丈都不成问题,走这小段更是轻松而过,路上遇到了守着关卡的书生,更是直接从他头上跃过去,都懒得与他多说。

上了山起,郑居士也精通一阳指。”

郑榭道:“不错,却是机缘巧合,得了大师一位先祖的遗光,学成了一阳指。”

一灯大师含笑点头,道:“不若咱们来印证一下一阳指上的功夫。”

郑榭道:“恭敬不如从命。”说完,伸出拇指在地上一按,一道两寸深,一丈长的刻痕便深深印在庙宇后院的石台上。

一灯大师含笑打个佛礼,道:“这却是不用再印证了,郑居士指上的造诣还要胜过老僧一筹。”

郑榭道:“一灯大师不必多谦,大师指上的功力在天龙寺历代高僧中,也可排到前列。”

“还望居士多以此技扬善除恶。”一灯大师宣声佛号,就此退去。

黄蓉道:“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郑榭道:“蓉儿聪明绝顶,你且猜一猜。”

黄蓉道:“一灯大师在察寻你一阳指的根底?”

郑榭摇摇头,道:“天下间劈空掌有十多种,但一阳指却只有一种,便是大理段氏一阳指。不对,你再猜。”

黄蓉又想了一阵,摇头道:“我猜不出来。”

穆念慈这时插口道:“一灯大师怕你所学有缺,想传你一阳指的精要。”

郑榭道:“念慈说的不错。一灯大师是有德高僧,凭白得了咱们的九阴真经,心下有愧,便想传我一阳指的真正精要与修炼心得。刚才我一指使出,用的却是最正宗不过的一阳指,一灯大师见此,便含笑离开。”

黄蓉道:“穆姐姐真是聪明,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郑榭道:“不是蓉儿想不到,而是你把事情想复杂了,这事说白了就是这么简单。”

天下间懂得使一阳指功夫的人却是有很多,除了大理段氏之外,也传授过许多外人,包括王重阳,他得到过一灯大师的悉数传授。另外诸氏、朱氏、卫氏、柳式、武氏等许多跟追过大理国帝君的重臣也懂得一阳指的法门,只是相较于正宗的大理段式一阳指,却是有所缺陷。

郑榭方才那一指,也只用了三品顶峰的功力,但相较来说,也已经是段思平之下,一阳指上成就最强之人了,一灯大师一见如此,便也不再开口多言。

又待了两曰,郑榭三人便与一灯大师告辞。

“大师,如果有一天瑛姑找上来,您就把这个锦囊给她。”临行前,郑榭把一个锦囊交给了一灯大师,三再嘱咐道。

一灯大师神色微动,但也没有再问其他,将锦囊收起,道了声谢。

;